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汇报一下情况)第九十章 先进山,再进城!

    朱元璋看着周易离开的身影,有些伤感。

    毕竟给老朱家当了这么长时间臣子,做事情也一直兢兢业业的。

    还识趣地主动提出辞职。

    可的确,也没有办法再把周易留给朱允炆了。

    朱元璋有些无奈,连忙吩咐旁边儿的小太监给周易带去金银、丝绸,作为赏赐。

    周易向殿外走去的时候,走到了朱元璋和朱允炆看不到的转角之后,嘴角勾勒出来了一抹微笑。

    周易不是陶渊明。

    并不是因为能够回归田园而感到快乐。

    而是因为脑海中的面板终于有了变化:

    【长生面板

    基础属性:长生道果(若无外力侵蚀,长生不老。)

    附加属性:百毒不侵(体内免疫细胞得到强化,战斗力嘎嘎猛)

    附加属性:监视之术(放置一个固定监视器,能够调取监视器看到的画面)

    附加属性:五行遁术(能够借助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场地进行远遁,是居家、旅行、逃命的必备之术)】

    周易看着这个五行遁术,似乎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朱元璋病重,再加上这个遁术,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周易强自压抑住兴奋之情。

    周易让车夫把他放在南京城外周家庄园之中。

    周易将自己锁在了书房之中。

    首先开始练习起土遁之术。

    周易初时使用土遁之术,在底下绕的晕头转向。

    没用上半天,便能够熟练掌握。

    这个土遁之术,速度极快,而且无影无踪。

    得到新玩具的兴奋劲儿过去了之后。

    周易坐在书房之中,心中确实有些苦涩。

    “五行遁术”这个附加属性,解锁的也太不是时候了。

    如果是在十年中之前,直接解锁如此厉害的附加属性。

    哪里还需要缓慢地在大明朝推行教育,期望能够缓缓改变?

    直接拿把刀子,用五行遁术潜入朱元璋的寝宫。

    时不时的进行一场将刀放在朱元璋脖子上的谈话。

    什么事情,应该都能够得到解决。

    而现在得到了这個五行遁术,虽然不能说没有用,但用处却是相对有限。

    在未来百年的基础布局,都已经做好了。

    只需要缓慢推行,便能摘花结果的时候。

    也无需改变计划。

    不过,五行遁术给了周易一些,能够在朱元璋生命末年瞎折腾的底气。

    若是在之前,周易行事,会更小心一点。

    但有了五行遁术之后,却会好很多。

    大不了……

    土遁之术走到大明朝最东,再用水遁之术。

    天地之大,哪里都可去得。

    当然了,那是最差的情况。

    周易布局了这么久,当然有信心,走不到最差的那一步。

    周易练习完毕五行遁术,并没有打开书房的门。

    而是泡了了一壶茶,从书柜中抱出来了一摞白纸。

    继续规划大业:

    在上一次周易的规划中。

    在朱元璋的时代,周易主要以教育普及,为主要目标。

    这十几年来的时间,周易推广了白话文,又在各地建设了学堂。

    虽然说没有把教育完全向下层沉淀,但也对教育普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最重要的是,周易培养出来了一大批有知识,肯吃苦的人才。

    甚至还有一些具有科学研究精神的人才。

    这些人,是周易开启新时代的底气。

    周易打了一个勾,表示对这段规划的任务,完成度非常满意。

    至于以后,推广教育便不是最重要的方向了。

    周易需要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下一步,便是要在大明朝的土地上。

    从最基础的农业做起,轻工业、重工业依次发展。

    周易知道,在穿越之前,工业的发展,是以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作为前提的。

    这样没有问题。

    但周易却并不认为,这种模式能够轻易在大明实现。

    毕竟,当年成熟的英国纺织器械,制造出来的布匹,在华子大地上就很难倾销。

    周易并不认为,他在大明朝发展轻工业,依靠轻工业制成的产品,就能够轻易得到市场。

    当年英国真正打开中国市场的,是成熟的工业体系发展出来后的坚船利炮。

    因此,周易发展的规划。便是以最高速发展出部门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

    然后达到十九世纪初期的武器水平,领先当今大明制式军队两代。

    周易面前白纸,这次并不是只有一个流程图了。

    还有一张地图。

    周易在沂蒙山区点了一个红点。

    这是核心区域。

    沂蒙山区,凭借着优秀的地理位置。

    成为了周易心中,最好的发展基地。

    在沂蒙山区深处,建立一个绝对核心的堡垒,作为最后的堡垒,发展尖端科技、军事科技。

    周易又在南京城西点了一个点。

    南京,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良好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这里是周易近十几年的粮仓,和一些民生相关的技术研制的中心。

    紧接着,周易勾勒了大明朝所有的“观止堂”。

    这些“观止堂”,便是周易传播教育和医疗技术的阵地,也是周易宣传的主阵地。

    随后,周易有勾勒出了十数个在各个行省边界的山区。

    这些地方,都拥有着和沂蒙山地一样的优势条件。

    若是周围有日子过得辛苦的百姓。

    周易也可以帮助他们进山。获得相对的独立自由。

    最后,周易在北京城浓墨重彩的画上了一笔。

    北京城,今后的政治中心,也是周易在下一个阶段需要攻略,最后的地方!

    周易看着地图,笑了:

    先进山,再进城!

    其实,北京城倒是不难进。

    进了京,坐上鸟位倒也不是很难。

    可若是真的只今日北京城。

    很容易如历史上明朝的某个皇帝一样。

    在北京城努力了半辈子。

    自觉的天下大治,万民幸福。

    离开京城,去南方旅个游。

    出了京城没有百里,看到县城的状态,就令人大皱眉头。

    走了没有几天,行宫着火差点儿被烧死。

    走了一圈出来,回到皇宫就自闭了。

    为什么啊?因为在北京城所做的改变,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实际上的效果!

    周易认为,真正地要做到能够真正的改变明朝。

    必须要:

    先进山,再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