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与兴:汉末
繁体版

第23章:朝堂变动

    “多谢陛下赏赐,只是今夜已深,明日陛下还需主持朝会,小人当先告退。”

    听到张熠要出宫,刘宏面色突然有些扭捏。

    “你今夜留于宫中!”

    张熠一愣,原本还挺感激的,现在,这是,要做甚么?突然心中好嫌弃那马扎。

    四目相对,两人相顾无言。

    片刻后。

    “陛下,我……我姓张,但我不是张放,而且我还小。”张熠口中带着哀求的语气。

    好后悔深夜入宫,忘记了老刘家的有些怪异的喜好,完了,今晚自己要血溅三尺,捍卫贞洁了。

    刘宏不解,怎么突然就一脸惶恐了?再想到少年刚刚话,满脸厌嫌:“大胆,你……”

    “你……”

    “你这混子,张中郎怎会有你这竖子?”

    “陛下……”张熠声音弱弱的小心试探。

    “朕,朕适才作了梦,醒后不得入眠才寻你入宫。”刘宏气的不得,不得不将有损帝王威严的原因说出。

    作了噩梦啊,作了噩梦你找我干嘛?

    不行,作了梦,我也不能留在宫中,能在史书中留下笔墨的梦,都不是啥好事。

    “陛下,小民不会解梦啊,况且小鬼妖祟起敢于我大汉都城,帝王皇城中作怪?”

    刘宏露出一副不足为外人道的神情,示意张熠靠近,在其耳边细细耳语:“朕梦见的是先帝。”

    张熠见灵帝这么小心翼翼的说着,也伸出手掌,挡在一侧,轻声言语:

    “论辈分,先帝与陛下乃叔侄,论亲疏,国丧之时陛下亲为先帝扶灵。先帝无皇子,当待陛下亲厚,陛下有何不安?”

    刘宏总不能将也曾如你张熠非议孝成皇帝,那般对待过桓帝的事,说出吧!

    “你说,若真是先帝降临,训斥朕,甚至……这些宫廷守卫能如何?”

    难道因为灵帝被宦官蒙骗,今夜回到宫中,便梦见桓帝骂他蠢?

    不会吧!他刘志也在梁冀的淫威下苟了十几年啊!

    张熠双眼上瞟,看不出什么,不过,只要不是梦见杀人或者杀错人之类的就好。

    “陛下睡前是否将手置于胸口了?”

    见眼前少年那认真的模样,刘宏也回想起来,随后眉头轻皱,继而说道:“未曾,朕睡前只将放于小腹之上,怎么了?”

    “哦……那便是了!”为了让灵帝宽心,张熠故意夸张的表现出恍然大悟:“定是陛下熟睡后,无意中将手移到了胸口。这手压到了胸口,睡梦中必然出现不好的事。”

    “当真?”

    张熠重重点头:“躺平身子,将手置于身体两侧,入睡后必定不会出现梦魇。陛下可以试试!”

    “侧卧也可!”

    刘宏点点头,显然信了这言之凿凿的少年。

    “本欲诏你入宫陪朕一同戏藏钩,既如此……”灵帝转身:“曹常侍!”

    “奴在!”

    “让那些宫人各自散去,再取一床褥来。”

    “奴这便去……”曹节原本要带着小宦官与宫女们陪皇帝玩游戏,此时听到灵帝要就寝了,这把老骨头顿时觉得轻松很多。

    “你便去那!”刘宏指着一个小角落,揶揄着说道:“省得有人说朕与你同榻起居。”

    “陛下圣明!”张熠只好呵呵尬笑。

    今夜好梦。

    ……

    龙袍于身,金玺盩绶,刘宏看着角落:“小张子呢?”

    “陛下,可要……?”

    刘宏顺着曹节手指的方向看去,有床被子长出了一颗脑袋。摆摆手,指了指龙榻之上:“将这拿过去!”

    暖阳缓缓上升,斜挂于东,殿前出现一块方形光亮之地,形似一块镜子。

    “哇……舒爽!”

    张熠将一块面巾,递回给张让:“我能出宫了吧!”

    “这……陛下未有旨意!”

    张熠笑看着低着头的张让:“陛下有口谕,让我昨夜留于宫中。你既留于此,陛下之意必然是此时当由中黄门带某出宫!”

    “陛下并未明言,只是陛下前往朝会前让小人问公子,为何宫人搬来的床榻不睡,倒睡在这胡椅之上。”

    被子一折,人进去,这长条胡椅便有了初代沙发的感觉,你们不懂!

    临近宫门,

    “辛苦你了!”

    “小人不敢当!”

    “替我谢谢陛下,这马扎,还有那胡凳上多出的那一床锦被。”

    “定会替公子转达,陛下听了想必亦会展露龙颜。”见到张熠坐上轺车,张让又说到:“常侍有一言告与公子。”

    “直言便是。”张熠笑了笑,又作犹豫状:“只是有言在先,吾时龄尚幼,身上可无半点银钱!”

    “哪敢如此!”张让觉得这张家公子倒是有些风趣:“常侍让小的提醒公子,天子并无兄弟,在河间也无要玩伴。”

    葵丑日,夜。

    一切尘埃落定

    长乐少府中周靖、王国、腾是、郑飒等皆死,未来大权在握的中常侍,于第二次党锢中着重发力的王甫,提前成为了历史。侯览等一众胁迫太后,蒙骗诱拐天子于南宫的宦者皆死。

    宦官侯览其实是当天晚上第一个死的,睡梦中得知合作多年,共同进退的伙伴有事相商,随手拿了件裘衣披上,匆匆忙忙前去见他。

    至死都没问出“为何杀我?为何是你?”

    “中常侍曹节由奉车都尉升任卫尉,掌宫门守卫巡查,进封育阳县侯。

    迁朱瑀为中常侍,加任大长秋,职掌奉宣中宫命。

    大鸿胪曹嵩迁大司农,执掌大汉钱谷。

    使匈奴中郎将张奂升任执金吾,掌宫外巡逻及京都治安。

    中郎将帳下司马董卓外任蜀郡北部都尉。

    中郎将军司马尹端任会计郡郡守。

    ......

    擢用前司隶校尉李膺为长乐少府,掌皇宫财物及各种御用服务。

    前太傅陈蕃去职,以胡广为太傅

    前大将军窦武,贬为庶人。

    ......”

    据张奂告之,朝会初议时,本定陈蕃、窦武二人为死罪。

    朝臣纷纷为陈蕃求情说,陈蕃虽领太学生冲击宫门,却是事出有因。

    灵帝点头,宦官也为反驳。

    可当朝臣再以“事出有因”为窦武求情时,灵帝并未有所表示。

    宦官以从其府中搜罗出上亿钱财,以及随意领宫女出宫为由反斥。

    百官亲眼见到证据后,无话可说。

    但最终,士人名望中的宗师兼士人所任官职中的领袖的窦武得以免死。

    士人原本捉摸不透宦官的用意,直到有人提议朱瑀担任大长秋。又想到太后三卿中变动的卫尉与少府,一个为宦官,一人是党人名士。

    朝会散去,面对朱瑀的快意,大臣们涌现出一丝讲不清道不明的神色。

    不久,宫中便传来消息,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太后。

    辛亥政变落幕,所幸不如历史那般令人遗憾,却也未能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