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还是有点难度的

    冷静下来后,她知道虽然获得了青霉菌和一点点青霉素,但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使用的程度。

    发现青霉菌后,余昭赶紧把剩下的培养皿也检查了一遍,可惜并无收获。鉴于自己暂时没有培育和发现其他菌类的野心,她把其余的培养皿都交给了余粮,拜托她处理干净。

    接到这个活计,余粮虽然没好意思拒绝,当然也高兴不起来。各种湿哒哒黏糊糊的霉菌真让人怪恶心的,不过她借着传播好消息的理由,把小伙伴们都叫到了家里。几个小伙伴便提议一起抬到了河边,边玩闹边清洗。大家都洗的挺起劲的,余粮不禁做出了一副监工的模样:“轻点呀,都轻点,这东西很容易坏的。”

    洗出原型的透明培养皿让大家充满好奇:“余粮,这是什么东西?”

    余昭早就跟她大致解释过这些,所以她歪着头一副傲娇的样子:“培养皿你们都不知道?是培养霉菌用的。”

    谁知对方却并没有被她的学识震惊到,反而笑出了声:“哈哈,怎么还养霉?我家挺多的,不用养,你拿去吧,不收你钱。”

    余粮:“你家的霉谁要!我侄女儿是在培养能治病的霉。”

    “什么呀?没听说过。”

    接着余粮又解释了这种透明易碎的材质叫做玻璃。几个小孩虽不以为然,但心里都多了几分好奇,科学的种子就此种下。

    余昭打算把剩下的培养皿都养上青霉菌。不过青霉菌虽然能治病,可若孢子扩散导致感染对人和植物都有危害,从今天开始要小心才行。

    她请素香帮忙熬了一锅稀面糊,再往里面加了一大块红糖,再把青霉菌小心移到冷却的面糊里。理论上来说面糊应该已经有足够的糖分供青霉素繁殖,可毕竟她也没试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一切忙完,直到躺在床上,她的心情还依旧因为发现了青霉素而激动不已,久久不能睡去。

    她心里一直记挂着青霉素的事,一得了空马上跑去家里的实验室。

    用显微镜观察了,青霉素都长得很好,她打算扩大繁殖规模后先提纯一批试试效果。

    这事当然得她的御用助手余粮帮忙。趁着现在学校放暑假赶紧使唤。

    于是请素香婶婶先用豆芽煮成汤,滤掉豆芽,加入红糖,放凉后分别倒进各个培养皿中,然后把上次培养成功的青霉菌用棉签给每个培养皿分一点。

    因为她也不知道青霉菌的具体繁殖时间,何况各个因素对霉菌生长都有影响,她决定每天多次观察,要在霉菌消耗完养分开始衰亡之前提取出青霉素来。

    她不禁感慨,这一过程真是够繁琐的,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照葫芦复制还这么艰辛,难怪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这么缓慢。

    不过她既然办起了学堂,以后就可以招一批实验室助手帮她处理了。医药公司都贼有钱,只要做好保密技术,靠青霉素发财指日可待了。想到这里,余昭不禁得意地哼起了小曲儿:咱们老百姓,真呀真高兴。

    这下只要等青霉菌繁衍生息后提取出来就行了。

    等待的日子里,她用桦树烧出了一大批活性炭,都磨成细粉。

    除此之外,她还和素香婶婶研制了一套简易的蒸馏工具,之前她们在西湖楼就做过蒸酒,这回稍微提升了一下,基本接近现代的蒸馏器具了。闲着也是闲着,余昭还和素香婶婶一起蒸馏了好几大罐水。

    素香:“这水费了大半天劲,怎么还是水?”

    “它看着还是水,其实已经不是一般的水了。我们就叫它纯净水吧。咱们喝的水看着干净,实际上里面小东西可不少了,可若用这个蒸馏过,好好保存,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小东西的”

    足足等待了七天,才开始准备提取。余昭大致地跟素香婶婶讲了自己的实验设计。

    首先把溶液过滤进大玻璃杯中。为了提纯,往溶液里倒入过滤过的菜籽油。这样,一些杂质就会融进油里。油比水轻,只需小心倾斜,便可把下面的水溶液倒出,油都弃之不用。

    “往水溶液里加入炭粉,因为木炭的吸附性,青霉素都会被吸入炭粉里。”余昭是这么听说的,可能不能成她也不知道,总之先做了再说。余昭知道素香婶婶的悟性好,所以边做边煞有介事的讲解,素香婶婶虽然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又隐隐约约理解了。

    “婶婶,你往这碳粉里放点纯净水,稍稍放一丢丢,不要放多了。”

    素香便小心翼翼地往碳粉里放了一滴蒸馏水。

    “嘿嘿,再多一点嘛。这也太少了。”

    素香犹豫着又放了几滴。

    “那也不用那么少,得放碳粉这么多呀。”

    接着往里放入了些加了蒸馏水的白醋:“醋是酸的吧,这叫酸洗。”

    之后又放了草木灰调的水:“这是碱洗。”

    又怕太浓了让青霉素失活,又怕太淡了提取不出来。果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行才知道每个细节都不好处理。

    于是她按不同比例调了几份不同的酸碱溶液,反复上面的操作,一边作,一边在纸上记下。

    滤除碳粉,把溶液盖上一层棉花,直接在房间里阴干。

    好容易都做完,两人都累得够呛。今天也是希望找到实验室助手的一天呢!

    因为天热,没两天溶液就已经干了,在杯底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结晶,带着微微的青色,余昭小心地把这层结晶刮下来,分开收进一个个小瓷瓶里,仔细收好。

    “这点东西可真金贵,费我多大劲啊。难怪说早期的药品值钱呢。”

    做到这里,她已经断了拿青霉素给鸡治病的念头了。因为制作难度比想象的大许多,目前想要大批量生产是有难度的。纯度、效果虽还未知,但因为这个时代暂时没有其他青霉素,想来效果应该不错。就留给家人救急用吧,粉末不方便使用,也怕他们不好接受,于是她便去药铺请人和成小蜜丸,重又用瓷瓶好好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