乌仙山雪
繁体版

第二十章土地新政 国人新象

    在几乎和墨家弟子云集葭木沟的同时,国府制定了针对土地的相关法案,规定了只要留足口粮,所剩的粟草,麦粮上缴国府即可进爵。‘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兴商贸,‘立恒产;废“井”田。具体而言就是禁止苛刻的于民政策和擅自增加苛捐杂税,各种赋役。始终以农为本,兴修水利。兴工商贸易,用法令规范各国商旅入关进行的商贸行为,绝不允许商家缺斤少两,欺诈庶民;应童叟无欺,一视同仁。最后,以法制确立国民固定的财产(房屋、农田);废除远古天子“井”田制,实行耕战。所以,黑林沟、葭木沟这两个地方的庶民、奴隶最为积极踊跃。自从实行耕战和“余粮所有制”,那嫩水、沱河南郡、秦川北郡、秦川南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私斗的现象越来越少,村民每家每户殷实着;文明新风正吹边羊国每一寸土地。面对秦川大地因国府新政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所谓的“暴|政”、“严刑”实属市井流言,不攻自破;流言止于智者——墨家弟子便纷纷散去,抑或继续游侠在茫茫的秦川厚土、九州列国。江城子听闻国君要在嫩水、沱河南郡、秦川北郡、秦川南郡修筑长城,便力劝其切莫随意增加国人徭役;以免劳民伤财,耗费国力,招致他国趁虚而入。《司马法》中写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国君和江城子一时间针锋相对,针尖对麦芒;僵持不下。“敢问君上,天下以何为本?”“天下当以民为本,农为首!”“军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定能铸成一座座铜墙铁壁,一道道钢铁长城!君上啊!”“江天师所言极是!倘若徭役赋税超过了国人的承受能力,那么国人便会滋事,甚至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啊!”稍倾!国君对江城子道:“自从江天师入关,国府领政推行新法,咱们羊国这变化翻天覆地,这国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充实。”“这几天,寡人准备南巡;去体察新法所带来的新面貌!不知江天师有什么谏言啊?”“君上,这墨家弟子刚刚成为散兵游勇,这般冒险出巡或有生命之危啊!

    君上肩负江山社稷之重任,羊国黎民百姓之幸福;臣建言君上可晚一阵再作思量!”“这变法切不可功亏一篑,得一鼓作气;趁寅虎国及山东列国竟相逐鹿中原,相互跶伐;我们见缝插针赢得和平的时光啊!”国君语重心长的回应道。“倘若,君上执意南巡,可让子南随同护驾,以保君上的安危!”“这墨家弟子个人是了解的,没有巨子的命令是不会轻易对一国之君行刺,况且这是在羊国境内啊!倘若连本公都对羊国境内的安全没有信心,那天下人谁敢入关,更不敢入城做买卖!”“这样,寡人只带甘茂随同!”江城子见国君如此执着,便不再强行阻拦;他命子南暗中保护国君,以免发生不测,社稷江山有乱之危。只见国君、甘茂两人趁高阳奔驰川道阳关,马不停蹄。时至暮色,那云岭万重山,阴阳涧乱石飞空,怪石嶙峋;西风正紧,发出阵阵怪声,号古木。这阴阳涧多有流寇游侠出没,每至暮色与晨曦没有人敢行此碎路——“盘盘嫣然,百步九折,回绕其中。”但见那古道阴阳涧——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甘茂,这阴阳涧阴森森的,此地不宜久留啊!快!”“驾!”而此时的羊国正出秋收,到处洋溢麦香,晒着粟草;黑林沟、葭木沟更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进行丰收果实。一路国君和甘茂春光满面,喜笑颜开:“甘茂,这咱羊国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呀!你看那些收割麦子的新国人一个个高兴的劲头,寡人还是头一次遇见呐!”“君上,这江天师的新法,我是看不懂,可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我是看明白了!”“这新法啊得一如既往,久久为功啊!”“甘茂,所言极是!”“这羊国的械斗基本都发生在秋季,但是,自从国府颁布法令,推行新法这械斗的风俗日渐好转,互帮互助新风貌蔚然成风啊!”话时,只见不远处流觞曲水,映带左右;江流有声,断崖千尺;青山隐隐水迢迢,淇水幽幽,桧辑松舟。国君思量着倘若这水可灌溉良田万顷,沃野千里;也可增添粮仓啊!俗话说农业乃百业之首,水乃农事之命脉;因而,水利关系到安天下,利社稷之大事;关系到国家安危,民生生计。所以,不得不加以重视;置于众多要事之首。“敢问先生打哪里来啊?这一听就知道您是外乡人哩!”这时一位村民披

    着布衣便服抢先问道。“回乡民的话,我们从秦川南郡而来,去南边陇南郡一带游猎哩!”甘茂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游学!”“这陇南庶民日子可比以前好多哩!走!走!走!,到我们村里坐坐哩!”见村民如此热情,他们二人不好拒绝;便随村民一路而去。只见那坎坡上一片一片的熟麦,风吹拂着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色麦浪,麦香四溢。坎坝下一汪清水缓缓的流淌着,村妇,老叟(老妪)正在河边浣洗,孩童在一边追逐嬉戏,清水声,妇女浣洗歌声,孩子们欢快的嬉戏声,虫鸣声;声声入耳,如此的安详静谧之美。“这庄稼长不错,片片麦浪;这村子炊烟袅袅的,好啊!”“甘茂,咱来对哩!”国君笑意十足说道。“是哩!”“敢问乡民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啊叫花木沟。每到春天啊花开的漫山遍野哩,满山红,野花菊,还有莫名的花草哩!”“先生,马上快到我们家哩!这些年我们村里接待了好多从外乡而来游学士子,听说这国府的天师都是当年的游学士子啊!”“所以哩!我们这些百姓啊从内心里感谢你们这些士子哩!”借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片段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形容花木沟。而大娘屋里堆满了糯米酒,犄角旮旯的放满农具;家里的顶梁柱依然还在田间地头忙活着,晌午高阳普照,金色的麦浪尽收眼底,清风吹着麦香,炊烟扶摇着上青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国君内心宽慰着。百姓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刻在二人的心里。“碎妹子哩!拥篲迎客,后快出来接待先生。”大娘向屋里喊着。“二位先生,这到咱们花木沟啊就像到了自家一样,不要见外!”“这是几年酿造的青稞酒哩,这野菜、花肉、芋头、还有这.......这......”“碎妹子,帮二位先生盈樽,夹菜!”“这死老头怎么还没有回来,这都晌午了!”大娘站在村外眺望着。花木沟村民出山,一到晌午就陆陆续续回家吃饭歇息,小憩息一会。可今儿个一改从前啊!原来这里正正领着乡民去帮村头高明楼割麦子哩!这高明楼是伤残老兵,国府分了些田地;却无法按正常的时令耕种,只好劳烦乡民来帮忙。自从国府变法推行出新政,尤其是新的土地法令,留足口粮后都悉数上缴国府;庄稼人不用上战场照样可以获得国府所封爵位;这不花木沟里正家挂着一爵石户的爵位。为庆贺花木沟的丰收,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有恰好又有游学士子入乡;乡民们决定今夜举行篝火晚宴。“二位先生,今天啊,咱沟举行篝火晚宴,可热闹哩!前些年年年打仗,村里的年轻劳力打仗的打仗,逃亡的逃亡;这田地年年不得不荒芜啊!”“多亏了,国府的江天师啊!”“大娘,这国府的法令就没有一条让你觉的不好是吗?”“有啊,就是村民连坐,有时候搞得人心慌慌的。”暮色渐渐垂临,宛如一幕薄薄的轻纱;那清水依然叮咛,被明月笼罩着。里正领几位村民去各家各户通知今夜秋雨后举行篝火晚会。里正是这里的长者,负责整个村子的管理;每年这时都有庶民、奴隶子弟参军入伍;里正组织村民举行欢送子弟入军;以鼓励这贫苦子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勇冠三军。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或许形容花木沟恬淡美好的幸福生活。只见花木沟村民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篝火周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同星光一样美!“来!来!....”“我里正向各位乡民介绍来我们家做客的二位先生,他们从京城来陇南游学。”“大伙,盈樽!”“碎妹子,为二位先生添酒,满樽!”“先生,不必客气!这花木沟次第光景一年比一年好哩,这是青梅酒,黄酒;先生尽管喝。”“还有茶水哩这时喝的正兴头的里正叫国君、甘茂饮酒作诗,以助酒兴!国君为了不让大伙扫酒兴便答应里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好诗!君上这诗让大伙想起了在战场奋勇杀敌的亲人啊!”只见奉常侍甘茂步履蹒跚,迷迷糊糊一不小心说出了国君的真实身份!“君上!您是叱咤风云的国君——羊公赫?”乡民差异的问道。起初国君支支吾吾、遮遮掩掩的想掩盖,可发现欲盖弥彰!不得不将身份说出。此时子南大将军身穿布衣潜藏在乡民中密切保护国君。里正见此,便一下慌了神了!这穷山沟里竟出现之国之君,除了惊讶以外还有惊恐:“庶民、奴隶新国人叩见君上,贱民不知先生为一国之君,还望君上恕罪,恕罪。”只见八百里花木沟乡民齐刷刷的跪下;此时的夜空璀璨,四下里寂静无声!“各为乡亲们,寡人烦劳了大伙,还望大伙恕罪才是,请起!”“有什么难处可以和寡人一一说哩!”大伙依然跪在的地上,潸然泪下。纷纷说道:“国有此公,羊国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