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正常)第五十六章 是何居心,专挑这个说!

    山东曲阜,探春楼。

    周易的一席话,在探春楼里面激起了千层浪。

    在山东曲阜,乃至大明全国。

    谁人不知,哪家不晓。

    曲阜孔家的谱系在汉族内是最严谨和纯正的。

    从春秋战国,直到大明朝,每家每户,都是在族谱上有着记录,可以查询。

    但周易说得话,倒也不算是完全瞎编。

    在穿越之前,周易曾经看到过一个传闻:

    有人利用山东曲阜地区,当时已有的办案资料,对当地孔姓男性的1118个血样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孔氏的血脉中,含着很高的蒙古血脉。

    倒推史料,认为是元朝以来,蒙古皇帝,对孔家用了手段。

    偷梁换柱,使孔家的血脉不纯。

    当然了,这个传闻是真是假,周易也不能够完全确定。

    而且,在大明朝,也完全不可能具备,给这些孔家人验证血脉的技术。

    不过孔家在元朝中后期,投降蒙古。

    和今天这个孔氏年轻人逛青楼。

    这两点,是怎么也不能洗白的。

    孔氏的年轻人听着周易在质疑孔家最自豪的血脉纯正程度,不由得怒声回击:

    “你说谁是野种?”

    周易的声音一点儿也不低,大声回击:

    “谁对不起孔圣人,谁就是野种!

    孔圣人说过,礼乐射,御书数,是君子六艺。

    什么时候变成了七个?”

    站在周易身旁的黑脸汉子,举起胳膊露出肌肉,呵呵笑着:

    “是哪七个?”

    周易心想,这人居然还会捧哏,真不错,发挥更加好了:

    “礼乐射,御书数,票!”

    周易话音一落,探春楼中哄笑之声不绝。

    这些来看歌舞表演的,大多数也是喜欢看乐子的人。

    孔家的人,在曲阜横行霸道惯了,如今有一个过江龙来了,要和这地头蛇斗法。

    探春楼里面的人哪有不填火助威之理?

    着急得倒是探春楼的店家。

    愁坏了老鸨和小二。

    孔家的年轻人名叫孔希人,是当今孔家族长的嫡三子。

    是如今曲阜县令孔希文的弟弟。

    从小在曲阜便是横行霸道惯了,哪里受过今日一般的骂。

    不由得面红耳赤,小声回答周易道:

    “那你不也是在这里……”

    周易也不等孔希人说完,截断孔希人的话,大声回击:

    “你想说我不也是票?

    不也是和你一样不要脸皮?

    告诉你。

    首先,我从来没有打着孔圣人的旗帜招摇过市。

    其次,今日,我是来探春楼办正事儿的,和你不一样!”

    周易说得字字铿锵,把一旁看热闹的黑脸汉子,脸色看得都红润了起来。

    心里想着,不愧是“以理服人”的师父。

    真能够“以理服人”,小词儿一套一套的。

    探春楼的诸位客人,哄笑声更大了。

    他们倒不在意,周易说的办正事儿,到底是真是假。

    周易的气势很足,把孔希人逼迫的狼狈不堪。

    有了乐子,就是好事儿。

    孔希人面色更加红润而来,张了张嘴,却是没说出什么话语。

    跺了跺脚,撂下了一句有本事你等着。

    一溜烟离开了探春楼,回家搬救兵去也。

    看着孔希人离开,探春楼的小二,却是隐隐约约见将周易围在了当中。

    周易心中明白,这探春楼,屁股算是坐到了孔氏一边儿。

    换位思考,周易倒是也能理解。

    毕竟这探春楼还要在本地生存,若是今天放走了周易这个打扰了孔家传人雅兴的外地人。

    那明日孔家传人,便要来找探春楼的麻烦。

    就算是不找探春楼的麻烦,但是孔家传人不再照顾探春楼的生意,就让探春楼吃不消了。

    周易理解探春楼的做法,但并不表示他赞同探春楼的行为。

    任谁遇到这种事儿,都会有几分火气。

    开行院的,若是连竞价的公平都无法保证。

    这莫说没有能力,没有能力可以关门,不赚这个钱。

    又想赚这个钱,又没本事保证公平。

    还能怪客人掀桌子吗?

    周易却是没有提这个事儿,而是大声招呼,探春楼的管事何在。

    不一会儿,出来了一位中年人,自称探春院的管事。

    周易上下打量着这名管事几眼,言语中客气了几分

    “敢问,您性孔?”

    中年管事摇了摇头。

    周易听到这管事不姓孔,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来了一个丝绸之物:

    “你可识字?”

    周易见管事又是点头,便把丝绸之物递了过去,心里想这人莫不是个哑巴。

    探春楼的诸人,见了周易的行为,都好奇地看着,心里面想知道,这丝绸之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可令在场诸人都十分惊讶的是,探春楼管事,看清了丝绸之上的文字后。

    扑通一声,朝着周易跪了下去,直磕响头。

    周易也是有些惊讶,虽然他知道,这人见了圣旨,会有所反应,但没想到,反应会如此之大。

    “你可听说过我?”

    探春楼管事忙说道:

    “小人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从何得知。”

    探春楼管事看了看附近围观的乐子人,压低了声音,道:

    “小人姓吕,家兄吕铭。

    小人常看仁义书肆的小说。

    也曾听兄长说过,南京城,周……您的丰功伟绩。”

    周易看着面前的吕管事,乐了。

    感情,这位不仅不是哑巴,还是个熟人的熟人。

    南京城富乐院吕铭的兄弟。

    怪不得他见到了诏书,做如此反应。

    周易笑了:

    “那你如何做,知道吗?”

    “小人知道……”

    探春楼吕管事声音压得低,周易也没有刻意提高嗓门。

    所以,探春楼的诸位乐子人,只能看到周易给了吕管事看了一个物件。

    吕管事便对周易低手顺眉,老实得很。

    乐子人们知道,这条过江龙,是真正的过江龙,并不是一条过江虫。

    可要和本地的孔家这个地头蛇比,又如何呢?

    在周围乐子人期盼中。

    探春楼外,终于铁链哗啦声响了起来。

    门外先是传来了孔希人的声音:

    “就是里面那厮,说我孔氏一族,血统不纯。”

    紧接着又听到了粗狂的声音:

    “好,那便把他拿到大堂。

    好好审问,问他是何居心,专挑这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