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81章 义士李尔龙

    除夕前一天,广州城内的死尸清理完毕,尸臭味终于减轻。

    尚可喜、珠玛喇两个满清高官,自从广州城破,便一直呆在城外大营。城内则由耿继茂这个后辈坐镇指挥。

    为使广州百姓屈服,清军再次屠城。广州城内原有七十多万人口,清军连续屠城十余日,百姓毙命不下六十万口。

    清军崇尚武力,自认为经过屠城,广州百姓已经屈服。尚可喜、珠玛喇决定今日进城,耿继茂早已安排好一切。

    这三个人中,尚可喜地位最尊,为平南王。耿继茂地位最卑,为子爵。

    靖南王耿仲明因触犯逃人法而畏罪自杀。满清严禁王公大臣自杀,耿仲明死后,多尔衮不许耿继茂承袭王爵。

    耿继茂统军进入广东后,表现极为卖力,希望能够赢得清廷的欣赏,让他袭封靖南王。

    珠玛喇出京之前已是蒙古正白旗固山额真、吏部满尚书,世职累进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为了支援广东战事,清廷特意拜他为靖南将军。

    固山额真为满语,固山汉译为旗,额真汉译为长官。所谓固山额真即为一旗长官,日后改名为“都统”。阿思哈尼哈番即为之前的梅勒章京,日后定为男爵。

    清之初,固山额真虽然不是旗主,但位高权重,权势在六部尚书、大学士之上。

    珠玛喇是满洲名将,早年追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尚可喜虽是二字王,但毕竟不是满人,根本就不敢在珠玛喇面前装腔作势。

    两人并辔而行,尚可喜稍后于珠玛喇,以示谦让。珠玛喇则没这么多顾忌,大剌剌地超出尚可喜一步。

    满清等级制度最为森严。按照官场礼仪,官大的要走在前面。珠玛喇为人倨傲,堂而皇之地走在前面。

    沿路戒备森严,道路两旁的行人、商贩全都伏倒在地,大气儿也不敢出半个。

    胆子大的人,偷偷瞟向清军队伍。但见前面一个老将年近六十,精神矍铄,踌躇满志,头戴三眼花翎,背后一条细细的花白辫子。

    不惟跪在地上的百姓,就连那些新归附的明朝降官,也都以为前者是尚可喜。但他们猜错了,头一个并不是官爵最高的平南王,而是满洲大将珠玛喇。

    此刻的珠玛喇,骑着一匹名为“玉麒麟”的千里马,看着匍匐在地的广州百姓,心里甚是得意,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离京之前,听说粤人桀骜不驯,民风剽悍。经此一役,广州百姓足以见识满洲大兵的军威,看他们服服帖帖的样子,可知人心归附。从此之后,广东可以安定,百姓可以安乐矣!”

    尚可喜仿佛成了珠玛喇的属僚,听到珠玛喇说话,小心拍了下马肚,使自己离珠玛喇更近一些。他年纪也上来了,有些耳背,前面没有听清楚,只好揣测着珠玛喇的意思,说道:

    “我和耿继茂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明军又不时过来骚扰。幸得将军来援,明军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我军方能破此名城巨邑,广州一下,征服粤西指日可待矣。”

    珠玛喇为人骄纵,听过尚可喜的马屁,十分得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正要进城门时,旁边忽然骚乱起来。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穿着短衣,光着脚底板,手持一把大油纸伞,说有急事非要借道。

    一个平南王、一个靖南将军,他们正要进城,岂能让这个蓬头垢面的傻小子抢了道?

    新上任的广东按察使负责沿途警戒,骑了匹矮马在前面开道。他亲自走到青年面前,喝道:“混账东西!瞎了眼吗?没看见有上官进城?”

    几个绿营兵也围了过来,就要过来拘捕青年。

    说是迟,那是快,那青年突然打开油纸伞,从里面抽出一条雪白锃亮的倭刀,对着按察使就是一刀。

    按察使也是行伍出身,为人警觉,连忙躲了开来。青年眼疾手快,砍中了按察使的右臂。

    倭刀非常锋利,按察使的右臂应声而断,鲜血喷出一丈远。

    绿营兵都是些酒囊饭袋,一看情势不对,立马四下躲避。

    刺客上前补刀,结果了按察使的狗命,大呼道:“天兵十万在此!鞑子速速就擒!”

    事出突然,就连久经战阵的尚可喜,心里也有些惊惧。他身后的亲兵追随他多年,重金豢养,忠心耿耿,此刻都挺身而前,与刺客纠斗在一起。

    那刺客武艺高强,一把倭刀在手中上下飞舞,以寡敌众。清军不仅不能靠前,反而伤亡了好几个人,地上到处都是血迹。

    尚可喜心中惊惧,不由得抽出了夹紧了马鞍,随时准备跑路。

    珠玛喇好战,反而见猎心喜,望着刺客的剑法,大声喝道:“好男子!好剑法!”

    他毫不征求尚可喜的意思,随即下令:“只许生擒,不许杀死!”

    珠玛喇身后也跟着一队满洲亲兵。这伙满洲鞑子南征北战,见多识广,只是稍微靠近了珠玛喇。他们知道珠玛喇争强好胜,不敢站在珠玛喇面前。

    又有十几个清军围了过来,刺客寡不敌众,夺过一匹战马,驰马就要逃走。

    珠玛喇这才叹道:“可惜!可惜!”

    他挥挥手,身后八个亲兵疾驰而去。满洲兵擅长骑射,久经战阵,很快就围住了刺客。

    那刺客终究寡不敌众,力竭被擒。

    珠玛喇亲自审问,尚可喜陪审。耿继茂惊闻此事,也匆匆赶了过来。

    那刺客非常坦率,有问必答,说道:“吾乃天朝义士李尔龙,奉太祖武皇帝旨令,披甲约期,共有十万天兵驱除鞑虏。

    “吾本该今夜三更入城斩汝等首级,只因性格急躁,不愿等待,故于西门动手。”

    珠玛喇没有说话,却频频点头,似乎十分欣赏这个刺客。

    尚可喜哑然失笑,说道:“此狂男子也。”

    耿继茂插话道:“你既敢行刺,必有同谋,若能供出同谋,我们便赦免你的死罪,还会给你个官做。”

    刺客李尔龙哈哈大笑,说道:“狗鞑子的官,吾不稀罕。若说同谋,倒也有几个。”

    李尔龙其实是赤军情报局侦候,痛恨清军屠城,毅然决定刺杀满清高官。

    此刻,他已经看出珠玛喇地位最尊,便向尚可喜、耿继茂及其他人作揖行礼,然后对珠玛喇说道:“大人,刚才吾作揖者,皆为内应。”

    耿继茂恼羞成怒,骂道:“放屁!爵帅,我恳请把李尔龙押回大牢,严刑拷打,必能查清他的同伙。”

    珠玛喇却长叹一声,说道:“此义士也,死都不怕,还会怕严刑拷打?成全他,拉出去斩了吧。”

    (行笔至此,不得不感慨一下。本篇之李尔龙,历史上确有此人。广州之战后,李尔龙孤身刺杀尚可喜,事败成仁。可见忠义之士常在,略作此文,以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