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当明星了
繁体版

第十三章春节

    腊月最后一天,被人们称为除夕,世界上不管有什么神诞生还是复活,夏域永远过着属于自己的节日。

    这是几千年来不变的传统。

    大街小巷的挂满红灯笼,家家户户贴着春联和到福,除了少数几家,这一般为三年内有亲属离去的,这三年是不能贴春联的。

    每年的最后一顿是显得至关重要,也是洛河小时候最期待的一顿饭,叫做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洛河这一家的年夜饭不是太好做,他家过年的年夜饭的饭桌上不能有素,但能有凉菜,其余就是豌豆,也要用肉炒,煮个白菜你也得放的猪血或者肉片。

    只是因为老人有个说法:这一顿吃素,明年顿顿吃素。

    而且这一顿饭是要吃到初五的,起码到初五每一顿都得有年夜饭的剩菜上桌。

    素菜就容易馊。

    但有的人也就只吃到初三,洛河小时候除夕晚上到初五晚上都是吃的剩菜,偶尔有新菜进入餐桌,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大菜。

    最近几年食物保存手段进步了,剩菜剩饭倒是少了,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是食品安全意识水平上升了,只是因为剩菜实在是太难吃了。

    而且一种菜吃五天,实在是有点让人烦躁。

    所以便有了让家里厨艺勉强过得去的人做一道菜,放在桌角,这样就不会有人动它,热一热又上桌,初五一过就倒掉,一般这道菜不是很重要。

    掌勺厨师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了,一般来说最怕的就是那种又菜瘾又大的那种,比如洛河他爸,有一年洛父掌勺,清水煮鸡没有盐味,只有很淳朴的淡淡的鸡肉味,肉都没脱骨,把鱼切段蒸,然后蒸熟了鱼皮,那一年剩下到初五的菜很多,鱼蒸到初五才熟。

    所以之后洛父每年过年就不能进入厨房。

    今年的洛父在杀鸡,洛母收拾好食材,经过这几天的朝夕相处,洛父洛母一致投票,今年的年夜饭交给洛河。

    每年这个时候是最忙的时候,忙着弄吃食,也是最闲的时候,没事干的就等着吃。

    比如说江羡家,江羡弄完食材就被赶出了厨房。

    张章家厨房张章他压根就进不去。

    这是最祥和的一天,毕竟快过年了,有恩有仇过完年再说。

    洛河拿起了刀,于是这个世界有了东坡肉和东坡肘子,当初他拿起购买清单就知道自家父母打的什么主意,他也不介意,十万年来说虽然不用吃饭,做饭起码是会的,要不是不消化,他十万年来天天吃。

    父亲祭拜完先人,点燃了鞭炮,一家三口坐上了桌,自己爷爷就生了一个,而且自己爷爷也不在了,自然不会有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情况。

    “东坡肘子,东坡肉,芸豆炖猪蹄,青椒肉丝,炝虾仁儿,清水炖鸡,红烧鱼。”

    这是吃不完的,当然,吃不完也是最好的。

    夏域的春节绕不看的就是春完,春晚也是一个夏域全体人民都会收看的节目,每年的春晚收视率都能在40%左右徘徊,32届来一直如此。

    走正规渠道在全球人民面前刷脸的机会可不多,尤其是夏域的大妈们手持遥控器,这种机会就更可贵了。

    唯一让各大公司遗憾的是,春晚不接受任何娱乐公司投资,如果有那个导演接受了那以后就别再夏域混了,打包好行李换个星球吧。

    换个职业也行,但是别想在有关企业上班。

    今年的春晚如期而至,就像新闻联播一样守时。

    开场是春晚保留的节目,这个节目保留了2000多年,大傩仪。

    意在“逐尽阴气,为阳导也。”

    祛除疫疾邪祟等,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十二个人带着青的,黄的,红的面具,面具带着同色的毛发,扮恶兽模样,青面左手持铃,右手拿着大葱,其余十一个只是一手持黄铃,一手举与肩高,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小孩被面具吓住,又有很多小孩子表达了对面具的喜爱之情,毕竟很帅。

    洛河知道这是十二兽,也叫十二神。但是青面今年拿了葱,与他记忆中的某个人物有了一定的重合。

    “系统,这是初音吧。”

    系统说,“初音是双马尾,他不是。”

    电视里的十二神摇着黄色铃铛,围成一个圆圈转着,举行着某个仪式,一会儿举过头顶摇,一会儿弯腰下去摇,显得极其神秘。

    一般来说迷信是不能上春晚的,然而第一届的导演和负责人力排众议,他们一口咬定这只是一种舞蹈,表达的是对来年的美好祝愿,这个节目也就定了下来。

    这是舞蹈,不是仪式。

    开场结束后,四个礼服正装的人由舞台后方走向前方。

    两男两女,两女站在中间,两男站边上,一站立,两个女的就开始说话了。

    右边女的就说了,哎~,她说了什么啊,她说了。

    “大家好,这里夏域人民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现场。”

    另一个女的接着说。

    “在这辞旧迎新的春节我们又和大家如期相见。”

    “向全域人民,全球的朋友们,海外的同胞们拜年了。”

    “闻鸡起舞,把夏域的美丽化作交响乐曲。”

    “展望东方,看朝霞尽染,丹凤朝阳。”

    “正值春风五万顷。”

    “锣鼓喧天”

    四人一起握住了麦,“大联欢!”

    男的拿去话筒开始报幕,舞台开始变化,飘起了雪花。

    一个黄衣服少头发的小孩提着灯笼爬了上来,一边爬一边说着台词: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贴福字,二十六,炖羊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除夕万家喜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

    小孩人一震,腰一扭,做了一个拱手礼。

    洛河挑了挑眉,这和自己背的区别有点大啊。

    自己背的最后一句是:“除夕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背景声换的激昂,两个老艺术家上台唱起了《拜大年》。

    一下子春晚的味道就出来了。

    洛河一家人一边吃,一边看,洛父还在点评别人的作品。

    必然说这个人唱的不错,这个人跳的也不错。

    明明自己就是个外行人,洛河一看舞台上的几人就觉得唱的和跳的是真的不错。

    外行人的不错是真不错,内行人的不错也是真不错。

    歌舞升平之后就是语言类节目,洛河最喜欢的节目,也是春晚被吐槽的重灾区。

    只要差点意思就会被逮住吐槽,一般也就除夕夜这一晚上。

    一家子看的很快乐,该笑就笑,这一天就该普天同庆。

    书介网上,年轻人喜欢的地方。

    “今年的主持人居然只有四个了,没能看见于叔落单是今年的遗憾。”

    “李:接下来请欣赏……

    张:接下来请欣赏……

    李:接下来请欣赏……

    ……”

    “楼上的别迫害两位男主持,别人明明还有大联欢这句词。”

    “真就报幕机器人哈哈哈。”

    “今年的舞蹈节目造型:火锅【图片】,月饼【图片】,披萨【图片】,生菜【图片】。”

    “楼上大艹。”

    “笑死。”

    “根本笑不死。”

    “胡说,我小时候就是笑死的。”

    “来来来,看看今年的股市,【图片】。”

    “我的药呢,我的速效救心丸。”

    “太绿了。”

    “绿的晃眼。”

    “绿的惊心。”

    “大过年的你这是干啥。”

    ……

    “《“儿子”来了》这个小品是我最喜欢的了,每个人都长我笑点上了。”

    “新的一年来了,甄贾姐姐还是没能翘起二郎腿。”

    “甄贾姐姐是不是是不是又鼓了。”

    “又在迫害人甄贾姐姐。”

    “各位新年快乐,守岁了。”

    “哼哼哼,我都守20分钟了。”

    “我已经守好几年了。”

    “我上辈子就开始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