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的救赎
繁体版

第二十章 赚钱还是做慈善

    陆天明交代完领着三人回到家里,一路上这三人都在琢磨这是在赚钱呢还是在做慈善事业。

    陆天明见午时已到,安排石榴姐在后院摆了桌椅,把火锅端上桌,各种菜肴、酱料布置好,酒也来了了两瓶放在桌上还有一瓶西瓜汁、一瓶橙汁。陆天明招呼三人坐下开吃。

    三人平日也吃过火锅,可看到陆家摆上来的食材都愣住了。

    陆天明看着三位的表情,心说还行,以后酒楼的火锅能大卖。对三人说:“别怕,都能吃,这毛肚夹着放锅里从一数到十八就可吃了,鸭肠在锅里七上八下,卷了就可。其余的多煮一会就好。”

    说完,陆天明给三人示范了毛肚、鸭肠的烫法。在碗里蘸了酱料,麻辣鲜香,美味。三人见陆天明很享受的样子,也试着动起筷子来。果然是美味无比,跟别处的味道完全不同。陆天明给三位斟满酒,又给赵长缨倒了杯西瓜汁。四人吃得如饕餮般,酒也是越喝越觉得爽快。

    “天明兄,这露华浓就着火锅真是美妙绝伦。我要带一箱回去。”王珏喝得很开心。

    “得,这露华浓今后也喝不着了,被赵兄卖到宫里成贡酒了。两位每人拿四箱回去当作纪念吧,我估计三年后,拿这酒来卖,一瓶一万贯都有人要抢着买。”陆天明说道。

    “不过呢,今后咱喝杏花村,味道也一样。”

    四人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天明兄,凭你手段,酒楼一定是赚钱的。你那乡村建设图也是极好,可我等没弄明白你这么做不是把钱又撒出去了吗?这到底是在赚钱呢还是在做慈善呢?”赵青终于停下来问陆天明这个问题了。

    陆天明微微一笑,喝了杯橙汁“赵兄、三小姐、王兄。这个世界是穷人越来越多好,还是富人越来越多好?赚穷人的钱容易还是赚富人的钱容易呢?”

    “当然是富人越多越好,富人的钱更好赚!”王珏插了一句。

    “是的,各位想必也觉得周围都是富人住着更安全一些吧。我一直在想咱们赚那么多钱都留在自己手里,给这个国家并不能带来好处,这钱不花出去就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创造出来的财富越多,物资越丰富,这个国家就会强盛。咱们赚钱也容易。这是其一。其二,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对国家来说很危险。危难时刻,你能指望那些士绅散尽家财保家卫国吗?不能,愿意散尽家财的人不会积攒出这么多财富。这是人的本性。朝廷没钱、百姓没钱拿什么抵御外敌,强征百姓赋税,只能加速国家的衰亡。所谓与其藏富于国不如藏富于民。”陆天明说道这里,停下来跟三人干了一杯。

    陆天明接着说:“举个例子。青城县八个乡六千户人家都如杏花村一样富裕。朝廷危急之时,每户拿出两千贯,就是一百二十万贯,还有不少于六千名青壮可编练成一支强军,我只要训练三个月就能让他们击败六万人的军队。这些百姓才能够保家卫国奋不顾死。”

    “嘶……”三人倒吸一口凉气。

    “陆兄的话有道理。我想再问两个问题。一是咱们怎么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二是那些士绅咋办呢?”赵长缨想了想问陆天明

    “三小姐问得好。第一个问题,这么说吧,我准备把杏花村的的专卖权卖出去,每个府每年三十万贯起。每月供一千瓶酒,每瓶酒两百贯。这是咱们宋国各府的价格。至于唐、晋。五十万贯起,每瓶五百贯。各位算算,青城县八个乡能养得起不?这六千户有钱人每年要用掉多少银子?咱们能赚不?好赚不?成都府五县能养得起不?咱们能赚钱不?第二个问题,士绅可以做我们的代理,到唐、晋赚钱,等咱们宋国百姓都有了钱。让他们出钱投资战争,朝廷获利后分成。战争才是最大的财富。你们大可不必担心资本找不到出路。”

    虽说陆天明说的都是大略方向,可这三人也颇精明,一下子明白其中的奥妙。都是赞叹不已。

    陆天明继续说:“三位好好品尝品尝咱杏花村酒楼的火锅,这是大骨和老母鸡、蘑菇熬汤,生姜、花椒、胡椒、葱和大量茱萸在菜油中炒制、加以牛油与熬好的汤一起作为锅底,再配上咱们研制的菜品。味道很是独特啊。关于咱们这个股份公司,我想重新做个规划,原来的酒业公司就撤了,咱们成立明社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酒、茶、酒楼、糖、粮食和肉类、牛、羊包括战马。目前是酒和酒楼这两个项目,明社再增资七万贯占五成五,赵家兄妹再增资一万贯占三成,与原先一样,王兄出资三万贯占一成五。大伙看看成不?”

    三人一合计,都觉得很合理,火锅撤后让碧儿准备纸币。写下了大宋第一份股份公司章程和股权分配协定。四人在章程和协定书上签字捺印。后世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这两份文件都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其开创资本经济的伟大创举,很多条款一直沿用到后世。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很快,也很忙碌。九月初五,酒楼已动工营造。杏花村的规划建造也一切顺利,两个酒坊已开足马力酿酒,青城后山又挖了一个窖藏酒的山洞。三个酒坊每月可产三蒸三酿的六千瓶。还有四天就是重阳节了。陆家家长陆云召集各房族人商议重阳节祭祖事宜。

    陆天明也想乘此机会拿下陆家村,陆家村村民大多姓陆,都是陆家这一脉的族人。陆家村有一千余亩地,三百亩是族长也就是陆天明祖父陆云家的,其余六百余亩地是一百余户村民的,有几十亩山地种茶叶。刚想到这这里,陆天明一拍脑袋,想起来白露刚过不久,正是秋茶采摘的季节。连忙把碧儿叫来,吩咐每担十贯的价格收购二百担茶叶。把红茶制做的凋萎、揉捻、发酵、干燥几个重要步骤一一交代清楚,让碧儿组织村民制茶。

    陆天明交代完后出门,骑着踏雪,小桃在前面领路,阿杜牵着马缓缓向陆家村祠堂走去。一路上,杏花村的村民都在忙碌着,筑路、挖渠、种植业花木,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见陆天明骑着马过来,都停下亲热地招呼“三少爷”。陆天明下了马,微笑着跟村民们寒暄。

    出了杏花村,三人又走了一个时辰才到了陆家村。陆家祠堂前门有两座石狮,三扇朱红大门。门框上有一黑色匾额用行书写着陆祠两个字,匾额上下是雕花门楣,刻着鸟兽,之上有雕刻着梅兰竹菊的门簪。低平的飞檐两侧铺着青色琉璃瓦。从侧门进入祠堂,绕过影璧,前行五十余步,迈上几级台阶就来到了前厅。陆家族长和一些长老、掌事坐在上首,其下是陆家各房男丁。陆天明进去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坐下来。不久,陆家族人陆陆续续到齐。

    陆云已年过七旬,清瘦,颧骨略突,慈眉善目,久居家长之位自然养成了一丝威严。陆云见族人已到齐,开口道:“我陆家自隋大业十二年江都之乱从吴县迁到蜀中,已有三百多年了。大宋立国至今也有五十余年,我陆氏子孙在大宋尚未有一人考中进士,实在是愧对先祖。至于家产,这十余年来也是入不敷出,我陆家难道就要这么衰败下去了吗?我陆云惭愧啊!”老人声音哽咽,眼角低落几颗浊泪。

    陆云用衣袖拭了拭双目,稍微歇息了一下,继续说道:“我陆家洪字辈自鸿钧英年早逝就未发现无可造之才,本以为鸿钧的独子能有出息,可惜,不提也罢。今日召集各位来此商议重阳祭祖之事。据闻青城山天师洞道观近日来了一道行高深的李真人,能驱邪祛病,精通奇门遁甲、阴阳五行。我欲请李真人重阳来宗祠摆坛祭祖,保佑我陆家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只是所需费用一千贯,还有祭祖的贡品、香油、香烛、酒席也要五百贯。今日大家按各家田亩数分摊吧。”

    众人一听,皆是面露难色。这几年陆家茶叶和布匹生意都不好,土地产的粮食一年也卖不了多少钱。要各家拿出几十上百贯都觉得肉疼。半晌,大厅内鸦雀无声。眼看这个用度摊派就要由陆云用族长的权利硬安排下去。

    陆天明把陆家各房族人的脸色、表情都看在眼里,这可是个拿下陆家村的好机会。陆天明站起来走到大厅正中,向上座的族长和长辈深鞠一躬,起身说道:“祖父、各位陆家长辈,这重阳祭祖的一千五百贯用度,我陆天明捐给宗祠。今年就不用分摊了。”

    “哦?此话当真?可你哪来如此多的银钱?”陆云既舒了口气,又有些疑惑。

    其余在座的族人皆是又惊讶又欢喜。惊讶的是陆天明做啥弄到这么多银子,还傻乎乎地捐了。前些日,传闻这小子出了事,脑子有毛病,果然如此。喜的是反正今年不用自己出银子了,管他陆天明是不是有毛病,在这大厅内要是欺罔,可没好果子吃。谅他陆天明也不敢欺瞒族长和众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