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战龙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通形审势

    李凌宇毕竟还是年轻,在黐手这方面的训练还是不及这些专门练习咏春拳的弟子。

    石惊雷走到李凌宇的身旁,低声对他说道:“没事,以后有时间多加练习就是了,我们的未来不在这上面,擂台之上这些技术都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李凌宇颔首点点头,双手抱拳对获胜的廖向东说道:“廖师兄好功夫,在下受教了,有机会再切磋切磋。”

    廖向东也是回了一礼道:“李师弟年纪轻轻,功夫已经小成,相当不错了哦。”

    作为师傅的方正天一团和气对众人说道:“哈哈,那今天就比试到这里吧,没有想到的是石惊雷师傅还是我师伯的弟子,都是一家人,来我们里面请。”

    说罢把石惊雷众人带入到后堂,后堂正中是一幅叶问宗师的肖像。两边的对联上写着‘咏到梅花桩法妙,春生桃李艺林香’,桌上放在香炉。

    众人在方正天的带领下依次为叶问宗师上香行礼。

    方正天面容严肃,语气沉重地说道:“正道咏春拳馆馆长方正天携众弟子及同门石惊雷为师祖叶问上香,众弟子背祖训‘一、守纪律崇尚武德。二、明礼仪爱国尊亲。三、爱同学团结乐群····’”

    在他身后的众人也齐声喊道:“五、勤练技艺不离身。六、养正气戒滥纷争。七、当处世态度温文。八、扶弱小以武辅仁。九、继先绪谨持祖训。”

    一种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李凌宇站在众人之中,听着耳边的铮铮祖训,回想起咏春先辈们的总总事迹,眼眶都有些微红。

    不得不说的是,李小龙的功夫电影让咏春拳的知名度在全世界范围都有了极大的影响力,不少外国人不惜远度重洋的到大陆学习咏春拳。当然也有不少华人走出国门将咏春拳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完成了上香仪式,方正天为大家展示起咏春木人桩法。

    咏春拳木人桩法按由浅入深的层次划分,可分成九个阶段,这九个阶段分别为:黐桩炼形、通形审势、组形破势、群形一统、弹桥寸手、劲破桩门、融己通桩、禅桩虚化、借假修真。

    黐桩炼形的意思就是通过向木人桩施展咏春拳招势来练就咏春拳每手的形。

    他一边打着桩法一边跟众人说道:“咏春拳出手一般包括耕、拦、摊、膀、枕、问、伏、标、冲九手,我们可以称这九手为咏春拳入门九手,这九手属于咏春拳的基本形。”

    赵天铭此时想起来师傅石惊雷跟他们讲起过的咏春八手包括耕、拦、摊、膀、困、问、伏、圈。困与圈这两手是由双手配合完成的,困手一般由双拦手组成,圈手一般由双耕手组成,主要取其意会,外形则不一而足。

    咏春拳形还包括缠、撞、挂、漏、粘、摸、荡、捋等,这些手法已经不单纯为手法,不仅需双手配合使,还需配以身法,如耕拦手、摊膀手等。

    方正天接着说道:“黐桩炼形这四个字重点在第一个字上黐上,在这里包括两项咏春拳技术要领,第一项是对手臂的要求,第二项是对腰马的要求。当手臂已成基本形的时候,触外力即用腰马化力,即可以保持原来的基本形,同时给自己留出变形的时间与空间。”众人肃穆而立,在一旁虚心受教。

    “练习116势木人桩法中的每一势,练每一势时可以重复几次,用心揣摩,不是追求每一势之间的连贯,而是把心念放在每一势施展时的感觉和形状上,且不要用力。”石惊雷小声地对赵天铭三人说道。

    打完了前面58势的方正天继续对他的弟子们说道:“第二阶段通形审势的意思是通过体会形与形之间交互变化击打木人桩时的感觉,来明白木人桩由于人心念的变化而产生的势。”

    廖向东问道:“师傅,是不是任何动作某一时刻的定形均可称之为定势?当定势对外有了影响时就是势。势是一种能量的积累,随时都可以转化为能。势有门户,有虚实,有斜正,可守可攻。势,有形。有形则有破绽。有门户则可入可出,有虚实则可避可击,有斜正则可因其斜正而破之。中国功夫往往后发先至,后发制人,皆因见势分形,因势破势。是这样吗?”

    方正天接着打起木人桩答道:“我们必以有素之大静涵养出超绝的观察力,见其势即知其阴阳虚实。观察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培养,不但可以见形知势,见势分形,还可以以意察势而知其气之虚实。实际上,势本身就是气。势可作场,场可生气,故势本身就是气。世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恒古不易的春秋交叠,瞬息万变的雨雪风云,阅尽沧桑的河流山川,魂牵梦萦的缕缕情思,花开花谢,草木枯荣……皆可谓天下之势。”

    石惊雷此时也将自己的体会说了出来,“既然世间诸物,触目皆势,或听或感,凡身之所到之处或精神意识所到之处皆可见势分形,皆可因形知势。咏春拳木人桩虽然只有三只桩手一只桩脚,但不同桩手之间的组合加之练习者从不同位置以不同的攻击手法出手,造成木人桩千变万化的势。”

    “是的,我们必须充分理解木人桩千变万化的势。了解木人桩的势等同于理解了自己出手的势。通形审势作为本阶段的练功方法是唯一可以深入理解木人桩势的基本方法。通形审势重点在‘通’字,强调形与形之间的转换,比如由攀颈手变为膀手。在本阶段强调的已经不是出单势的感觉,而是变势时木人桩对练习者的影响。由攀颈手变为膀手为一‘通’,由膀手变为摊手横掌又为一‘通’。”

    方正天听完石惊雷的见解后说道,“当我出攀颈手时,木人桩的势是伸出一条手臂挺着脖子的模样。当出我膀手时木人桩的势是伸出一条手臂弓步向前的模样。当练习者由攀颈手变换为膀手,感觉上,木人桩也做出了相对应的变化。咏春拳练习者掌握这种变化即是审势,能够完全掌握这种变化的势即是本阶段成功的标志。”

    一直沉默的朱斌此时也十分好奇的说道:“那么看来,通形审势阶段咏春拳练习者的提高的是内在,功成之后会感觉自己换形之时手臂可以紧贴木人桩。在外形来看,咏春拳练习者手足的运动轨迹没有丝毫多余路线。人的势是在静止时理解的,木人桩的势只有通过相对运动才能充分理解,所以要通形审势。方师傅是这样去理解的吗?”

    方正天这时也打完了全部的木人桩法,转身过来对众人说道:“木人桩法作为咏春拳里面最核心的技法其实最讲心法,大家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要沉下心来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