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战龙
繁体版

第一卷 第九章 四门格挡

    李凌宇早看见了石惊雷面无表情的样子,直吓得冷汗直冒,手足无措,从床上走了下来,两手微握,低着头不敢看师傅石惊雷,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喊道:“师傅,我错了,我不该动手打人的。”

    石惊雷心里笑了笑,说道:“不,你没有错,错不在你,错的是一直欺压你的王大军。那个小子,我和张所长老早就看不顺眼了,不过是看着他父亲的面子上,没有惩治他罢了。这次正好借机打压一下他,让他再这么嚣张。”

    听完自己师傅石惊雷的一番话,李凌宇心里顿时乐了,原来是这样啊,害我这几天一直担惊受怕的,长出了囗气。

    石惊雷望着李凌宇长出了囗气之后的表情,笑了笑,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啊!

    对着一脸庆幸的李凌宇说道:“来,凌宇,趁着这个机会,我来跟你讲讲截拳道的一些哲理。”

    “当年李小龙宗师在他的武学巨著《截拳道之道》中,这样写道:

    截拳道通过锻炼人类天生的身体武器,达到两个目的:

    1、摧毁面对于你的敌人消除自由、正义与人性的障碍;

    2、摧毁任何纷扰你心灵之物,无须伤害人,但能克服自己的贪婪、愤怒与愚昧。

    截拳道可以开启个人之智慧,它就像火炬一样照亮你的心灵,是一种生命之道,一种朝向意志力与控制力的动作。

    截拳道并非仅仅只是一种伤残之法,而是一大道,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

    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时方足以看透旁人而截拳道则是朝向了解自己之道而迈进。

    学习截拳道绝非单纯对知识的寻求,或是形式化的技巧累积,而是发掘自我不足之根源。

    截拳道就精神上和技术上的目的,可以综合为两个方面。

    一、自由的表达自己

    截拳道精神是李小龙宗师在实战和禅的学习中得出来的李小龙个人精神的精华汇总,而武术中,实战则是截拳道的精华,小龙宗师要求学习者能尽情的自由表达自己,所以学习截拳道,更重要的是理解截拳道的自由表达的精神。这需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自信,让思维和身体达到合一的地步。在实战中,没有害怕,没有思考,全凭意识,自由发挥,这个过程的修缮是非常难的。所以只有小龙宗师一人可以达到,而一般习武者却很难做到。也就是说他们都受到自己仅知的某种形式的拘束!

    真实的观察,只有在放弃形式之后才可以获得,而真正的自由意见,也只可在跳出制度以外才能发生。

    二、不用思考的攻击

    在技术上的目的,是将拳法和腿法,通过千万次的认真训练,转换成自己的本能反应。比如:当沙子飞到眼睛的时候,眼睛会眨下,沙就被挡住了。这种条件反射与生俱来,但我们的技术,通过长期的训练,也可以达到这种本能反应的地步,当对手出拳,不用思考,我们的拳脚就可以击倒对方。这种技术上的自由,称为截拳道的技术自由。

    也许你现在还不大懂,不过以后会明白的。”

    “来,把你学得咏春小念头打一遍给我看看,记住,不要光图快。”

    小念头是咏春拳基础拳法,包涵着三大特色:不必用力、拥有最坚强而又最省力的招式结构、引导发挥人体的意念力量。

    小念头的练习方法,须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必须将全身肌肉置于松弛状态,提起精神令脊骨正直。提肛是要点之一,能令全身结构连为一体。

    以轻松神态来练习,待所有招式熟练之后,则不必再分神来要求招式是否正确,只需以意念来推动每一招式,不可用肌肉力量为动力,务求达到每一招式均在意念驱使下完成。

    完成了上述两个练习阶段后,便到了如何练出小念头精要的阶段,亦即何解称之为“小念头”,其窍门在于引导发挥人体的意念力量,在搏击应用上发挥超力量的下意识反应。

    听完教练说的话,李凌宇二话不说,收肛、提胸、曲腿,开二字钳羊马。

    日字冲拳、圈手、摊手、护手、伏手、拍手正掌、拂手、枕手、窒手、横掌、耕手、膀手、连环冲拳。一套小念头打完,神清气爽,即流畅又不失力度。正是中国道家阴阳合一之意,松为阴紧为阳、柔为阴刚为阳、收为阴出为阳。守为阴,攻为阳,攻守一体,阴阳合一,正是功夫之道。

    “来吧,凌宇,前面我们学了拍手冲拳、耕手冲拳。今天教给你四种攻击性防御,即四种格挡。他们分别是外侧高位格挡、外侧低位格挡、内侧高位格拍、内侧低位格挡。其主要技法是从咏春拳的四门防御中演变而来,其主旨就是攻击性防御要素。就是传统武术中攻守合一理论的运用,最好的防守就是有效的进攻!如果只防守而不进攻,在实战会一直处于被动,一但被敌人攻破防守,便空门大开,危在旦夕。但如果只进攻不防守,也极易被敌人抓住攻击间隙的空当,被敌人攻击!所以攻击性防御是极为重要的。

    现在首先跟你讲讲外侧低位格挡吧!由于我们截拳道强侧置前,即右手在前。所以我们的外侧即右手的一侧,低位即肩部以下。也就是右腋下到右肋部这一块。用后手,即左手,由上向下拔,同时右手前直拳打出,动作要一气哈成,不能停顿。

    内侧高位格挡,是指当打来的拳头与自己的手相遇时,腕关节微向逆时针方向一拨。这一轻微的动作之所以能够保护身体,是由于拨腕动作远离你的身体之外,而且是向着来拳方向的。当你向身体之外拨腕时,臂力要比向里拨腕时强。注意格挡的同时进行攻击出拳。

    内侧低位格挡,是用来对付对腰部以下低位发出的拳打和脚踢的。它以右脚在前的格斗式进行格挡,具体做法是沿顺时针方向向下做半圆运动,同时随着膝盖的微屈将身体重心移至前腿。几乎是同时用右手反击,截拳道中两只手的动作是一气呵成的。

    外侧高位格挡法比内侧高位格挡法更具有突然的打击力,是一种防御性更强的动作。这种格挡法,是用来防御对你身体另一侧发来的攻击,所以手必须交叉。这丝毫不会降低你的反击速度,因为几乎在格挡的同时,你的前手仍然可以发出攻击。在运用防守的手(后手)进行格挡时,前手更接近对手,可以随意地猛力攻击。

    外侧低位格挡法,几乎与内侧低位格挡法相同,只是前者的手由身体的一侧转到另一侧,

    而防护的手要用来保护身体的这一侧,以抗击可能向低位发来的攻击。因此,外侧低位格挡要比内侧低位格挡有更大的动作弧度,就像内侧低位格挡一样,其目的在于迫使来拳向下偏移。

    以上便是《李小龙技击法》一书中对于四种格挡的理论讲解,下面跟着我一起做。

    “1、外侧高位格挡,2、外侧低位格挡,3、内侧高位格挡,4、内侧低位格挡。来,每个二十次,一、二、三……”半个小时后,李凌宇大体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法。

    “记住,手的动作应该恰到好处,以挡住和控制住对手的打击就可以了。在格挡技术中时机比力量更为重要,如果反应过早,对手就就可能改变踢打的路线,也可能会给对手发起反击留下空当。因此,要等到对手将要打到自己时再做动作。这些便是格挡技术的核心要素了,自己好好领悟,下次我再教你一下其他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