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劫:修仙穿越到武侠世界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差价就够了

    “全部?那有几万人,可要几百万两银子啊!”钱永昼听到话先是惊呼,他觉得钱永清有些疯了,赚了几万两跟几百万可不是一个概念,然后突然惊醒,瞪大眼睛望着他,“你有几百万两了?”他记得之前钱永清说过,若行军散都制成可以有上百万,那就有数百万两银子了,但问题是行军散制造没有那么快,上百万剂行军散不可能短时间内造完,他知道之前行军散生产最高记录是每天五千,那百万剂也需要大半年才能完成,难道是已经找到买家了。

    “我现在当然还没有,但我可以有啊。”说着便把自己正在跟朱将军谈的生意跟几人说了一下。

    这件事他基本是自己一手在操控的,他对其他人都没有把全部信息透露过,比如钱永昼知道他在跟军方谈这笔生意,可能猜到他的开价五十金,因为这个价格是他跟黄军官谈过的,但钱永昼不知道这笔丹药的总数。知道丹药总数的是林如珍,他之前让林如珍清点过数目,这个数目也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而他对外释放的消息,只说了一个很小的数目,不到一百,就是为了防止贼惦记。林如珍虽然知道数目,但她不知道交易价格,自然也不知道总金额。谭启昌则主要负责曾善长那边的业务,军府这边主要是钱永清和钱永昼两个在搞,他肯定能猜到一些信息,但具体的数目和金额都是不清楚的。

    所以这是第一次,三个人完整的知道了这笔交易的全貌,和其中巨大的数额。

    “我算了一下,我现在开价五十金,朱将军那边能接受三十金。”他忽略了朱将军知道数目后又想压价的现实,“差价二十金,总共是一万三千五百枚丹药,那就是二十七万金,即使我们不算金银溢价,按官价折,那也有五百四十万两银子,不是说只有四万多人吗,足足够了。”

    林如珍听了很是高兴,她对孩子们想要赎严老师这事,其实是有点耳闻的,但她觉得军府那边的事,她不懂,就不敢多插嘴,怕误事。她给孩子们的建议是找柱班头说说,之所以不找钱永清,是因为她觉得主子是做大事的,不应该管这种小事,且平常也不太在家,找不着人,而柱班头似乎挺闲。钱永柱知道钱永昼就在忙着赎人的事,就把这事跟他说了,让他顺手多赎一个进来,钱永昼虽满口答应了,但似乎也不怎么上心,且他比钱永清还难见到人,就有了今天孩子们求钱永清的一幕。在林如珍眼里,假如主子愿意管这事,那肯定是随手就办了。你看果然吧,今天主子准备把所有的流民都赎进来,那其中肯定也有严老师,主子就是办大事的,赎一个严老师,根本不值得主子出手,只有赎全部流民这样的大事,才配主子出手。

    至于金额方面,林如珍反而是最不敏感的,反正对他来说都是天文数字了,硬要说的话,她至今接触过的最大银两数目,就是买这所宅子了,买这所宅子花了三百多两,再加上翻修的钱,总共是五百多两。所以五百多万两,就算一万所宅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住一所宅子也住不完,轮着住,得轮上三十年,才能有一个轮回,总之就是一个大的有些难以想象的数字。

    对这个数字最为震撼的是林如珍的老公谭启昌,之前不能参与军府的那笔几万两单子,一直是他的憾事。最早拍卖会成功拍卖盈元丹,一把就赚了几百两银子的时候他是非常高兴的,这是一天就进账三十多金,将近八百两银子。他当时相信,主子的生意会越来越好,而他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但他只算准了一半,钱永清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但似乎跟他有点没什么关系了。军府那边是钱永昼跑的最勤,而他谭昌启实在是不认识几个人,即使是生产这里,他老婆林如珍比他参与的更多,当然林如珍更多的还是管孩子。而钱永清叫他盘一个铺子,把流量做起来后面好用,虽然钱永清也跟他说他的工作很重要,但每天做着多不过几两的生意,而另一边则是一个月几万两的净利润,总是让他觉得自己变得不重要了。

    所以当曾善长来邀请他们的时候,他听到那笔单子潜在的金额时是非常兴奋的,他准备了许多说辞,务必要让钱永清接受曾善长的邀请,而且他觉得这么好的条件,有什么拒绝的必要呢。他相信,这次跟曾老爷的合作,既是主子事业新方向的开拓,也是他大展身手的机会,尤其是这次同样是跟军方做生意,那他也能趁机结识一些军方人士,以后与军方的生意,也能接手一部分了,不会像之前那样,完全插不上手。即使不说其他,单就这个几万两银子的数额,也完全值得去做了。然后他就听到钱永清这个生意的总额,几百万两银子,甚至真的算总额,也就是照五十金一枚丹来算的话,那是一笔上千万两银子的生意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小丑,在主子谈着一笔上千万两银子生意的同时,他却要求主子放下手上的事,去陪他谈一笔几万两的生意,他现在担心的是主子会不会生气,觉得自己在羞辱他。

    钱永昼倒是有一定的心理预期,或许是因为他已经被震撼过了,不过当听到钱永清是准备用差价去赎人,还是破防了。他以为钱永清是赚到了几百万,然后准备大发善心的去把那些流民都救进来,谁知他居然只是不爽被压价,于是准备空手套白狼的把那些流民捞进来。

    当然他承认,钱永清分析的也很有道理,那军方既然已经准备清理流民了,那些流民在军府眼里肯定就是负担了,自己愿意出手帮军府解决这个麻烦,不光不收钱,还在理论上倒贴钱,他们没理由不答应啊。就是钱永昼有些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被这小子卖了,然后还要帮他数钱啊。

    见自己的想法受到三人一致赞同,让钱永清信心大增,既然如此,那就立刻去办,免得夜长梦多,尤其是军府已经准备动手了,他必须要赶快找到都督,才能改变决策。临出门时,他想起一事,回头嘘一声,指着三人:“这事保密哦,事情没成之前,谁都不许泄露出去,不然出了岔子,差的钱你们给我补上。”

    三人点头如捣蒜,都知道这干系重大,不能随便乱说,至于补钱,开玩笑了,真差钱了,把他们全都算上,包括钱永清在内,谁都补不上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