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狂作死,朱棣建立聊天群
繁体版

第122章 夺命的刀

    洪亮的声音,不断的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却仿佛给众人来了当头一棒,所有人都傻眼儿了。

    不过刹那,反应过来的官吏便坐不住了。

    直接一声怒吼。

    “大胆!”

    “祖训有言,不可开海,陛下可万万不能听信他言!”

    “臣附议!”

    “老祖宗定的规矩,咱不可悖逆呀!”

    “……”

    别看他们平时遇事儿就装哑巴。

    但是在关乎自身利益这一方面,倒是格外的齐心协力。

    看到众人极力阻止,顾先为却不慌不忙,勾勒的唇角反而显得有几分诡异。

    听着身后义正言辞的话,他只是淡然转头,高声呵斥道:

    “荒唐至极!”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难道你们要作视新山惨状重现?!”

    “难道我大明将士,在关外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却连一口饱饭都不配吃吗?”

    “祖训?太祖为何要立祖训,不就是为了让大明更好?”

    “难道太祖在天有灵,就可作视宗室子孙如此枉死辽东?”

    “再或者,在场各位面对有利之事如此激烈反抗,就是巴不得咱大明天潢贵胄,再来一次新山之战!”

    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如一把利刃,抵住他们的命脉。

    刚才那几个率先开口的人瞬间慌了神,有些语无伦次的看着顾先为道:

    “你!简直一派胡言!怎能在这胡乱污人清白!”

    转头又抱拳对着朱祁镇道:

    “还请陛下明察,臣断无此意,臣等,臣……”

    “……”

    倒是想找个狡辩的理由,可脑子偏偏转不过来,最后便不了了之了。

    整个朝堂上下,如深渊般空寂。

    这才刚刚上朝。

    他连个屁都没放。

    莫名其妙的就成乱成贼子了?!

    这话怎么接?

    拿什么接?

    要是再怎么说下去。

    恐怕就得扣上汉奸的帽子了!

    眼看着身后那些躁动的人群全部吃瘪的闭上嘴巴。

    顾先为趁热打铁,随即厉声吼道:

    “另,为保证辽军粮食充足,臣恳请陛下崇重丈天下田亩,保证持续供应!”

    看着无所畏惧的顾先为,再看看那些左顾右盼的文武百官。

    不禁意味深长的问道:

    “顾爱卿此言,有谁赞成,有谁反对?”

    这话问的?

    实在是有些见外了。

    反对?

    他们敢吗?

    有那个胆子吗?

    打着道德至上的名义。

    别说是太祖祖训了。

    哪怕是太祖诈尸了,也扛不住如此道德捆绑。

    谁反对,谁就是乱臣贼子!

    谁就是见不得大明好!

    朝堂一片静默,这是来自他们无声的反抗。

    可对于朱祁镇来说,沉默便等同于默认。

    既然如此,朱祁镇也不客气。

    满心欢喜的打算准奏顾先为的请求时。

    顾先为却缓缓的从袖口掏出了一份奏章。

    当着朝廷众臣的面,便大声宣读起来。

    “为保证蒸馏大军兵器充足,臣请合并天下铁矿,各类矿种共计共计十八款。”

    “为保证兵源充足,臣奏请清点天下卫所空额。”

    “……臣奏请朝廷从绅士手中购置田亩,给那些无田的军士之家。”

    “……”

    “除此之外,朝廷还需备有耕牛,粮食种子。胜利则犒赏三军,失败则发卖练兵!”

    “……”

    等到他宣读完之后。

    整个奉天殿,此时仿佛暴风雨来临的前奏一样。

    所有人都铁青着一张脸。

    要不是朱祁镇还坐在那,真恨不得上去堵住他的嘴。

    之前堵了你的奏折,这堵不住你这一颗心是吧?

    昨夜一宿没睡吧?

    全都用来琢磨这些事儿了?

    句句不提辽东大军。

    是真的有需求,就连那村头的野狗,恐怕都能和辽军扯上关系,成为他们的兵犬!

    可偏偏他们心知肚明。

    老小子虽然欠的慌。

    却句句在理,压根儿就挑不出毛病。

    凡凡谁要是说一句不是。

    那就是卖国贼!

    汉奸!

    天理不容!

    要被刨祖坟的!

    这老东西啊……

    一双双幽怨的眼神,全然都落在了顾先为一个人身上。

    当事人却无动于衷。

    这些都是他之前上奏过的,只不过被内阁拦下来了。

    机会都是靠自己把握的。

    比起得罪这些人,大明的未来和百姓的安危更重要!

    坐在轮椅上的朱祁镇。

    就差激动的从椅子上跳起来,脸都快跟着笑烂了。

    就你会拿太祖祖训说事儿。

    难道咱就不会拿辽东战事说事?

    还得是顾先为啊,将以牙还牙这一招拿捏的死死的。

    亏得这些人还口口声声的念着太祖祖训。

    要是朱元璋真的能过来,只怕早已在奉天门外磨刀了。

    看看哪个家伙一根筋!

    来一个砍一个!

    自己都死了这么久,居然还想让他为他们的利益买单?

    这个黑锅他可不背!

    稍微收敛了一些,朱祁镇努力平复激动的心,却也难掩脸上笑意。

    “顾爱卿如此大意之举,乃是我大明之福,朕批了!全都批了!”

    “辽东之师,关系到我汉人江山。乃是重中之重,不可拖延。”

    “一切施政,接从快从全,不可耽误!”

    “臣领命!”

    与此同时。

    辽东战场上。

    局势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变动。

    火气不断翻新,战船不断底案搜查。

    郑旭甚至亲自登岸,就在金兵的眼皮子底下,将几批想要逃回关内的汉民接了回去。

    大殿之上。

    按着桌面上堆积如小山一般的奏章。

    这都是从各地各县送来的,

    不用看也知道,全部都是关于辽东汉人转移关内之事。

    “这大明搞什么花样,要打就打!”

    “如今闹,这一出又是意欲何为?”

    科尔多却沉着脸色,低声说道:

    “陛下,臣听到奏报。那大明天子借辽东之耻,控制百官。”

    “如今又一征战辽东之名,复丈天下田亩。”

    “这哪里是为了打仗做准备,分明就是为了解决内部问题,拿这场战争当幌子呢!”

    “要是再这样下去,新山这战,他是帮了大明天子,把整个大明王朝里外换新一遍!”

    关外的那些探子每天送回来的奏报,就像是夺命的刀。

    马哈木日日急上心头,也肉眼可见的苍老了好几岁。

    他眼神空洞的瘫软在椅子上。

    自从今年打完仗以来,军的炮火是越发犀利。

    那炮弹威力又大,打的又远,范围还广。

    这一炮下去就是几十个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