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战龙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寇家大少

    当李凌宇三人心满意足看完最新的功夫片,悠哉悠哉的从电影院里面散场出来的时候,寇少翔已经带着他的飞翔跆拳道表演队回到了他们的飞翔跆拳道馆。

    飞翔跆拳道馆是竹山市一家专业从事少儿跆拳道、双节棍培训的综合性武道馆。现有工业路馆、南钢城馆、北街馆三家分馆,训练厅和办公厅总计1500平米,少儿学员六百余名。由国际跆拳道表演赛冠军、韩国跆拳道高手会成员、跆拳道双节棍全能型教练寇少飞和其弟弟寇少翔教练联合多位竹山市跆拳道高手共同创立。

    寇少飞是竹山市最大的房地产集团龙鼎房产董事长寇人兴的长子,寇少翔则是其二儿子。寇人兴的总资产近五亿,是竹山市首富。寇少飞也常常被人们称做寇家大少,竹山市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富裕的家庭环境同时也养成了他的一身傲气。

    年近三十的寇少飞留着一个时髦的韩流发型,身上穿着韩国跆拳道高手会独有的道服,系着一条国际跆拳道联盟黑带三段的腰带。

    此时的寇少飞正负手而立站在自己的道馆中央,望着挂在墙上的韩国国旗,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到韩国国技院学习时的日子。那时自己二十出头,正是意气风发的年华。在国技院的三年,向韩国传奇跆拳道大师姜信泽学习,后来入选韩国跆拳道高手会。完成考核后回到家乡传播跆拳道技艺也已经快五年了。

    就在他还沉浸在自己回忆中时,寇少翔气冲冲的带着飞翔表演队队员跑回训练馆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寇少飞只听见自己弟弟大喊道,“大哥、大哥,今天真是气死我了,你可得给我好好的出出气啊!”寇少翔在一群跆拳道表演队队员的簇拥下走到自己大哥面前说道。

    寇少飞缓缓的转过头来,看向自己这个不太成气候的纨绔弟弟,问道:“怎么今天出去表演宣传遇到什么挑战了吗?”

    寇少翔深吸了口气说道:“我们本来表演都快结束的时候,从台下跳上来一个姓赵的小子来挑衅我们,小伟兄弟看不过上去与他较量,被他一记侧踢踢伤了,我又上去和他切磋,不过这小子确实厉害,我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我问他是哪里的?他说自己是市区李小龙截拳道特训基地的赵天铭。大哥,你得为我做主啊!”

    寇少飞眼睛里寒光一闪答道:“哦,还有这种事情,小伟的伤不要紧吧?”那个叫做王伟从表演队队员里面走了出来郁闷地答道:“馆长,我没事,只是胸口有点疼而已。”

    寇少飞又转身看向了高挂的韩国国旗,沉声说道:“我认识他师傅石惊雷,他是我们竹山市的武林前辈了,据传闻他以前效力于国家散打队,曾获得过散打王中王的中量级冠军,实力不容小觑啊!这件事情我自会处理,你们不要有什么出格的举动,知道了吗?”

    寇少翔心里十分的不爽,但还是看着大哥的面子上面没有说什么,不过他也有了自己的打算。准备用自己的方式到他们拳馆去找回场子。

    另一面,李凌宇三人在竹山市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四处乱逛着,在走过了五条街,四个巷子后。最后还是在赵天铭的带领下找到了一个小公园坐到长凳上面看鸽子,三个大男人逛街确实也是没啥事可做。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朱斌这时从自己背包里面取出三根双节棍,对赵天铭和李凌宇兴奋的说道:“嘿,你们会不会玩这个啊,李小龙的绝技之一——双节棍。”

    李凌宇摇了摇头说道:“我以前在少管所里面,没有机会碰过”。赵天铭将双手放到椅子的靠背上面,慵懒的晒起太阳来,朝着朱斌这边看过来答道:“我就喜欢玩枪和匕首,其他的兵器都没怎么接触过。”

    朱斌激动地说道:“你们知道吗?传说双节棍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原称大盘龙棍(近代北方又称大扫子)和小盘龙棍(小扫子)。但当时的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使之丧失战斗力,这种一长一短的双节棍也常被叫做“虎尾梢子“属索类兵器,也属于软兵器。后来这种兵器由南传至菲律宾,由东传至RB。”

    李凌宇非常感兴趣的回道:“哦,是吗?这个我还是真的不知道啊,我就知道他最早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在李小龙宗师的电影《精武门》中,据说还因此获得了香港电影金马奖最佳技艺奖。”

    朱斌紧接着说道:“双节棍的技术分为攻击、防守、反击三部分。动作变化无穷,其招分为劈、扫、打、抽、提、拉等等。它不但可以攻击对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对下三路的攻击尤为厉害。凡被击中者疼痛难忍,终至倒地不起,失去抵抗能力。此外,它还可以绞夺敌方之兵器。它在发动攻击时,不仅可用来横扫、刺戳,猛击和格挡,还能够出其不意地绞杀对方,一旦连结双节棍的绳索或铁链绕住了对方的脖子,只需轻轻一夹,便可将对方勒死。”

    赵天铭问道:“哦,这个双节棍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要不你给我们试一试它的威力吧?”

    朱斌:“行啊,你们准备怎么试试呢?”他是从十五岁上高中时就开始自学双节棍的,到现在已经都五年了。他最喜欢的是自由棍法,自由棍法(Freestyle)实际上是一个新兴双节棍练习模式,特点是重在表演,极少实战对练,作为和平年代的一项表演艺术广受大众欢迎。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工具的发展,双节棍越来越广为人知,人们对此抱以极大的兴趣,各种双截棍的玩法被开发出来并传播开来,使得该项运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自学双节棍并将其作为一项表演技能。棍法的华丽、套路的美感在此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尽管偏重表演,许多传统棍法老师还是会默许学生习练这些漂亮的动作,因为这些练习有助于提升棍感,帮助学会放松和提高用棍的流畅度。

    李凌宇从远处找来一个比较胳膊粗的树枝枝干,有近一米多长。朱斌让他双手握好树枝的两端,只见朱斌全身放松,意念与动作合一。一手握住A棍,将B棍对准了树枝的中间。大喝一声‘阿达’,双节棍的棍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劈向了树枝,树枝‘啪’的一声断成两节。连坐在长凳上的赵天铭都不禁心头一跳,心里暗暗道,‘我的乖乖,好强大的杀伤力啊!’

    接着朱斌又给李凌宇和赵天铭讲解了二节棍的发力,“在撩,扫等弧形挥击发力应注意腕部的运用,腕部或扣劈击或挑撩击,使棍端产生了一个突然的加速,从而加大挥击的力量。另外,应当使棍运行至攻击路线大约一半的距离时.速度.力敬达到最大之后就应减速一米免得浪费气力,二来便于回棍和换手。至于由后向前直线射击,则应力求脆、快、一弹即回切不可拖泥带水。”

    朱斌边说边演示着,看得李凌宇和赵天铭眼里放光,争着要跟朱斌学双节棍的实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