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 依我看来,定是野种!

    山东,曲阜。

    周易站在曲阜县城外面,并没有着急进去,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孔子到底是什么?”

    是一位几千年前优秀的思想家、教育家?

    是一位几千年前并不十分出色的政治家?

    是华子文化的最高符号?

    是自汉武以来,服务于皇帝的一统学说?

    还是孔家一脉,绵延不息的护身符?

    周易一路以来,把这个问题,问了曲阜周围村里的农民。

    周易看着一个个满脸菜色的脸,一个个露出了和周易脸上,一样的疑惑。

    而且,还有一丝丝厌恶。

    虽然他们没有任何言语上的回答。

    但他们的神态、表情和行为,都是回答。

    周易得到了一个答案。

    或许,孔子确实是曲阜的孔家人的护身符。

    但若是只能庇护孔家的几个后人,甚至不能让曲阜周围的农民温饱。

    那这个“孔子”必然是出了问题的。

    周易身旁的马大看周易停在门前,踟蹰不进,疑惑问道:

    “先生,您在干什么?”

    周易回过神来,看着马大,问道:

    “孔子是什么?”

    马大壮硕的脸上,憨厚地笑了:

    “孔子就是先生您啊,俺就是子路。

    谁不听先生您的话。”

    马大顿住了声音,把长衫袖子部分褪下,露出结实的臂膀肌肉。

    赵六在一旁抢白道:

    “咱要以理服人!”

    马大愣了一下,晃了晃胳膊:

    “是啊,俺这不就是以理服人嘛?”

    周易看着二人笑闹,脑子里却突然明悟了些什么。

    马大可以是子路。

    他周易,也可以是孔子。

    渔夫渔妇,也可以是圣人!

    周易思路通达,迈向曲阜的县城门。

    身旁突然传来了一阵豪爽的大笑。

    周易回头,原来是队伍中的一个黑脸大汉,黑脸大汉豪爽笑道:

    “好一个以理服人,昔年,老国公总是要俺学些文化。

    能够以理服人,可是咱这些年,也都是在以理服人嘛。

    这个娃娃,倒是个好苗子!”

    这个黑脸大汉,是驻扎在曲阜周围的卫所将官。

    其实,朱元璋对曲阜孔氏也是有着一定的防备。

    虽然曲阜的县令,仍然让孔氏的族人担任。

    但附近的驻军,都在盯着曲阜的一举一动。

    周易在来到曲阜之前,为了保证安全。

    特地用了从徐家要来的信笺,请在附近驻守的卫所长官一同前往。

    其实,按照大明规矩,周易若是摆明车马,来到曲阜,也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

    但周易此行,便是要走一个出其不意。

    趁着曲阜孔氏还在大意,没有闪的时候,偷袭这个死而不僵的百足虫。

    周易一行,谎称是从南方来的客商,运输的是书本。

    在给守门的官员教了好处之后,在鄙夷的目光之下,终于进了城。

    进了曲阜城,周易找客栈住下后,便在大街上随机采访,打探人们对《大诰》的了解如何。

    果不其然,偌大一个曲阜县城,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来大诰到底是什么东西。

    周易便放下了心。

    宣传《大诰》不利的罪名,算是坐实了。

    周易此行离京,依照着圣旨,便是检查各地宣传大诰的成果。

    坐上《大诰》宣传不利的罪名,至少能够让周易立于不败之地。

    《大诰》宣传暗查完毕,周易又走到几家书肆转了转。

    居然,“仁义书肆”出品的书籍,销量都还不错。

    周易满意地点了点头。

    顺手把带进城里的书籍销售了。

    因为“仁义书肆”出的书销量好,不愁卖,周易在买完之后,还收获了一家书肆长期来往的邀请。

    还在交往的过程中铝吧,交上了朋友。

    朋友好嘛。

    周易在临离开的时候,便邪魅一笑。

    向这个新认识的朋友打听:

    曲阜城里面,夜晚最热闹、最火爆的地方是什么。

    书店老板看着周易的邪魅微笑,缓了好一会儿,才告诉周易。

    曲阜不必南方,最热闹的地方不过是“探春楼”。

    周易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吃过了晚饭,便丝毫不顾及马大和赵六好奇的眼神。

    把两个人安置在客栈。

    周易转身,和黑脸汉子一同去向“探春楼”。

    到了探春楼,周易才发现,这里虽然不比南京城,秦淮河畔的姑娘们,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但好在豪爽好客,不愧是在曲阜、山东。

    交了进门的茶水钱,周易欣赏了一会儿探春楼的歌舞表演。

    心里面想象着,如果把他们变成《大诰》的宣传戏剧。

    回变成什么样子。

    随着夜色的越发深沉。

    探春楼里的气氛也是越发暧昧。

    一曲罢,声音止息。

    周易却是竖直了身子,精神起来。

    重头戏来了。

    果然,探春院里面出来了姑娘,宣布了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规则倒是简单粗暴,谁出的银子多,探春院的姑娘便可以给谁单独表演。

    周易砸了些银子下去,眼看着就要成了。

    却没有想到,站起来了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只是站了起来,还没有报价。

    就有个小二走到了周易身边,低声和周易说,让周易退出竞争。

    周易一挑眉毛:

    “为什么?”

    小二叹了一口气:

    “因为,他姓孔。”

    周易说话的声音更加大了:

    “他姓孔我就要让着他?”

    小二听着周易说话,连忙摇手,示意周易小声一些,不要给那个年轻人听到。低声道:

    “看您是外地来的,在曲阜不同,这孔家人,便是要让着的。”

    “不让不行?”

    “不让不行。”

    小二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

    周易心中百感交集。

    又是可怜这小二不得不如此为。

    又是可恨这小二为虎作伥。

    连到行院里面,花钱都买不到个公平。

    周易哼了一声,大声道:

    “孔子要是地下有知,看到这种不肖子孙,恐怕要气得活过来。”

    周易的声音很大,引得前排的孔家自己回过头来。

    小二看着前排的年轻人回过头来,向这边看着,两个手不停地摇:

    “慎言,慎言。”

    看着孔家弟子不善的目光,周易丝毫不惧:

    “孔先生如此英明,怎会生出来如此不肖。

    依我看来,定是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