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翔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七章 去上大学

    襁褓掀开到一半时,眼前跃出一张纸条:孩子没病,7个月了。她的生日是2017年11月25号晚上9点27分。

    “是个女孩。”天顺说。

    “看来孩子是被父母抛弃的。好可怜啊……”何秀英这才感慨道。

    “我还得去扫地,孩子先放你这里。”天顺说着就要走。

    “那我怎么办?”

    “你先看着,等会让我想想。实在不行了我回趟老家,现在想抱养孩子的人多得很。”

    天顺说完就要离开。

    “唉!回来捎袋奶粉。”何秀英压低声音冲着他的背景低声喊到。

    何秀英看着襁褓里眉清目秀的孩子,她的小脸已经一点点红润起来。多少年都没有见过这么小的孩子了,她静静的久久地注视着她,目光里越来越多的揉进了慈爱。女儿李思萌小时候跟这个孩子一样,也是白白净净,眉清目秀。

    还没到中午,天顺就回来了。敲门声一落,何秀英一打开门就急切地问:“孩子到底怎么办?”

    天顺没说话,跟一截木头似的。何秀英这才看见,他身后站着两个高大魁梧的警察,肩膀上的警徽闪着亮光。

    何秀英被吓了一跳,不由得打了个趔趄,朝后退了一步,身子微颤,面如土色。监狱里威严的狱警立刻浮现在脑海。

    “是在这里吗?”略胖一点的警察问。

    “在,在床上。”天顺说。

    警察一把豁开他,大步来到床前,看了看襁褓里的婴儿问:“是这个孩子?”

    “是……”天顺说。

    “声音大点!”

    天顺把声音提高了一点,战战兢兢地说:“是,是的。”

    “抱走!”胖警察对另一位警察说。

    何秀英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瑟瑟地站在房间,目光呆滞,心仍旧扑通扑通跳着。

    另一个警察从床上抱起襁褓。

    “这孩子我们会送进儿童福利院。”警察对天顺说,“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要报案,打110,知道吗?”

    “知,知道了。”天顺又怯怯地问,“警,警察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凌晨3点多,拱京村附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老公把妻子杀了,然后抱着小孩逃亡,跑到垃圾桶跟前就把小孩放在那里,然后跳进了不远处的拱京河,现在正在打捞尸体。”警察说,“你跟我回趟派出所,作笔录。”

    警察突然又转身看了一眼何秀英问:“你有工作吗?”

    “有,有,她在超市上班。脚受伤了,在家休息呢。”天顺说。

    “没问你!”警察冷冷地说。他把房间扫视了一圈,看到了床边的木棍和桌子上大大小小的药盒,然后对抱小孩的警察说:“你留下,给她在这里做份笔录。”说完,便带着姜天顺走了。

    在那名警察的笔录中,何秀英隐瞒了自己坐牢的事。警察走后,她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把身份证收了起来。

    警察的到来让院子其他租客异常诧异,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何秀英的房间,心里揣摩着这个神秘的女人。

    杨豪终究没有响应广泰轴承厂的《英雄贴》,而是留在了黄牛。在检验室里他对李永涛说:“李工,在我最危难的时候,是你帮助我,让我有了安身立命的工作,这甚至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李永涛心头涌上一阵感动:“你确定放弃回广泰?可是,黄牛的路不一定会平坦……”

    “栗茹说得对,做人要知恩图报。李工,我不管黄牛的明天会怎样,我杨豪做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我只认人,不认事。”

    李思萌去上大学前的一个晚上,李永涛加班还没回家。在租住房清冷的灯光下,她把自己从小到大用过的课本用绳子一捆一捆扎了起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学期结束后,她只是会淘汰教辅材料和作业本,教材都是要保存起来的,这还是新苗小学老师告诉他们的:“一个人不管到了哪里,都不能忘记曾经走过的路。教材就是最好的纪念。”

    李思萌的手停在了一捆书上,她默默地坐在旧书堆里,一脸忧郁,静静的灯光照着她修长匀称的身材,在墙壁上投下美丽的剪影。房子里很安静,她的思绪在空灵中无限延伸。一本本泛黄的课本,见证着自己十几年来走过的路,路上留着她深深浅浅、曲曲直直的脚印,有努力也有悲伤,有失落也有酸楚,有黑灯瞎火的绝望迷茫,也有阳光明媚的憧憬清朗,她犹豫过、徘徊过,也坚定过,拼搏过。

    这时李永涛回家了,开门声打破了原有的寂静。

    “哎呦!萌萌,你是要开书店啊?咋把书全翻出来了。要你往哪里搬?爸爸帮你。”李永涛说。

    李思萌淡淡地笑了笑,有点勉强。“爸,明天帮我把这捆书扔了吧。”她说着拍了拍身边那一捆。

    “扔了?这是几年级的?”李永涛一边问一边朝书堆走过来,嘴里嘟囔着,“把这一捆扔了,学生时代的记忆可不就不全了?”

    李思萌没有回答他,只是起身回到了卧室。

    李永涛走到那捆书前歪着脑袋一看,这捆书的封面上写着83中。

    时间一晃就到了开学季,李思萌马上要离开紫华了。可是,有个人却让李永涛难以忘记,他打心底里感激她。于是,就问李思萌要不要去看一看蔺爱菡。她想了想说:“我很喜欢蔺老师,她一直都在关心我、帮助我。金叔叔出事后,她还来家里开导了我大半天,鼓励我去上学……”

    “那我们去看看她吧?”

    “不了,不看了。”李思萌摇了摇头说,“我会祝福她。但我不想,永远也不想去那个地方。”

    李永涛心头袭上一阵忧伤,他知道,女儿口里的“那个地方”指的就是83中——紫华误人学校!

    第二天,李永涛扛着行李把李思萌送到BJ火车站,一出站,只见广场上天蓝色的遮阳篷一个接一个,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头,这里是首都各所高校设立的新生接待点。

    “您好!我们是接待新生的志愿者,请问你们是来报到的吗?你是哪所学校的?”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一看到他们,便赶紧上前。问话的女孩穿着一身雪白的连衣裙,落落大方,楚楚动人,套在连衣裙上的印着校名的红马甲格外鲜艳。

    “华北医学科大学。”没等李永涛开口,李思萌说。

    “太好了!小学妹,欢迎你!我们是一个学校的。”女孩冲着李思萌笑了笑,温婉、美丽。然后伸出白皙修长的胳膊跟李思萌轻轻握了握手。她的大方、从容、自信和高中同学完全不同,李思萌倒有点害羞起来了。

    两名学哥学姐把他们带到了这所大学的接待点。没过多久,学校的大巴车就把这一拨新生送到了校门口。

    午后。金辉洒在气派宏伟的校门上,“华北医学科大学”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李永涛背着行李,用崇拜的目光注视着校门,很是陶醉,其他同学和家长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后,都跟着志愿者进了校门,而李永涛跟考古专家一样,把校门上的鎏金大字一个一个念出来,这和自己当年上的秦宏省机器制造学校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不错,真是一所好学校啊!”李永涛又移步到附近的一块石碑前边看边默念道:“……这是一所985学校,是中国名医的摇篮,一代一代的名医,大都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爸,走吧,我们快进去!”李思萌说。

    李永涛这才把目光收了回来:“唉,萌萌,咱们在门口拍张照。”

    “爸,你快点,我们都掉队了,还拍什么拍?”李思萌说着大步走进校门,低声嘟囔着:“叫你穿好点,穿好点,你咋还穿着旧衣服?你看看别人的家长……”

    “旧衣服穿着舒服。”李永涛憨憨地笑了笑说,“是你上学又不是我上学。”

    他扛起行李时,李思萌跟欢快的小鹿一样,已经冲到了队伍跟前。

    李永涛在学校宾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他跟李思萌在校园里转了半天,“这学校真美啊!”他边看边啧啧啧地感慨着。

    李思萌不到15岁时就在铁血补习学校住校,她不像别的学生那样对家长依依难别,李永涛离开学校时当然不忘叮咛她:“你一个人在外求学,要照顾好自己。”

    “爸,我知道了。”她有点不耐烦地说。

    下午,李永涛坐上了回紫华的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