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 21世纪确实可能真的是生物的世纪

    河南,开封。

    从成都出来,周易便北上,向着开封进发。

    周易去往成都的一行,除了要见识一下蜀道难之外。

    更是要规劝,现在还年轻的书生方孝孺,不要把路走歪了。

    毕竟,从现实来看,方孝孺可能不是真的坏,而是真的“蠢”。

    去往开封,便是要见朱元璋五子——朱橚。

    在历史上,朱橚的贡献,主要在药学方面。

    组织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

    对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从医药学的角度来说,朱橚所作的贡献非常大。

    但在穿越前,周易每每阅读朱橚的传记。

    总是会感到两个遗憾:

    第一个遗憾便是,朱橚费劲心机,整理出来的救荒书籍。

    并没有能够真正地在华夏大地上深入人心。

    另一个遗憾便是,一个机会在历史中溜走。

    那便是生物学的崛起。

    生物学的崛起,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谱系理论的诞生。

    通过给不同的动植物分类,试图构建生命的起源的模样。

    这一研究,虽然没有能够完全解释生物起源,但也对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强大的贡献。

    可是,在明朝。

    朱橚大量搜集草药资料,只是从实用的角度,对草药的作用进行研究,但却没有在谱系上对植物进行分类。

    当然了,周易知道,不能站在后世的角度看待朱橚。

    朱橚已经做得很好了,尤其是和他的二哥、三哥、四哥比较。

    可是,若是穿越而来的周易,也让这个机会在手中溜走,那便是大大地不该了。

    开封,周王府。

    朱橚站在周王府的门口,迎接周易的车架。

    周易连忙上前,向周王行礼。

    周王摆了摆手:

    “周先生远来,还请随本王进入府中。”

    周易进入周王府,和朱橚说明了来访的目的。

    听到周易说要在河南建立“观止堂”的分号,周王朱橚满口称贺,并说一定要请观止堂的先生来给王府中的孩子们上课。

    周易客气了几句,把话题引到了《救荒本草》上。

    周王朱橚听着周易说起了《救荒本草》,轻捋胡须,有些得意的道:

    “此书可还入周先生的眼?”

    周易点了点头:

    “若是贫困之年,百姓能够看到周王的《救荒本草》。

    千万人因而得救,那便是无量的功德了。”

    周王朱橚缕髯微笑,这便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周易紧接着道:

    “若是周王慈悲,能够吧《救荒本草》等书籍印制,发布天下。

    让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救荒本草》上记载的知识。

    那便会更加好了。”

    周王朱橚连连点头。

    科普的知识无需要束之高阁,散发给民间的百姓,才是最大的道理。

    “本王也曾经试图印制发行,可所耗金银太过巨大……”

    周易听着周王朱橚的话语,赶忙道:

    “在下在南京城中有处印刷之所,若是周王您允许。

    待我回到南京之后,便组织印刷。”

    周王朱橚听着周易的话,猛然间想到了,周易便是替父皇在大明各处宣扬《大诰》。

    既然能够宣扬《大诰》,想必宣传《救荒本草》,也并非难事。

    朱橚想了想,却是摇了摇头:

    “不可。

    你便只管印刷,所耗金银,俱是本王出。”

    周易也没有扭捏,便把朱橚手中整理出来的《救荒本草》等一系列书籍,都拿了原本。

    只等回到南京城后,组织印刷、宣传。

    周易相信,把《救荒本草》这类书籍,在民间传播之后。

    会带来很多变化。

    虽然,救荒本草和这些基础的草药书籍。

    在大饥之年,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毕竟,若真是大饥之年,恐怕地面上能吃的东西。

    都会被人吃干净。

    但是,在小饥之年,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这些书籍,若是能够多救到十个人,一百个人,也是实现了它们的价值。

    周易在弥补了这些书籍没有散播到民间的遗憾之后。

    又开始和周王朱橚谈论起来,植物分类的事情。

    周易依旧是假托父亲遗留下来的资料,说不同了药草,都是由一种、或者几种药草演化而来的这个假说。

    就如人类的族谱一般。

    现在存在的药草,之间的亲疏关系,也和现在的人类之间亲疏关系不同一样,存在着不同。

    但是否事实真的是这样,还需要对不同的草药植物,进行比较

    ……

    周王朱橚听着周易讲解生物基础知识。

    果然听得如痴如醉。

    还没等周易说话,便说要给周易银子,让周易组织人手,调查、研究不同植物之间的谱系关系。

    周易心中腹诽,这个周王朱橚。

    做什么都是拿钱砸,倒是真的不缺钱。

    周易婉拒了周王朱橚的邀请,但却给周王朱橚推荐了四名周易的学生。

    周易的这四名学生,都是早在来开封,拜访周王朱橚之前,周易便亲自选拔的。

    四名学生,都是最适合进行生物谱系分类研究的青年。

    周王朱橚听着周易推荐了人手,毫不迟疑,请来了之前编纂《救荒本草》的队伍。

    和周易的四名学生一起,开展植物谱系大调查。

    周易在开封府小住了月余。

    看着植物谱系大调查小分队,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准确,翔实。

    终于放下心来。

    周易相信,只要有着正确的方向和足够的数据积累。

    从谱系学开始的生物学研究,便会踏上正轨。

    周易知道,“生物学”在曾经在西方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作用的作用。

    除了生物本身的发展之外,生物的发展,也带动了很多相关学科的发展。

    甚至,还有人戏称,“21世纪必将是生物的世纪”。

    周易挠了挠头,或许,穿越之前的时空,“21世纪不一定是生物的世纪。”

    但是,在这个时空“21世纪确实可能真的是生物的世纪”。

    因为这个时空,整体科学的发展,可能要比原先时空,早上至少三百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