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66章 出师广州

    中秋刚过,两广的形势更为严峻。

    广西那边,孔有德两万大军磨刀霍霍,随时可能进攻龙虎关。经过半年来的沉寂,孔有德再度活跃过来,派兵从衡州向南发动试探性进攻,试图扫清南进之路。

    广东这边,尚可喜、耿继茂两部大军加紧围攻广州。郑成功率水师攻取潮州不克,拔营返回福建。

    永历帝派总兵马宝、郭登弟等人由肇庆攻清远,借以牵制清军,被击退。大学士何吾驺督率总兵陈奇策、张月两部水陆军,与清军战于三水县,同样被清军击败。

    广州的明军更为孤立,清军破城是迟早的事。

    在此背景下,沈赤心毅然决定,出动水师援救广州。

    众将多反对。

    左参政董士祯认为,敌强我弱,赤军出师广州,不足以改变大局。届时,劳师动众,得不偿失。

    参谋处长周延孺认为,赤军正在集中精力推行均田免赋,分不出兵力援救广州。

    后勤处长杨焕说得更直接,广州与廉州相距一千多里,就算赤军打败了清军,也根本无力据守广州。到时候,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让东勋集团捡便宜。

    只有水师统领杨彦迪赞成。杨彦迪率水师归顺赤军时,只带来四十多艘战船,水兵算上家眷只有一千出头。

    沈赤心对水师极为重视,把水师看成是战胜清军的关键,投入巨资建设水师。

    永安州、合浦县、永安所、钦州四地的造船厂重新投入运营,开始生产战船。元帅府亦大力征集水兵,一次性征召了两千名水兵。

    几个月来,赤军通过购买、自造、征集,已拥有各式海船一百二十多艘,水师总员额达到三千人,实力不容小觑。

    这正是沈赤心出师广州的本钱。

    他力排众议,说道:“我决定出兵广州,有三个理由。

    “第一,为了锻炼水师。水师在短时间内扩充了两倍,老在廉州训练效果不大,应该到广州见见世面。这次出师,以水师为主,陆军只带一个近卫营。

    “第二,为了争取人心。广州乃广东之省会,亦为岭南之中心。广州的得失,事关岭南大局。自从清虏围攻广州以来,各地明军都观望不前,大失人心。

    “我赤军虽是后起之秀,却决非胆小怕事之辈。我沈赤心被皇上钦命为粤国公、破虏将军,若敢于孤军救援广州,一定刻粤人的拥护。

    “第三,为了争取人才、资源。广州为岭南之名珠,人才云集。清军围城益严,我们可派水师过去解围,解救人才,收容明军。”

    虽未挑明,但沈赤心的意思是很明确的:赤军此行出师广州,无力改变战局,亦无意夺取广州,主要是从中收取人心,收获人才,锻炼水师。

    于是,定计出兵广州。沈赤心亲自挂帅出征,以杨彦迪为水师主将,以陶煜为水师先锋。水师出动两千五百人、一百艘战船,陆军出动一个近卫营,全部走海路。

    廉州这边,左参政董士祯留守,处理日常事务,大事决于“王夫人”。王夫人即沈赤心的正妻王业莹,被赤军尊称为王夫人。

    八月十八,赤军一百艘战船扬帆东航,二十日越过琼州海峡,二十一日迫近雷州府附郭海康县。

    雷州府位于雷州半岛,所辖仅有三县、四卫所。因它扼守琼州海峡,为海防重地,特地设置为一府。

    赤军泊船雷州府,为的是逼迫雷州知府投降。

    清军尚可喜、耿继茂两部进攻广州,兵力集中于广州周围。粤西各府,如肇庆、高州、雷州、廉州等地,仍在明军治下。

    雷州位于廉州东侧,将来清军若要进攻廉州,必须借道雷州。于公于私,赤军必须夺下雷州。

    沈赤心先礼后兵,提前派使者手持两封书信,面见雷州知府。

    一封书信为沈赤心所写,以粤国公的名义,要求知府归顺赤军,让出城池,限于申时前答复。另一封信为张孝起所写,以高、雷、廉、琼四府巡抚的名义,同样要求知府投降。

    张孝起为南明官员,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完全为沈赤心所折服,倾心拥护赤军。

    雷州知府为东勋派系,与广州城内的南阳伯李元胤、两广总督杜永和关系密切,故出任为雷州知府。

    见到使者后,知府恼羞成怒,说道:“我这个知府是朝廷明旨任命的,粤国公凭什么夺我的权柄?巡抚一介书生,为吴党所逐,凭什么要我投降?”

    使者冷笑道:“你虽是朝廷明旨任命,实则是走了东勋的门路。眼下,东勋困守孤城,破城之日不远矣。此辈据守广东,没有尺寸功劳,反教清虏长驱直入,最是误国。

    “你贿赂东勋,出任雷州知府。可你有什么本事?有什么德行?这两年,你只顾着刮地皮,把雷州搞得乌烟瘴气。雷州的老百姓不断到廉州请愿,请求沈先生出兵占领雷州。

    “沈先生一直隐忍未发,你不知反躬自省,还敢指责我们?你若识相点,赤军还可以礼相待,封你个参议做做。你若不识相,大家兵戎相见,后面可就不好说了。”

    雷州的百姓请求赤军占领雷州,此事决非吹牛,实有其事。赤军在廉州先是宣布着佃纳粮,继而又推行均田免赋,使廉州百姓翻身做了主人。

    雷州百姓十分眼红,巴不得赤军早日来到雷州。雷州与廉州交界的地方,有的乡村已经组织起了民兵排,老百姓自觉抗租,出现了“杀差抗粮”的现象。

    所谓杀差抗粮,是指老百姓杀掉官府的衙役,拒绝缴纳田租,知府衙门对此束手无策。

    知府恼羞成怒,又不敢得罪赤军,正下不来台时,属下过来报告,说赤军战船高如楼阁,多如牛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雷州湾。

    知府大惊,忙令紧闭城门,登上东门城楼,放眼一望,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但见远处海面上楼船如织,密密麻麻的至少有一百艘。船只高大,赤色旗帜迎风飘扬,隐约看到一排排火炮,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知府何曾见过这等军威?他早已吓破了胆,犹豫片刻,便下令升起白旗。

    赤军不战而得到高州,防御态势大为改善。陆军增大防御纵深,可以更好地保卫廉州。水师扼守琼州海峡,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也可以控制周围的海上贸易。

    来军还从雷州获得了三十余艘海船,立即开回廉州修缮,加装火炮。

    沈赤心派员接管雷州知府衙门,宣布实行“着佃纳粮”,赢得百姓一致拥护。他在雷州留下十艘战船,又从廉州调来一营守兵、一营战兵,尔后继续东进,前往高州拜访守将李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