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大唐:开局套李二拉犁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太子李承乾的策略

    李恪是在这里赖了一顿晚饭之后才走的。

    吃过饭之后,自有李丽质带来的宫女丫鬟收拾残局。

    吃过饭之后,李丽质跟着苏长生来到书房,沏了壶茶,给苏长生倒了杯茶放到身边。

    然后气嘟嘟地说道:“三哥真是的,放学了也不回家,偏要在这里赖着不走。难道家里没他吃的饭不成?”

    苏长生哈哈笑道:“你家里的饭,可没咱们家的饭好吃,这小子才不傻呢。”

    李丽质不满地说道:“苏大哥,你还为他说话呢,他赖着不走,都耽搁苏大哥讲故事了呢。苏大哥快往下讲,那黄蓉和郭靖,到底怎样了?”

    这段时间,因为生意太好,整个青山村,乃至周围的十几个村子,都无比忙碌起来。

    以前苏长生还能找到人闲聊,至不济还能找二丫聊聊天。

    但是自从生意好了之后,他除了上课之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这种情况,直到李丽质来了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左右无事,为了打发时间,苏长生在闲聊的时候,和李丽质讲了几个小故事。

    不过这一讲,就停不下来了。

    这几天,苏长生正在讲金庸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发生在宋朝,是唐朝之后的朝代——

    这个自然是不能讲的。

    不过,其实整个故事,和朝代的关联并不密切。

    脱离了朝代也能讲。

    苏长生讲这个故事,主要是因为这个故事简单明快。

    而在唐朝,画本小说还是十分贫瘠的。

    就像唐朝流行的剑仙话本,像是聂隐娘剑仙流小说,在这个时候还没问世呢。

    能看的有趣味性的小说话本,实在少的可怜。

    因此,当李丽质听到射雕英雄传这个故事的时候,岂有不喜欢的道理?

    不要说李丽质,就连两个宫女,都听的入了迷。

    整天心里想的都是黄蓉和靖哥哥。

    对苏长生来说,给几个小女生讲讲故事,倒也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情。

    接下来,苏长生开始沿着昨天晚上的结尾开始讲起。

    时间不知不觉中流逝,很快已经来到亥时,也就是后世的十点。

    对后世人来说,晚上十点夜生活都还没开始呢。

    而在这个时代,亥时大部分人已经入眠了。

    苏长生咳嗽两声说道:“时间不早了,明天再说吧。”

    李丽质幽怨地说道:“苏大哥,再将两段嘛!”

    这里,已经是一个高朝过去的平缓区。

    再讲到下一个高潮,那可就刹不住车了。

    苏长生果断地拒绝了小丫头的无理要求。

    李丽质无奈之下,也只好放弃。

    她忍不住说道:“苏大哥,江湖在哪里啊?好有趣啊,我也想闯荡江湖呢。”

    苏长生失声笑道:“所谓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又有哪里好了?”

    李丽质哼了一声说道:“人在江湖,可以光交好友,可以快意恩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每天都那么有趣,哪里不好了?”

    说罢,心里又加了一句:最要紧的,是江湖里有靖哥哥啊。

    少女情怀总是诗,少女最听不得这种唯美的爱情故事了。

    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放在金庸老先生的所有小说里面,都让人艳羡。

    苏长生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梦里啥都有。”

    且!

    李丽质小声埋怨了一下,然后无精打采地回房休息去了。

    ……

    第二日,学堂放假两天。

    嗯,苏长生采用了后世的上五天休两天的休假模式。

    劳逸结合,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完美的童年。

    因此,第二天,李恪同学就没有来学堂上课。

    恰好这一日是早朝的日子。

    李世民意外地将三个皇子都叫到殿前听政。

    皇子听政,还是三个皇子同时在殿前听政。

    放在以前,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而文武百官,脸上则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看样子,陛下对太子有所不满,这是对太子的敲打啊。

    第一次来到殿前听政,李恪和李泰,都十分激动。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大约是父皇的帝王心术,是为了制衡太子有意为之。

    然而这对他们来说,何常不是一次机会呢?

    太子李承乾,自然也能想到这一点,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有条不紊地商议着政事。

    李世民并没有向三位皇子询问过任何意见。

    听政,听政。

    意思就是让他们多听多学习,这里还没有他们插嘴的份儿。

    不多时,朝堂之上,便是再次议论到对东突厥的处置问题。

    其实,这个议题先前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

    现在是冬天,各种行动也不好展开,大约是要到年后才能施行。

    今天之所以再次讨论这个议题,主要还是因为昨天刚刚献俘了颉利可汗。

    此时,这个议题刚刚抛出,文武百官还没有开口。

    李世民忽然间想到了什么。

    他忽然问道:“太子,你觉得这件事情如何处置为好?”

    嗯?

    父皇居然问起自己?

    李承乾马上意识到,这是父皇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最为平庸的答案,自然是怀柔的手段,用仁义来收买人心。

    只不过,这真的是父皇想要听到的答案吗?

    父皇南征北战,戎马一生,面对外族,哪里需要怀柔?自然是重拳出击!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由回答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东突厥屡屡侵犯我大唐边境,唯有以雷霆之力,行霹雳手段,将东突厥一举歼灭。”

    “这样,不但可以完全解决东突厥之后患,也能对其他游牧民族,示之以威!令他们不敢轻易妄动。”

    此时,不但是李世民,就连文武百官,都在认真听取太子李承乾的策略。

    自然不是要学习,而是一种审视。

    李承乾的答案,让李世民还有文武百官,都有些失望。

    他们不由给李承乾打上了一个穷兵黩武,好战之徒的标签。

    不过,也不能说李承乾的这个策略一无是处。

    对外重拳出击,展示武力,未尝不是一种手段。

    只不过,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大唐现在的处境。

    因为此时的大唐,更需要的,还是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