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太后别这样
繁体版

第十三章 话天下大势

    当然,其实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出来大周真正更大的危机是在京城之内的,也就是这十三万驻京禁军而非外军。

    可是这禁军内部的问题也没法说啊,至少是真的不能当着赵匡义的面说,就算闭着眼睛先肯定了赵匡胤绝对百分之百忠诚,他的那七个结拜兄弟呢?

    要是他们八个都先进行了百分百会忠诚的提前假设……

    那还分析个毛啊。

    禁军里挂节度使一职衔的统兵大将一共才十四个人,人家这已经过半了啊。

    所以李崇训也只能硬着头皮的火力全开的去怼那些外边的节度使了。

    “袁彦,虽然武勇不凡,但实则乃是个善于明哲保身之辈,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我看来,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俊杰。”

    “郭崇,他毕竟是沙陀人,而且后继无人,现在也已经太老了,听说现在建雄军内真正说了算,能帮他处理军务的乃是他的主簿辛仲甫,自本朝郭威叛逆之后,其实天下大势,沙陀人是必然要慢慢泯灭于史的,自上到下,以后,大概率也不会再有沙陀这个民族了,他们沙陀人在唐末以来当主角当了够久的了,如今天下既已重归汉朔,自然就不会再有他们沙陀人的位置,所以我断定,此人不会反。”

    “王彦超的话……他本人确实是有实力,但他这个凤翔节度使是半年前刚刚走马上任的,如果是半年以前他在长安任京兆尹兼永兴军节度使,那确实是个大患,可现在他人在凤翔应该是人生地不熟,至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造反,他手下的兵马中的大部对这个新节帅应该还不熟呢。”

    “余者,其实皆可不问,他们至多只有做墙头草的资格,只要这些大藩不动,不乱,那些个小藩也不必将其放在心上。”

    “所以真正有可能祸乱天下的,就只有李筠了,昭义军乃是大镇,十年前他便在此前线镇守,接连与北汉和契丹血战无数,论兵马他最强,论财力他也够雄,在整个晋地都可以说是根基深厚,他本人资历也老。”

    “而且此人性甚桀骜,即使是在郭威和柴荣活着的时候,也多有桀骜之事,听说郭威和柴荣活着的时候,他便已经有些不是很好控制了。”

    “嗯……就这些吧,因此我觉得,李筠是在外诸侯中最有野心,也最有可能造反,最需要遏制,也非常适合用来立威的。”

    说完,李崇训大口大口的就开始吃酒席上的东西,有点心虚的不敢抬头了。

    这理由说的,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牵强,简直就是在扯王八蛋。

    郭崇、王彦超这两人姑且不说,还算有那么一点道理,可凭什么袁彦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理由是什么?

    到了李筠身上就更扯了,说了半天,无非就是因为他实力强,地盘大,兵力雄,且经营日久,没了啊。

    这就说明他要反么?

    至于说什么素来桀骜,这年头在外边拥有统兵之权的节度使哪个不桀骜?就他李筠特殊?

    李崇训这纯粹是先射箭,后找靶心,先知道了正确答案,然后逆推去求解,自然也有着些许牵强。

    刚刚提到的这几个人中,郭崇在进入北宋之后基本就没活儿了,基本在宋初就没他这个人了一样,反倒是他的主簿辛仲甫后来比较有名,是宋太宗时期还算比较有名气的大将。

    而且李崇训说的也不算错,宋初之后的沙陀人老将是被人本能排斥的,对上面他们尴尬的有点难以获得忠心,对下,下面的兵马越来越多的都是汉人,自己的沙陀亲兵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老,等待他们的确实是只有退出历史舞台一途。

    王彦超的情况其实也是有点道理的,这人到了宋初以后一直就是个倒霉孩子的形象,谁让赵匡胤在年轻时曾经投奔于他,他还偏偏没看上赵匡胤呢?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没少拿这事儿打趣他。

    凤翔节度使这个官儿,实际上本身也是有点明升暗降的,唐朝时凤翔这地方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唐朝的国都在长安,凤翔是长安的屏障。

    而今时今日,凤翔虽说依旧是边关重镇,灭蜀前线,但真的就只是一普通边关而已了,其地位甚至还在秦州之下,他这个凤翔军节度使的实力实际上都不如袁彦的武信军节度使。

    这两个人,就算是勉强有道理吧。

    可是袁彦,那就真是纯是偷看了参考答案了。

    事实上北宋开国之初的时候,赵匡义最担心也最害怕的都不是李重进,而是这个袁彦,当时朝廷的上上下下几乎都认定袁彦是必反的。

    因为他不但实力雄厚,资历深重,而且他跟赵匡胤还是有私人恩怨的。

    赵匡胤也是存了试试看的心态,派了当时还是个小角色的潘美,去给袁彦送信,问问他投降不投降,愿不愿意进京来拜见他这个新天子。

    结果也不知那潘美是怎么唠的,手里握着数万大军,和赵匡胤有私仇,还随时可以投蜀,亦或是引蜀兵入关的这个老将,居然真的被他给说服,孤身一人单人匹马的进了京拜见了赵匡胤。

    潘美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从此才平步青云,最终终成宋初第一善战之将,天下第一擅攻之将的。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连跟他有仇的赵匡胤,他都不愿反,不敢反,又怎么可能敢于去反符婷婷呢。

    除非哪天他的亲兵也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

    但老实说,凭他的实力,想要直接黄袍加身也不太够这个资格。

    所以这就是纯的前后眼,没有任何的道理,李崇训也是想不出,所以才给了他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评价。

    评价准不准呢?肯定准啊,历史上的赵匡胤投桃报李,不但不再计较两个人的私仇,而且自始至终都待他不薄,杯酒释兵权里都没他,始终让他坐享大藩,这还不是俊杰么?

    可推导过程,那就是全然没有了。

    所以在一旁努力的听课,想上一课,甚至是期待一场醍醐灌顶的赵匡义,此时的感觉……就这?

    是不是太武断了一点呢?

    偏偏符婷婷还哈哈大笑地赞叹道:“夫君果真不愧是将门之子,这天下群英之中,若论天下大势,还有谁,能比你看得更清楚么?你我夫妻二人,果真是所见全同啊。”

    符老六:“我就说,我姐夫最厉害吧。”

    赵匡义:“…………”

    一时间居然有点分不清是自己太笨,还是太后和李崇训太蠢了。

    李崇训也不管了,反正,他勉强也算是说了,理由牵不牵强的,反正至少看上去是有理有据,到时候实践出真知么。

    这个时候赵匡义有点怀疑,那也不要紧,只要等北宋建立,李筠真的造反之后,他自然会佩服自己的神机妙算。

    现实生活中答案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缺少了推导过程,可以让他自己脑补么。

    反正李崇训也不打算进一步的解释,越解释,说不定错就会越多。

    低头吃菜吧。

    然而好不容易,借着赵匡义在场的机会,让符婷婷能从李崇训脑子里掏点干货出来,她又如何会这么简单的就放过他呢?

    李筠不可靠,袁彦等人基本可靠,这个结论他自己看过宋史之后又不是推导不出来。

    “夫君点评这天下英豪,似乎是落了一个人吧?李筠虽然确实是老将,也确实是根基深厚,然而这天下群雄,若说天下最深厚,资历最深,兵力最精的人,应该是魏王吧。”

    说完,符老六嘴巴张得大大的,里面没嚼完的肉都掉了下来的瞅着她。

    赵匡义也是大吃一惊,同时又忍不住心里叫苦:‘这叫什么事儿啊,这好像不管是作为臣子还是作为女婿,都不该我听的东西吧?’

    就连李崇训也愣了一下,暗道,这娘们果然是不同了,居然,连自己的亲爹也不忘防一手么。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