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狂作死,朱棣建立聊天群
繁体版

第121章 上船容易下船难

    看着他们难以置信的目光。

    朱祁镇却只是缓缓抬头,意味深长的说道:

    “各位爱卿,虽然眼瞎大明,的确是有逆转之势,但凡事切忌焦躁。”

    “经过这些年的天灾,百姓们尚未有过存粮,咱们一直都在向其他地方买粮食。”

    “一味的依附别人,最终只会将自己的缺点变成敌人拿捏自己的弱点。”

    “之前新山一战,粮食都已送往辽东,内部还处于空虚之态,你们可有想过大明百姓吃什么?”

    “没错,粮食是可以买,但是大明人口这么多,交趾产量再高也不过小地方,能够供应得了我整个大明?”

    “所以呀,咱们得缓缓,等天灾过去了,百姓有收成了,大家都能吃饱饭了,再说也不迟。”

    “你们总不希望,这一仗打下去,天下百姓便都要跟着饿肚子?”

    “百姓饿肚子,便会掀起民怨,别忘了刘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所谓因果循环。

    他们只局限于眼前的界面,一心想着杀敌一血前耻。

    可是未来该怎么办呢?

    敌人没了,凝聚力没了,内乱还会持续爆发。

    只要有内乱,那便会顺势引发外敌。

    那他们之前牺牲的三十万人,意义又在哪里呢?

    周围一片寂静。

    听君一席话,三人之中,唯有顾先为缓缓抬起脑袋,眼神中多了些许震惊。

    “陛下的意思是?”

    朱祁镇躺在椅子上,抬头望向宽敞的房梁,忽而高声道:

    “朕,准备出海!”

    又是一番语出惊人。

    三人瞬间变了脸色。

    问话的顾先为,更是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

    早在几年前,他就上奏朝廷解除海禁,出海寻找粮食。

    和自己超前的思想,与朝堂格格不入。

    自己的那封奏书,别说是等着引发朝臣议论,甚至压根儿都没从那个发出来。

    这个想法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解除禁海,便是破解固步自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可是对于那些私下做这种买卖的人来说,那就是在威胁他们的利益。

    一封奏书,甚至连光都见不得。

    可想而知,宝藏中又有几个干净的人。

    而如今,朱祁镇主动提出这件事情。

    那不就是不言自明?

    皇帝总算是看开了!

    故先为当即抱拳,诚恳说道:

    “陛下,臣明日愿率先进谏开海之事!”

    看他如此胆魄,朱祁镇心中颇为满意。

    看来这一次肃清朝堂还是有作用的!

    朱祁镇当即起身,直接拍手叫好。

    又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个想法。”

    “那便是重新清仗天下田亩。”

    要是这些农田都在地主手里。

    那粮食的买卖不就顺理成章的掌握在士绅手中。

    重新规划,方可将他们的权利清账!

    哎呀,这不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吗?

    顾先为连连点头,激动的老泪都要流出来了。

    今天是怎么了?

    两人仿佛心连心似的!

    他率先一步上前,再次抱拳表率道:

    “陛下,眼下正值天灾战乱,正是大好良机,此举妙矣!”

    朱祁镇的目光也越发凝重起来。

    果然这才是忠臣良将啊!

    若是放在那些贪官污吏手中,只怕早就已经磨破嘴皮,也要阻止他。

    因为这会触碰到他们的个人利益。

    可顾先为不同,人家做人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压根儿就没有这种顾虑。

    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便是支持有利于朝廷百姓的一切做法。

    看其他人也没有反对,朱祁镇的心也开始澎湃起来。

    “好,那明日早朝,你便当着百官的面奏明此事!”

    “臣遵旨!”

    该说的都说完了,朱祁镇也算了了一件心事,整个人看起来都舒畅了许多。

    才缓缓起身,气朝着另一处大殿走去。

    难道人已经走远了,顾先为脸上的笑意,还未散去半分。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坐在旁边的徐有贞,却早已吓得面如白纸。

    尽管已是九寒天,可直冒的冷汗,也浸染了身上的衣服,显得汗啧啧的。

    直到两人催促了几次,他才缓缓回过神来。

    出宫之时。

    曹吉祥默默地凑到了徐有贞身边,压着声儿道:

    “徐阁老啊,你可有发现,最近这紫禁城变化可真大呀。”

    “朝廷变了,坐在高位那位也变了。只怕要再不脱离那条贼船,咱们可要跟着一块淹死了。”

    听着曹吉祥的话,徐有贞心中五味杂陈。

    一阵冷风吹过,他才侃侃回过神来,也只是对着他苦笑了两下。

    上船容易下船难。

    这件事情想全身而退,又谈何容易呀。

    那“辽棉案”一事牵扯甚广。

    如果不是自己领兵打仗,恐怕也难以脱身。

    他张嘴欲言又止。

    好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化为一声长叹。

    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他难道就看不出来这其中的杀机?

    如果朝廷一鼓作气,直接派大明铁骑踏平辽东。

    东南那几家,根基稳固,尚有一丝回旋之地。

    可现在呢,郑旭都已经带着福建水师北上。整个闽南海域,就剩下他老弟郑龙一个光杆司令。

    看朱祁镇这个架势。

    怕是辽东还没开战,这支水师就已经先被朱祁镇给对付了。

    都到这个份上,傻子也该看明白,东南那几条破船撑不了多久。

    徐有贞还有得选吗?

    曹吉祥也不知他在想什么,只是听着这一连串的叹息,自己也跟着闷得慌。

    思虑片刻,最终还是欲言又止。

    随着风中一声长叹,选集便自己上了马车。

    ……

    次日清晨,朝会开始。

    群臣李碧,朱祁镇端坐于龙椅之上。

    面色肃穆,气势逼人。沉寂经过朝廷的清洗,朱祁镇的威严又上了一层。

    如今他一言不发,反而让人有些莫名的心慌。

    孰不知,朱祁镇是在等!

    忽然,顾先为上前一步,直接打破了在场陈的氛围。

    “陛下,臣有事要奏!”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这刚上任的户部尚书,便大步流星地从百官之中走了出来。

    朱祁镇先是身躯一震,随即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了。

    他等的不就来了吗?

    旋即便满脸欣慰道:“说!”

    一马当先的顾先为,在百官的注视下,高声道:

    “陛下,天灾横行,今年户部收到各县郡上报的灾情便有两百多起。而中原各地,近一百五十处粮食颗粒无收……”

    他是懂得铺垫的。

    说到这里,故乡为话锋一转,声音上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粮食供应不足,大明苦于无米之炊。”

    “吃饱了才能打仗,为保证辽军供应充足,臣斗胆奏请陛下解除禁海,南下交趾采购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