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第九十一章 今非昔比

    洪武二十七年。

    皇城,金銮殿。

    和煦的春风吹走了严冬。

    朱元璋的身体,也意外的好了起来。

    伸展了一下四肢,朱元璋有些惊喜的发觉。

    去年的病灶已经减轻了很多。

    朱元璋近些日子,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政务处理。

    倒也不是不愿意放权给朱允炆,而是朱元璋认为,朱允炆对政务处理的内容太差。

    所谓处理政务,大多数时间,都是交给身边的臣子,让他们拿出意见来。

    才能进行处理。

    金銮殿中,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工部群臣,神色肃穆道:

    “咱知道,人们再安乐平和的时候,经常是喜欢这样,不愿意再多做些什么。

    吃饱了就忘记了饥饿时候的感受,穿暖了就忘记了寒冷的时的感受,不去思考,怎么应对未来的灾难。

    若是突然碰到了灾荒事情,就茫然无措起来。

    咱知道百姓艰难,所以应该使用一切办法,进行督导劝解。

    让大家现在忙碌一些,为来年灾荒的时候做准备,不至于灾难来临之时,没有准备。”

    朱元璋说的这话,想法大抵是好的

    想让工部出一个主意,怎么能把百姓动员起来。

    工部的官员面面相觑,互相掂量了半晌,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主意。

    朱元璋看着工部诸位官员的表情。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来了一张脸——周易。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若是周易还在朝堂之中。

    关于此事,周易是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因为朱元璋记得,之前命锦衣卫去南京城外,周家庄园刺探的时候。

    那时候周易就把周家庄园里面的人们都组织起来。

    周家庄园中,囤积的粮食,棉花,足够应对任何灾难的来临。

    虽然天下太大,周家庄园的做法,没有办法完全推行。

    但若是周易在此,总能够想出来一个更好的主意。

    可去岁,是朱元璋亲自同意周易回家闲居的。

    那时候思考的是,万一朱元璋病故之后。

    以朱允炆和周易的关系,朱允炆是绝对无法能够随心所欲的驾驭周易的。

    因此让周易赋闲回家。

    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再转过来年的洪武二十七年。

    朱元璋的身体又奇迹般的好转了。

    朱元璋的身体,支持朱元璋又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

    可若是再启用周易,朱元璋心里面清楚,着是会让天下人耻笑的。

    虽然天下人耻笑算不上什么大事,但能避免的,还是要尽量避免的。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想到了这件事情,便转身看着朱允炆,问道:

    “你有什么方法?”

    朱允炆听着朱元璋的问话。

    愣了一下,说了些《诗经》、《礼记》中的词句。

    虽然十分正确,但并没有什么用出。

    朱元璋听着,双眉紧缩,很久之后,才说道:

    “预防灾难,一天也不能忘记。

    你们可以告诉民间,只要是有间隙的土地。

    都要种植桑叶或者枣树。

    如果以后到了灾荒的年月,还能够用来吃或者穿。”

    工部诸位官员和朱允炆听了朱元璋的话,都连忙点头,口中说:

    “陛下圣明!”

    “皇爷爷圣明!”

    朱元璋听着工部群臣和朱允炆的恭维,下意识的揉了揉额头。

    突然想到了些什么,朱元璋按揉头部的手顿了下来。

    看着工部群臣道:

    “你们先不要着急发布这项命令。

    朱元璋见到工部诸位大臣点头,有看向朱允炆,说道:

    “你去一趟南京城西,到周家庄园中,询问一下周易的意见。”

    周易?

    朱允炆听着皇爷爷提到这个名字,心中有些不开心。

    朱允炆再周易刚刚治好先父朱标的时候,对周易还存在着几分感激。

    但在秦淮河畔传来的小道消息,山东曲阜孔家被四轮践踏等等事情中。

    朱允炆对周易的印象极差。

    因此,朱元璋提到了周易这个名字之后,朱允炆并没有表现出来十分激动。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的表情,知道朱允炆心中并不是十分重视。

    又严肃嘱咐了朱允炆,需要到周家庄园中,向周易关于这件事情好好请教一番。

    朱元璋甚至为了表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还特地为朱允炆又新增了几个卫士。

    南京城西,周家庄园。

    天蓝水绿,周易坐在一把大躺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翻看着手中书籍。

    这些日子来,周易在周家庄园中过得十分舒适。

    除了兴致所至,到学堂中和学生们讲授一些课程之外。

    周易岁时随刻都可以在这個躺椅之上休息。

    近些天,周易终于在相对高产的高粱上面,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进展。

    已经大概能够在山东沂蒙的山里面,得到比较高的产量。

    周易最近还有一件开心的事情,那就是沂蒙山的基地,已经快建设完成了。

    虽然按照周易的规矩,不到重要关头,沂蒙山的周聪也尽量少的传讯到南京城。

    周易本不该知道如此详细。

    但周易得到了【五行遁术】,静极思动的时候,向沂蒙山地跑了不知多少趟。

    甚至现在已经熟悉到了能够准确计算到达时间的地步。

    周易从南京城到山东沂蒙山,只需要盏茶时分!

    周易揉了揉头,知道了朱元璋期望得到他周易劝农劝桑的方法。

    而且派皇太孙朱允炆前来南京城西的观止堂参观学习。

    周易挠了挠头,心里面有些明白了。

    朱元璋自病痛好了之后,还是有些期望朱允炆能够和他成为一对君臣。

    让周易好好辅佐朱允炆。

    周易想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

    心里面有些激动,但更多的却是不屑:

    去年的时候,朱元璋自觉时日无多,想快刀斩乱麻,帮助朱允炆顺利即位的时候。

    是你朱元璋亲口答应,允许咱辞官归家的。

    现在,朱元璋自觉可以多活几年,为朱允炆报价护航了。

    才想到和咱修好关系。

    今日,若是随便为朱允炆献策,哪岂不是一点儿面子也不要了?

    非但不能这样,今日朱允炆前来,咱还要设计你一番!

    若是没有些真本事,等着被羞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