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第八十七章 蓝玉案

    南京,皇城。

    朱元璋侧躺在床榻之上。

    双手抚着额头,看着身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怒哼了一声:

    “这就是蓝玉谋朝篡位的规划吗?

    趁咱籍田的时候,趁机谋反!”

    蒋瓛今日,来告发的正是以蓝玉为首的一干武将。

    意图趁着朱元璋病情严重的时候,

    伺机谋朝篡位。

    同党除了蓝玉之外,还有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一长串名单。

    蒋瓛将这件事情告发到朱元璋身前的时候。

    朱元璋表现出来了前所未有的愤怒。

    蒋瓛自然不敢在朱元璋气头上对抗。

    只得诺诺称是,不敢说其他言语。

    朱允炆在一旁,小心地伺候着朱元璋,说道:

    “蓝玉大将军如今官居太子太傅,掌握着天下的兵马。

    皇爷爷咱可一定要小心谨慎啊。”

    朱允炆言语中小心,但这段劝解,颇有几分茶味。

    朱元璋现在的病情很重。

    这是蓝玉敢于试图谋划造反的最大动力来源。

    若是朱元璋没有在去世前,将蓝玉一党连根拔起。

    朱允炆将会寝食难安。

    朱允炆和蓝玉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

    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和蓝玉的关系十分亲近。

    因为,蓝玉此人,是常遇春的小舅子。

    而常遇春是朱标的岳父,因此蓝玉是朱标的舅父。

    蓝玉甚至曾经偷偷告诫过朱标,一定要小心朱标的四弟弟朱棣。

    朱棣在封地中,按照皇帝的标准要求自己。

    朱棣是非常有可能造反的人。

    但蓝玉和朱允炆却并不是很亲近。

    朱允炆虽然是朱标的儿子,但朱允炆却并非常氏所生,而是吕氏所生。

    更令人朱允炆寝食难安的是。

    朱允炆还有一个出身于常氏所生的弟弟朱允熥。

    若是老皇帝朱元璋去世前,没有铲除蓝玉一党。

    那么蓝玉很有可能,凭借着手中的兵权。

    要朱允熥上位皇帝。

    而不是朱允炆。

    朱允炆心中虽然非常着急,但面色上却万全不表露出来,而是一副为大明朝考虑的心思。

    朱元璋听着朱允炆所说的话。

    瞥了一眼朱允炆,语气中满是恨铁不成钢,教育孙子道:

    “作为皇帝,所有触犯法律的臣子。

    都应当使用严厉的刑罚对待他们。

    不论他们是文臣之首宰相、还是武官之首元帅。

    不要因为心中的胆怯,就迟疑,不敢立刻行动了!”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如此不堪。

    心中灭绝的最后一丝期望。

    蓝玉等能征善战的将领,能够活到现在。

    完全是因为,这些将领对朱标忠心,而且十分有用。

    按照朱元璋的规划。

    在朱标时代,一定会把都城北迁。

    并用手中能征善战的将领们,向北攻击残元的势力。

    扩大大明的版图。

    在未来有着进攻计划的时候,强大的武人集团是一柄利刃。

    能够直插入对手的要害之处。

    但朱标死亡,缺少战争经验的朱允炆上位。

    朱元璋是了解朱允炆的。

    朱元璋知道,朱允炆是绝对没有实力,指挥这群武人集团,为大明朝开疆扩土。

    反而这些武人集团,会成为大明日后内乱的罪魁祸首。

    朱元璋在维护老朱家的皇位这点上,是非常能够牺牲一切的。

    再加上蒋瓛揭露了蓝玉准备谋反的计划。

    正巧撞到朱元璋的想法之中了。

    朱元璋甚至曾经想过,即使蓝玉并未准备造反,还要给蓝玉府中送些盔甲、龙袍之内的礼物。

    更何况现在蓝玉是真的在筹备谋反的相应事宜!

    朱允炆听着朱元璋的话,连忙点头称是。

    心中松了一口气。

    铲除了蓝玉等武人集团,朱允炆的皇位,坐得便能安稳了。

    蒋瓛在一旁听着,却是寒毛倒竖。

    蒋瓛是了解朱元璋的。

    蒋瓛似乎是已经看到了蓝玉的三族,都被抄斩的凄惨下场。

    千里之外,在燕京返回南京的道路上。

    周易眯着眼睛,注视着皇宫中发生的一切。

    周易知道:

    洪武三大案中的最后一案——蓝玉案。

    已经拉开了序幕。

    周易立刻吩咐了手下赶车的人。

    一定不要着急,慢慢走。

    走到山东的曲阜时候,多停留一会儿。

    力求在回到南京城的时候,尽量晚一些。

    周易知道,这次“蓝玉案”,虽然主要目标都是以蓝玉为首的武人集团。

    但文官在这个案件中死亡的人数也并不是很少。

    比如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等。

    若是周易马不停蹄地赶回南京城,没准下个月的处决名单中,就多了礼部侍郎,周易的大名!

    曲阜。

    周易在曲阜小住了两月有余,一边儿欣赏新编《大诰》的文艺展演;

    一边儿继续寻找在曲阜的恶霸乡绅。

    历时四次,终于将曲阜这里的豪强恶霸,不法官员,都处理完毕。

    在曲阜之时,周易也得到了沂蒙山中的消息。

    周聪已经在沂蒙山的深处,寻找到了一处地理位置极好,易受难攻,其中还有较为平整土地的一处地方。

    大约能够容纳三千人左右生活。

    周聪还邀请周易去沂蒙山中观看。

    周易非常高兴,但是知道,现在还不是直接去沂蒙山的时机。

    只是祝福周聪,要先好好经营那片山头,等再过几年,便有大的用处。

    几个月后,周易终于在《观止报》上看到了南京城中,对蓝玉案的报道:

    洪武二十六年,第一百八十期。

    凉国公蓝玉试图谋反,被洪武皇帝朱元璋即使发现,并直接逮捕。

    经过审讯,凉国公蓝玉承认了准备谋反的事实,并且交代了同伙。

    朱元璋一一查明,确定了蓝玉伙同谋反的事实,并进行处理。

    蓝玉本人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

    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

    其他参与谋反的人,也都被相应惩罚。

    洪武皇帝朱元璋颁布了《逆臣录》,逆臣录中,详细记载了蓝玉等人的谋反原因,以警示天下怀有不臣之心之人。

    周易看着《观止报》中的记载,心中五味杂陈。

    招呼赶车夫,返回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