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与狗
繁体版

第四章 简陋的小房间

    身处在老人温暖的怀抱里,胡小天不由的发出一声呻吟,他拱了拱脑袋,然后轻轻呼唤了几声:太奶奶。

    前世不曾在他老人家怀里撒过娇的他,没想到重生回来后的第一天,就可以躺在老人的怀里肆意撒娇。

    胡小天望着老人家熟悉的慈祥面孔,有关于他老人家的记忆悄悄的浮上在心头。

    在胡小天前世的记忆里,最初,他和太奶奶之间的关系也不怎么亲密,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大概就是你知我是你的曾孙子,我知道你是我的太奶奶那样。

    而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因为太奶奶的辈分太高了,

    在当时的农村,长辈的辈分越高,小孩子们对其越是敬畏有加,从而使得心里难以生出一点想接近,想去了解对方的念头。

    相比于其他的小孩,胡小天更是如此,光一个婆婆就足够他敬畏害怕了,更何况是高婆婆一级的太奶奶,他根本不敢去接近他老人家,更别谈了解他老人家了。

    因此,时至今日,胡小天都还不曾知道她老人家是哪里的人呢?就连她老人家的年龄,还是直到她过世时被长辈谈及到,胡小天这才知道的。

    小时候,他除了和堂兄弟们一起去三爷爷家里围观小叔叔(小叔叔:三爷爷唯一的一个儿子,年龄只比他大两岁。)玩小霸王游戏机时,可以时常看到他老人家外。

    也就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要去给他老人家拜节拜年才会见到她老人家,至于其他的时候,胡小天基本上不怎么能看到她老人家。

    这主要是因为在胡小天太爷爷还没有去世之前,胡小天的太奶奶依旧如同封建时代里大宅门里的小媳妇一样,总喜欢将自己锁在小房间里,不怎么愿意出来见人。

    除了辈分太高这个原因外,第二个原因就是她老人家拥有的曾孙辈人数有点多。

    不包括后面继续添加的那些曾孙辈,光是现在有的,她老人家就有七个曾孙子,两个曾孙女。

    在这么多的曾孙儿里面,除了长曾孙胡博文,胡小天的太奶奶和太爷爷在其出生后,曾亲自带过一段时间,因此至今都对其都有着亲近之意以外。

    像胡小天这样的其他曾孙儿,他老人家甚至都没抱过一下,至于那两个曾孙女就更别提了,老胡家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从她老人家那一辈里延续下来的。

    原本照正常的轨迹,胡小天和他的太奶奶两者之间基本不会有什么交集的。

    然而在胡小天太爷爷死后,这情况发生了逆转,向来喜欢待在小房间里不出的太奶奶,不但走出了自己的小房间,甚至还经常跑出屋外,和几个小她一辈的老人们拿着小凳子坐在一条小巷,彼此之间互相聊天交谈。

    恰好那段时间,胡小天的母亲和婆婆的关系急剧恶化,两人之间的冲动已经从言语上发展到肢体上。

    胡小天的太奶奶不忍见到这一幕,于是,她将胡小天的母亲也拉入了自己的聊天对象名单里,并且还是特别对待的那一种。

    和别人聊天,太奶奶都是在屋外的小巷子里聊,而和胡小天母亲聊天,则是在她的小房间里的那张小床上。

    作为婆媳大战受害者之一的胡小天,有幸也被太奶奶一同邀入小房间里。

    那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入太奶奶的小房间。

    一直以来,胡小天都因为心里的那份畏惧,而从不敢踏入太奶奶的小房间。不止是他,估计除了长曾孙胡博文以外,其他的曾孙儿,孙女都是如此吧。

    胡小天记得,他在正式进入他太奶奶的小房间前,先忍不住看向门旁右手边,当时那里静静的摆放着一个造型奇特的桶椅。

    桶椅,由纯木板打造,高约一米五左右,直径约半米。

    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底下用来装东西的巨大空心圆木桶,它高约一米左右,直径大约七公分。

    其二是底桶上面方便人靠背的类似半圆形的椅背。

    整个椅背,是由一块块宽度相同,而高度不同的木板拼接而成的。

    因此,整个椅背边沿四周是不等高,最低处是一小块凹陷下去的圆弧,仅高底桶一公分左右,它是人摆放双手的位置。

    最高处是一面高约半米,弧长也是约半米的扇形圆弧,它才是人靠背的地方。

    在胡小天的记忆里,他那长的跟弥勒佛一样的肥胖太爷爷,似乎每天就一直坐在这桶椅上。

    他脸上不怒而威,看上去如同一个默默守在太奶奶小房间的门神,除了阻止胡小天这样的曾孙儿辈的小孩误入其中,似乎也在阻止着其他一些有心人闯入其中。

    如今,小房间门旁的桶椅还在,可上面那个坐着如同弥勒佛一样的太爷爷却不见了身影,而没有了他守在门旁,胡小天也终于可以进入其中,一窥里面的真实面貌了。

    长时间以来,太奶奶和太爷爷这两人对于胡小天这些曾孙辈来说,犹如活着的祖宗一样的人物。

    胡小天他们除了对其敬畏有加以外,心里免不了好奇,毕竟,村子里别人家的太爷爷太奶奶,基本都已经成了相框里的人物。

    有些甚至连相框都没有,只有一座破败的小土坟,只有他们家的太爷爷太奶奶依旧还是活生生的人。

    除了好奇他们本人以外,对于他们一直居住的房间,同样免不了好奇,不过胡小天他们再好奇,只要门口旁有那尊弥勒佛还在,他们这些小猴子,注定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心。

    在和母亲一起走进小房间后,胡小天才知道原来太奶奶的房间是真的小啊,比他根据小房间南边墙上的那扇小窗所推测的,还有小许多。

    整个房间只留出一条仅供两人能过的小道,小道很短,不足四米。

    过道的左手边是出入的小门,而右手边的整个墙面上几乎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很难以想象它们是如何摆上去的,又是如何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屹立不倒的。

    在这些靠墙摆放的杂物里,其中占据最多空间的,要数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种样式的木柜箱子。

    它们有的是木色,有的是红色,还有的是黑色。有的大,有的小,大的往往摆放在下面。

    其中最低下的那个木色大木柜箱子,其大小可以跟房间外三爷爷家的那台老冰箱一比高下。

    而摆放在最上面的小木箱子,则跟古代女子出嫁时携带的首饰箱子差不多大。

    沿着这面杂物墙望左走几步,就到了小房间的另一面墙壁,在不到三米宽的墙壁上,有一扇不足三十公分的小窗户。

    窗外,一缕不多阳光透过这小小的窗户照入小房间中,带来些许光明。

    在那扇小窗户的下面,有一块极其简陋单薄的长木板(农村人将其成为“桥几”)。

    “桥几”因为面积不大,所以摆放不了过多的东西,其上面主要摆放了一个小铝锅,一个大铁碗,以及不多的瓷杯、瓷碗和几双筷子等。

    在离“桥几”大概五六米的位置处,也就是小房间的另一头,那里摆放着一张不足三米宽的小床。

    小床的右手边有一张小桌,小桌上面堆满了许多零食,有燕麦片,旺旺雪饼,方便面,八宝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