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魂幡
繁体版

第十一章 身世

    刘关山:“???”

    其他围观群众:“???”

    连台上跳大神的城主都被这声惊呼吓得一个踉跄,差点摔了个狗吃屎。

    “哪个臭不要脸的?!”城主站起身来,朝着人群怒喝道。他见过要给他做女婿的,要认他做干爹的,但直接喊他爷爷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底下众人纷纷看向陈霄,陈霄也清醒了过来,发现城主和他梦中的爷爷只是长得像而已,连忙摆手道:“我不是有意的。”

    “来人,把他打入大牢!”城主伸手一指陈霄,一旁的兵卒都朝着陈霄走去。

    刘关山觉得徒弟也是发癔症了,给自己这个做师父的也降了辈分,但还是替他辩解道:“我这徒弟脑子不好使,还请您高抬贵手。”

    赵梦茹和赵衍也帮陈霄说着好话。

    “统统抓走!”城主懒得搭理,直接挥了挥手,让兵卒把他们都带下去。

    “都老实点!”为首的兵卒怒喝道,将几人一路押着,关进了城内的大牢。

    “这位兄弟,我真不是来抱城主大腿的,只是觉得城主和我的爷爷长得颇为相似,才惊叫出声的。”陈霄抓着牢门上的栏杆,朝着为首的兵卒解释道。

    那兵卒对着陈霄打量一番,突然发现陈霄和城主还真有些相似。

    “难道是城主在外的私生子?”他心中盘算着,“这要是让城中百姓知道了,城主高大伟岸的形象不就破灭了?”

    想着想着,他盯上了陈霄的脖颈。

    “要不现在就除掉他?”

    刘关山似乎看出了那名兵卒所想,连忙出声道:“我这徒弟是我捡来的,说不定和你家城主有些渊源,麻烦小哥和城主通报一声。”

    身后的兵卒也凑在自己统领耳边说道:“城主没有儿子,说不定这次通报上去,还是大功一件呢!”

    统领点了点头,觉得也有道理:“那你们在这看着,我去通报。”

    剩下几名兵卒便靠着门,说着城内的八卦。

    “这牢房比家里都干净!”赵衍靠在稻草堆上欢喜地说道,要是有吃有喝有书看,他能在这里过一辈子。

    “那是当然!”门边的兵卒接过话茬,颇有些自豪地道:“我们玄武城,可没那么多作奸犯科的人,这牢里连狱卒都没有。”

    “那我们得关到啥时候,我这把年纪了,还急着让我徒弟成婚呢!”刘关山看了看陈霄和赵梦茹说道。

    “谁要和他成婚了?”

    赵梦茹听了脸上顿时一红,暗自呸了一声。

    兵卒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二十年吧。”

    “啊?!”牢中众人除了赵衍,都被他吓了一跳。

    “我这徒弟虽然不要脸了一些,但也不能让老头子我死在牢里啊!”刘关山发着牢骚,一边推了推在草堆上的赵衍。

    “秀才,你说句话啊!”

    赵衍眼睛都懒得睁,要是有吃有喝在这呆个二十年,在他看来,倒也不错。

    “逗你们玩呢!估计关个几天,城主就会放你们出去了。”门口的兵卒看几人着急的样子,哄笑道。

    “城主,人就在里面。”

    门外传来了统领的声音和一阵脚步声。

    众人转头看去,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在统领的带领下走了过来。

    男子一双眼睛满是杀气,脸上带着一丝怒意,身上的长袍随着快步走动轻轻摆动。

    不说相貌,这高大的身材就和陈霄有八分相似。

    “嚯!”城主的目光往牢中扫了一圈,在陈霄的脸上停留了许久。

    “长得还真挺像!你们说像不像?”城主扭过头,朝着身后的兵卒问道。

    “像,像!”牢外的兵卒和牢内的犯人都应和道。

    “像,就拖出去砍了!”城主大声喝道。

    “好……啊?”统领本以为下一步是开门放人,刚想答应,却一下子愣住了,准确的来说,在场的除了城主,统统愣住了。

    “找个身材与我相仿并更换容貌有何难?!再说了,本王是在外头欠风流债的人吗?”城主转头就要走。

    统领撇了撇嘴,他们的城主大人年轻时可是被称为容貌天下第一的,各地慕名上门的王公贵族的女眷把王府门都踏破了,他不风流,谁风流?不过这话他只能藏在肚子里,拿钥匙开起了门。

    “不是装的,有信物在此!”刘关山透过栏杆朝着城主的背影大喊道。

    “信物?”陈霄和城主齐声问道。

    刘关山从怀中掏出个金镯子:“我当年捡到大个儿的时候,襁褓里就有这镯子,应当是信物!”

    城主返身走了回来,拿着镯子细细端详起来,只见镯子内侧刻着“陈霄”二字。

    “把门打开!”城主颇为高兴地下令道:“和府里通报一声,做一桌酒菜,我要和贤侄叙叙旧!”

    “贤侄?”众人都懵了。

    城主府内,陈钧给陈霄夹着菜,一边告诉他他的身世。

    “这金镯,是你出生时,先帝赐给你的。你的父亲应当是安平王,陈铮,也就是我的三弟。而当今圣上,就是你的大伯。兄弟几人中,我和先帝最像,也怪不得你会有印象。”

    “安平王?我记得安平王已经亡故了吧?”赵衍想起曾经进京时听说的故事。

    “对,因为宅子意外起了火,王府上下数百口,一个活口都没有。”提到往事,陈钧也有些伤怀:“火灭之后我带人进了府中,只见府内一片狼藉,宛若人间炼狱一般。”

    “这起火就算了,怎么会一个人都没逃出来?”赵衍一下子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我这三弟素来精通工匠之术,自他府中所出的灯笼精美异常,全天下都有名。”陈钧喝了口酒,在众人的等待中继续说道:“时逢上元节,府中为了赶制灯笼,堆放了许多灯油蜡烛等易燃之物,起火时又在半夜,我听邻里说,火刚起时都要烧到天上去了。”

    陈钧说完,长叹了口气。

    “王府中应当不缺钱吧,为何要去做灯笼呢?”赵梦茹好奇道,

    众人也纷纷转头,也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

    “当年各地闹灾,大哥又刚刚登基,民心不稳,国库又空虚,我三弟就想着多做些灯笼,卖给那些王公贵族,补贴国库赈灾之用。”陈钧笑了笑,自己这个三弟,一直都是自己的骄傲。

    “这真是……”众人听了都摇了摇头,深感惋惜。

    “那我是怎么跑出来的呢?”陈霄问道。

    众人都扭头看向刘关山,刘关山连忙摇了摇头:“我捡到大个儿的时候是在朔州,可不是在京城。”

    “不管他,反正你我叔侄相认,以后就在玄武城住下。”陈钧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原配妻子也在生第二个女儿时难产死了。看着这个亲侄子,陈钧打心眼里高兴,

    就在此时,一名兵卒跑了进来。

    “城主大人,城外不远处起义军和官军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