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74章 急转直下

    赤军出师广州,接连取得大胜。全歼红旗水寇后,赤军水师在珠江沿岸已无对手,一面修葺船只,整编归降海盗,一面攻占珠江沿岸港口。

    明清两代的广东经济发达,赋税十倍于广西。珠江口一带,新会、顺德、东莞等州县商业发达,人丁兴盛;佛山镇、江门、白庙等地虽是商埠,繁华程度不弱于内地的州县。

    赤军在佛山镇、江门、白庙等地收获颇丰,掠取到大量物资、财富。更重要的是,赤军还掠取了急需的各类工匠,为发展手工业解决了人才缺口。

    接连几天,赤军水师战船运载着工匠、物资,源源不断地开回廉州。

    陆军这面,明军以海康伯李明忠为主帅,同样斩获颇丰。明军先是攻下了新会,接着又攻克顺德,直扑珠江西岸。

    清军节节败退,退到珠江东岸。明军更为振奋,各路义军揭竿而起,纷纷赶赴广州参战。

    李明忠大为振奋,派人与广州城内的两广总督杜永和、南阳伯李元胤联系,提议内外夹击,彻底击败广州城外的清军。

    他完全恢复了信心,态度非常积极,过来拜访沈赤心,提议水陆并进,与清军决战。

    沈赤心保持着冷静,耐心听他讲道:“丹初,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我军连战皆捷,清虏连战皆败。各路义军云集广州城外,城内东勋士气振奋,正可一鼓作气,全歼清虏。”

    盛极必衰,月盈则亏。沈赤心没有被接连的胜利冲昏头脑,反而异常的冷静。这几天,他把精力都用在整编水师,运输物资、工匠等事务上,对作战并不积极。

    他不想让李明忠失望,却不得不把残酷的结论告诉他:“荩臣兄,恕我直言。此刻不宜进攻清虏,若要强攻,我军必败无疑。”

    经过这些天的并肩作战,两人已经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互相以表字相称。

    “啊?”李明忠大吃一惊,问道:“丹初,何出此言?机不可失,我们应当渡过珠江,联合东勋,立即夹击耿、尚二贼呀!”

    沈赤心叹了口气,说道:“荩臣兄,不是我不想进攻清虏,实因我军不可进攻。前面,我们水陆两军接连取胜,表面风光,其实并不可恃。

    “看看我们的对手,红旗水寇是些见利忘义的海盗,新会、顺德两城的守军,一部分是明朝降军,另一部分是耿、尚二贼中的二流部队。

    “换句话说,我们以精锐之师,对阵清虏中的二流部队,才取得了前面的胜利。广州城外耿继茂、尚可喜的精锐之师,尚未受到损失。这是其一。

    “其二,耿、尚二贼自四月底、五月初,便陈兵广州城下,至今养精蓄锐,实力未损。城内守军只有招架之力,没有反攻之心。一旦清虏铸成红衣大炮,破城在所难免。

    “清虏主力都在珠江东岸,粤东的潮州、惠州等府,粤北的南雄、韶州等府,都已归降清虏。耿、尚二贼掌握粤东、粤北,又以珠江为凭恃,足以立为不败之地。

    “其三,义军虽然人多,但大多组织涣散,虽有抗虏之心,而无抗虏之法。他们过来行军打仗,连粮草都不齐备,还要在新会、顺德一带下乡打粮。

    “你要进攻清虏,就得渡过珠江,就得依靠义军。义军未及抗虏,已先扰民,指望他们抗击耿继茂、尚可喜的精锐之师,又怎么可行呢?”

    话虽难听,却十分在理。李明忠不得不服,却又很不甘心,说道:

    “咱们以增援广州为名,进军广州城外。难道,不与耿、尚二贼大战,就要退回粤西?真要这样的话,世人如何看待你我?广州军民如何看待你我?”

    沈赤心一愣,被李明忠的话所触动。他略一思索,很快又恢复了镇定,说道:“荩臣兄,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虽然取得了大胜,但敌强我弱的形势并未改变。

    “陆军方面,清虏的实力远在我军之上。此时渡江进攻清虏,不仅不会取胜,还将战败,伤及士气。莫如见好就收,撤军返回粤西,然后厉兵秣马,加紧练兵备战。

    “清虏攻破广州之后,必会分兵攻掠粤西。到时候,敌分则弱,我们在各自地盘内迎战清虏,取胜的把握更大一些。”

    此次出征广州,赤军以水师为主,李明忠以陆师为主。赤军全歼红旗水寇,胜利更有价值。李明忠虽然也夺取了新会、顺德,但并未伤及清军精锐,显然虚有其名。

    沈赤心无意进攻清军,李明忠独木难支,根本就不是耿继茂、尚可喜的对手。

    沈赤心见他还不死心,耐心解释道:“最新的塘报,相信老兄也收到了。孔有德正在率领大军猛攻龙虎关,李来享孤守龙虎关,得不到瞿式耜的增援,后面肯定守不住龙虎关。

    “龙虎关一失,孔有德的大军就能直下广西,由南宁至灵山,可以直趋廉州,威胁赤军根本。

    “广东这边同样不容乐观。据传,珠玛喇已率领满洲八旗,星夜赶赴广东。加上江西的绿营,珠玛喇麾下号称两万人马,着实棘手。

    “荩臣兄,我们都是做大事的人,抗虏要顾及实力,着眼长远。明知敌之不能攻,而非要攻之,不仅损及自身,亦危及长远。”

    李明忠听进去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不过,他最终不甘心,喟然长叹,说道:

    “丹初,我一生抗虏,年过半百却一事无成。这次跟着你进军广州,总算攻下两城,出了下风头,长了些名声。要我不战而退,我实在是不甘心。

    “你年轻有为,可以虑及长远。可我年过半百,时日无多,对死后名节更为看重。不管耿继茂、尚可喜的清虏有多强,我总归要碰他一碰。就算是败了,也能弄清楚清虏的虚实,日后好有应对之策。”

    沈赤心见他态度坚定,也就不再坚持。

    之后,李明忠联络广州守军,意图夹击清军。明军渡过珠江,与清军大战,李明忠果然战败。幸而赤军战船在岸边接应,李明忠才带着败兵撤回。

    两广总督杜永和也派出守军出城进攻清军,同样战败而回。

    不久,满清定南王孔有德攻破龙虎关,吏部满尚书珠玛剌拜靖南将军,率军通过梅关,直扑广州。

    永历帝惊慌失措,不顾两广局势糜烂,从梧州逃往柳州。大西军主帅孙可望派人迎接永历帝,把他迎入贵州,永历小朝廷这才安定下来。

    形势急转直下,沈赤心也指挥赤军水师拔锚,扬帆驶回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