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繁体版

第八十四章 软禁

    余昭哪里睡得着,一直胡思乱想着。等到天色昏黑时,杜公子才起身。

    余昭装作睡着,杜公子就推她:“起来吧,上路了。”

    她心里挂着余家人,忙堆出笑脸:“杜哥哥,我能给家里带封信吗?”

    杜公子脸上惺忪,愣愣点头。余昭望着他迷蒙的眼睛,不由得愣神,这人城府之深,真叫人害怕。平常看起来温暖良善的很,得有十二分的机警,才能偶尔瞥见他眼底的寒气。

    兰姐姐听说余昭要给家里写信,取来了一只白玉毛笔,那笔小小的,杆雪白温润,又研好墨,把笔递给余昭,自己点了一盏蜡烛来。举着烛台照着,看着余昭写。

    余昭并不大会用毛笔,字和鸡爪似的难看得很,想着余粮一定能认得。

    她冥思苦想了一下午,想着说什么都不能让余家人安心,故只是简单报了个平安,说自己有事远行,叫家人不用担心,她记得赵大娘一直在查这件事,想着也许干娘能救自己,余昭也特意提了也叫赵大娘不要担心。期待家人若收到信,能将消息传到赵大娘那儿去。

    也不知是纸好还是磨好,只稍晾了一会儿字迹就干了。

    兰姐姐用信封封好,摸摸余昭的头:“别担心,到了地方我定差人送你家去。”

    几人便复又上车,不久便到了杜家那宅子。

    这回瞧着园子倒齐整些了,这会子夏日正盛,若像之前一般放着不管,恐怕杂草都要有人高了。

    几人一同用了饭,天儿热,又劳顿,余昭只是扒拉了两口就放下筷子。倒是最后上的蜜瓜冰酪,清甜凉爽,余昭忍不住吃完还要了一碗。

    吃过饭,杜公子叫来一个老妈子安排余昭去房里洗漱睡下。

    “这是田妈,你有事就吩咐她吧。”

    田妈牵着余昭:“姑娘跟我来吧。”

    余昭注意到,后面跟着十多个男子,不作声,只是紧紧地跟着自己,恐怕是防着自己跑了。

    等到了安排的房间,窗子都从外头钉死,她见自己没进地牢,心里悬着的一口气才放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那姓杜的显然对自己还是格外礼遇的。她猜测,恐怕跟自己的亲生父母有关。

    接下来几日,她便被限制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每回抬脚出院门,便有人来拦。本来她倒不怎么紧张,这样呆了几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心里却越来越没底了。

    一日傍晚,正当她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里四处转圈时,杜公子推门进来。

    “这些日子你住这还习惯吗?”

    余昭:“说什么习惯不习惯的,若是不习惯,你可放我回家?”

    杜公子一脸被她吓到的样子:“小丫头片子,好伶俐的一张嘴。”

    余昭哪里有心思跟他寒暄,深呼吸一口,装出一副天真地样子:“我在这儿都呆烦了,要不放我出去玩会儿?让我去街上透透气?”

    杜公子爽朗大笑:“想什么呢?我可是千里迢迢亲自把你接回来的,万一你又跑了,不又得枉死几个人?”

    枉死?你也知道那些人是枉死的,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父母兄弟子女的人啊。余昭恨恨地咬住后槽牙,好容易克制住自己的恐惧和愤怒,转而问他:“那你接我到这里,是为了何事?”

    “你猜猜看。”杜公子歪着头笑着看她。

    “恐怕和我的亲生父母有关吧。”

    杜公子继续微笑着,不置可否。

    “那日我们出来踏青遇见你们,那时候你就知道了吗?”

    杜公子似乎想到了什么,点点头。

    这轻轻一点头,却如同一桶彻骨的冰水从余昭的头顶浇下,原来在她为了搞钱四处努力的时候,早有一张网在悄悄向她靠近。杜公子又笑着说了句什么,余昭只觉耳边轰隆作响,一下子竟听不见杜公子的话了。

    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勉强笑着道:“我们家一直在乡野,权势之事我可是一窍不通,若要我能用得上,还得跟我讲解一二才行呢。”

    “本来呢你知不知道这些倒是不要紧的,你才多大的人?不过你确实聪慧非常,不是一颗普通旗子。我倒觉得跟你讲讲,这其中变数会更多,更有趣。”

    余昭:“那你快说说。”

    杜公子:“你可知道那皇帝老儿?年过了古稀,身子骨还很硬朗,一时半会儿像是不会入土的。”

    余昭第一次听人议论阳朝的皇室,竟然是以一种如此不敬的语气。她诧异地看向杜公子。

    杜公子却像没看见她的眼神似的继续说道:“那老家伙原先立了个太子,还没他康健,等着继位没等到,自己先亡化了。而官家此后都没再立太子。”

    余昭:“这不立太子,相比各方博弈争锋想必是少不了了。”

    “你看,说你聪明可没说错。要我说,你连皇帝是谁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这个?”

    余昭:这剧情似曾相识啊。

    他等了一会儿,余昭也没搭腔,他便自顾自的说下去:“日下迟迟不立太子,各皇子之间从暗潮汹涌到现在连面上的和平都保不住了。不光皇帝的儿子,就是他的兄弟、侄子也都虎视眈眈的呢。”

    杜公子接着道:“你猜他们争什么?”

    “兵权?”

    “兵权也争,可若单争兵,可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光有兵权,可不还得立功吗?”

    余昭点点头。

    杜公子似乎有些得意,站起来望着门外:“手里有兵的人,就想立战功。可惜了,这日子又太平得很,西南蛮夷这二十年都老实呆着没惹事,东北更是年年晋献,什么参啊马啊,还有不少美人,跟咱们阳朝关系好得很。故而那些大人物们要立功,只能抓着咱小老百姓不放啊。”

    “所以呢?”

    “我家的钱,十有八九来的不干净。不过,我们不做,自有别人做。这世上,既然有正道,就有咱们家这样的歪门邪道。若没有我们这样的人去做腌臜事,他们上哪儿弄钱养军队?”

    余昭:“换句话说,那些军士是你家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