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99章 夺占欢喜岭

    赤军三个步兵标中,第一步兵标战斗力最强。加上配属过来的炮兵、工兵、守兵、侦察兵等,第一标兵力已接近四千人。

    如果说队为赤军基本编制单位,标则为赤军基本作战单位。

    根据沈赤心的设计,一个主力步兵标,战时加上配属兵力可达到四千人,可执行战斗级任务。一个主力步兵协,战时加上配属的兵力,可达到两万人,可执行战役级任务。

    今天,第一步兵标将担负起最为重要的任务:阻击许尔显的清军中军。

    标统方世珍在三个步兵标标统中最为年轻,今年才二十周岁。他是江西永新人,作战勇猛,文韬武略,是赤军陆师第一将才。

    对手为许尔显,麾下有三千兵马。和班志福一样,许尔显也是个总兵,也出身于东江镇老将。

    自从老将班志福在竹园被大火烧死后,尚可喜便慎重了许多,改派吴六奇、高进库这样的杂牌军充任先锋,把嫡系部队部署在了中军、后军。

    清军中军、后军都是尚可喜的嫡系部队,其中有两千多名身经百战的东江军老兵。剩下七千名新兵,主要来自投降的明军、招募的新兵,战斗力同样强于先锋。

    方世珍率部连夜急行军,抢占欢喜岭。欢喜岭是一座不大的山冈,地势突出,横亘在清军先锋和中军之间。

    许尔显在此部署有五百兵马,以加强先锋与中军之间的联系。他是平南藩军中的老将,麾下有六百亲军,都是出身于东江镇的子弟兵。

    这六百亲军,是许尔显争名夺利的班底,也是他的命根子。他也像尚可喜那样,把亲军部署在了后方,改以杂牌军驻守欢喜岭。

    清朝的统治并不稳固,哪怕是尚可喜这样的汉军八旗,军中也常有暗通赤军的人。

    一个月前,尚可喜派大军围攻汶村。绣花针王兴在尚可喜大军中便有自己的内应,对清军的动向一清二楚。

    赤军重视情报工作,特设情报局,策反敌人不遗余力。

    清军常常诱降明军,与降军里应外合。这次进攻欢喜岭,赤军也将以其人之道,还诸其人之身。

    拂晓时分,第一标抵达欢喜岭,随即对守军展开进攻。

    清军在欢喜岭上立有一处营垒,居高临下,本可一战。其中有一员把总,已经被赤军策反,为赤军进攻欢喜岭提供了方便。

    仰攻高处营垒,向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昨日清军在雷州城外战败,欢喜岭守军也得到了消息,加强了戒备。

    守军很快就发现了赤军,一面预作抵抗,一面派人向中军许尔显求援。

    赤军第一标人多,从西、南两个方向进攻欢喜岭。守军使用火炮猛烈射击,赤军则使用九节十成炮压制守军炮火。

    红衣大炮十分笨重,不利于长期机动。九节十成炮威力不输于红衣大炮,还可以把炮管分解成九节,分开携带,机动便携,是一件野战利器。

    开花弹落入清军营垒,所到之处夺人性命,伤人肌肤,更引起清军恐慌。他们见过开花弹,却从未见过射程如此远的开花弹。

    在火炮的掩护下,第一波敢死队身披藤甲,摸近清军营垒。三十步以外,清军的弓箭、火器枪子很难穿透藤甲,伤及赤军。

    这时候,清军内应也趁机在营内点火,守军更加混乱。赤军一蹴而就,不到半个时辰就攻下了欢喜岭。

    守军弃营逃跑,企图向中军靠拢。赤军则派出骑兵队追击,将溃兵一一斩杀。守军中只有不到几十个骑兵逃过了追杀,中途遇到许尔显的援军。

    许尔显闻讯大惊:欢喜岭一失,先锋可就危险了。昨天,他见到了吴六奇的使者,当时就做出承诺,准备次日率军援救先锋。

    在许尔显看来,他与吴六奇、高进库没有同袍之谊,自己第二天亲自援救先锋,已经算是相当热心,相当的顾全大局了。

    今天早上,中军正在准备拔营南进,欢喜岭守军又来告急。许尔显深感不妙,立即改变计划,暂不携带辎重,中军立即向欢喜岭急行军。

    可没想到,赤军牛刀杀鸡,很轻松、很快地夺占了欢喜岭。

    直觉告诉许尔显,先锋一败,中军、后军都将受到影响,整个战场形势也将大变。

    他不敢怠慢,亲自督率中军,疾往欢喜岭开进。不到半个时辰,清朝中军也赶到了欢喜岭。

    论人数,许尔显的中军与方世珍的第一标旗鼓相当。论战斗力,许尔显自认为身经百战,属下还有六百名精锐亲军。

    尽管赤军已经占领了欢喜岭,居高临下,占据着地利。许尔显还是决定立即发动进攻,争取尽快夺回欢喜岭。

    欢喜岭,这座听上去十分讨喜的小山冈,将成为方世珍与许尔显对决的阵地,也将成为无数士兵的埋葬场。

    已正时分,两军各自列好战阵。赤军居高临下,按兵不动,静静等待清军的进攻。清军则急于收复欢喜岭,率先发起进攻。

    清军对火器已经相当依赖,战术也已相当成熟。每临野战,清军往往先以火炮轰击敌军。

    炮火准备之后,步兵身披棉甲或者内甲,以稍快的步伐向敌军前进,根据不同的距离,使用不同的武器进攻敌军。

    骑兵则位于队伍两翼,为指挥官的预备队。指挥官在后方严密观察战场形势,视情派出骑兵冲击敌军。

    这套先炮火准备、后步骑协同进攻的野战战术,清军屡试不爽。许尔显因循守旧,同样使用了这套战术。

    清军在三里外列阵。他们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带上大口径红衣大炮,只得首先使用便携性稍好、口径较小的红衣大炮轰击欢喜岭。

    赤军则还以开花弹。赤军的开花弹技术不算特别成熟,引信准确率不算高,但杀伤力非常大。

    其中有一枚开花弹正巧在清军头顶爆炸,里面的铁棱四散飞出,威力足以穿透清军的棉甲,一下就撂倒了二三十名清军。

    清军大为恐慌,队形有些散乱。许尔显强作镇定,派亲军接连斩杀六名怯战逃跑的士兵,总算稳住了队形。

    清军只得提前祭出大杀器-威远将军炮,以威远将军炮发射开花弹,还击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