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墙之下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寻护

    禧虎肆意享受着面前的这一大碗清炖羊肉汤,面颊上佩戴的新面具,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发挥。这汤是萧城一带百姓最常享用的美食。大块的羊肉和羊骨在锅中熬制到汤汁乳白、香气四溢的时候,捞出熟肉,与葱花、姜丁一起煸炒。煸炒时还要下入用羊身上剥下的板油熬炼的辣椒酱,脂醇色艳,鲜而不膻。最后浇上汤汁烩烧,把干冷的馍馍,撕成小粒泡在汤里,仿佛吸收了全部的美味,更别提鲜嫩入味的羊肉了。就连散落在汤汁里的香葱与香菜,也让人一片也不舍得丢弃。

    “禧悟,吃完就得走了,今天想到圩城,必须跟着萧城的边士一起走官道。”善水一边擦着嘴角,一边对禧虎说道。禧悟是这次出行善光大师为他重新起的名字。为了表明禧虎因佩戴面具而获得的重生,善通本来建议他更名为“禧觉”,但与“洗脚”谐音实在是不好听。这才由师父给起了禧悟的新名字。

    禧虎舔着嘴唇,轻轻用舌头感受了一下面具与唇部结合的地方,生怕汤汁渗进了缝里。他们已经从南清寺出来走了两天了,在昨晚抵达的萧城。一夜短暂的休整,今天又要继续出发。

    “您和善明师叔上回就是从这里去的丰州吧?”

    禧虎提出的问题,让善水想起了他和善明一个月前经过这里的发生的事情。当时二人为了到丰州去寻善行,出了南清寺就一路向东,需要途径萧城再到圩城,渡过长临河过了沿江城,就算进到了丰州地界。

    可他们一到萧城,就听说了萧城与圩城之间的路途上,已经闹了很多年的山匪。这伙山匪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就盘踞在圩城西南的伏羊山。

    萧城和圩城的城尉几乎一年一小剿,两年一大剿。也曾向周边其他城的城尉借兵共同围剿,但都被击退,没能彻底剿灭他们。

    有人传言,六州被尚离澜枫统一后,其中一家诸侯的残部逃到了这里落草为寇,这本应是诸侯手下的正规军,所以作战能力要比一般的山匪要强很多。

    可至于这是哪家诸侯的残部,就谁也搞不清楚了。周边百姓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这伙山匪肯定不是曾经庐州南腾侯曾氏的残部。

    为了能让两城附近的百姓能够安然往来,在官道上安排了边军护送赶路的旅客。每天只有早上两班队伍护送过路,分别从萧城和圩城出发但过路人均要缴纳护送费。

    结果路上真的遇到山匪。善水和善明与边军一起共同打退了山匪。也就在山匪逃窜的时候,善水和善明竟然意外抓住了两个山匪。与边军一同送交到圩城的城尉那儿。

    “对,就是这条路。今天过了圩城,再向东走一天,就是沿江城,我们从那儿乘船,顺着长临河就能直达帝都。”

    他们吃完从店铺中出来,没走两步,一个粗哑的声音喝住了他们。

    “哟,这不是善水大师么?”禧虎寻声看去,这人三四十的岁数,个头也不高,但生的强壮。一身兵甲武装整齐。铁质的头盔搂在腰上,头上露出散乱的长发。面颊上满是不修边幅的胡茬,一看便是饱经战事的老兵了。

    “贫僧见过朱将军。”善水虽然唤他叫作朱将军,其实这人只是萧城的边士,全名叫做朱方明。善水和善明上一次遭遇山匪时,也正是他带着边卒与山匪作战,也是他与善水善明一起送交抓捕住的两名山匪。

    “你从丰州回来了?昨天可没见你从圩城过啊?”

    “贫僧和师侄只是恰好路过。还指望各位将军带我们去趟圩城。”

    朱方明打量了一眼禧虎,见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继续笑着点点头道:“呵呵,又去圩城啊?我还以为你是回来呢,可不得路上又抓些山匪吗?哈哈哈!”

    禧虎好像听出这朱边士的话语中有意思戏谑的味道,可善水似乎没听出来,也可能是并不在意。他回应道:“顺手之劳。也是义务所在。”

    “走吧,还有半个时辰队伍就出发。嗨,真是没想到又遇到大师了,太巧了。上一次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不知道近期山匪的情况有没有好转?”

    “哎,别提了,还那样呗。”朱方明的话语间夹着几丝犹豫,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大师稍等,我给手下人吩咐点事情。”

    他转身招来一个边军的士兵,小声嘀咕了几句。结束时使劲拍了下那边卒的后背。士兵频频点头,从身旁人手中接过马缰,翻身上马,快骑而去。

    朱方明转过头依旧是带着笑意,领着善水和禧虎来到了东城门。这里是出城人的集结点,想要从萧城去圩城,就必须一大早在此等候登记,缴纳了护税就能够和边军的队伍一起出发,接受全路程的保护。

    “我去缴税,禧悟你在这里等我。”

    “啊,别别别!大师可是我们的恩人,那还能收大师的钱?能协助我们抓山匪的,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的,哈哈哈!”

    禧虎看着拥挤的人们,大家排着队,等待着缴纳护税。收缴的桌子旁的箱子里,已经堆满了银桐币。一个边军的士兵在负责收钱,另有一个先生负责登记字条。缴完领了通关字条就可以在城门口处等待。全部加起来,少说也有两三百个人。

    可如此庞大的队伍在山匪面前,依旧是不值一提,仍需要边军的保护。

    “大师稍等,等全部税务缴纳登记完成,我们就出发。”朱方明说道,他向收缴费用台子那边的士兵示意了一下,他们立刻就把善水和禧虎请到了完成缴费的那一拨人里去了。

    “报!朱边士!城守有令!”一个边卒快马奔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汇报,正是之前朱方明派出去的那位。

    “怎么了?”

    “城守有令,今日护送行程全部取消,除各城门城墙常备守门郎外,其他所有边军到城西门外集合。”

    “这么突然要集合,城守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据说是要组织练兵。”

    朱方明身边有其他人听见了他们的谈话,叽叽喳喳的向身边人讨论,引起了一阵阵的骚动。

    朱方明撇撇嘴,低声骂了两句。忽然大声对所有人喝道:“街里街坊乡里乡亲,实在对不住了。啊,朱某也是军令在身不得违抗,得城守大人命令,今日出行护送全部取消。请各位明日再来!”

    “不行啊,我们赶着路呢!”

    “怎么说取消就取消?”

    “缴了钱的怎么办?”

    大家议论纷纷,更有不满的声音迸出。

    “大家保管好手中的通关字条,明日一早这个时间,凭字条出城,无需再缴费用。嘿,我说,现在就散了去吧,再有闹事者,休怪朱某依军令处置了!”

    原本还有些想要据理力争的人,听得朱方明放出了狠话,也立刻变得安静。说来也快,人群熙熙攘攘,慢慢四散而去。

    善水依旧站在朱方明的身边,面容惆怅,今日不能出发,就意味着他和禧虎在萧城又要耽搁一天。他在离开帝都的时候与闫峰还有善明相约,他们在帝都的聚缘客栈等候他带着住持的指令回来。现如今没有和住持商量出解救善行的方法,身边还有个带着面具的禧虎,要着急去见闫峰。多耽搁一天,他就多不放心一天。

    可情况突然,善水也没有什么好法子,他对禧虎说,“禧悟,咱们要在萧城多呆一天了,先回客栈去吧。”

    禧虎还未答音,朱方明凑了过来,自责道“啧!看我这脑子,我把大师给忘了。大师方才是说着急要去圩城办事是吧?”

    “也不是在圩城办事,就是经过。确实也着急,但朱将军你们今天不是……”

    “让我想想,也不是一定出不去……”朱方明用手捋着胡茬,思索着。好一会,他喊道,“小五!”

    一个面容清秀,但体格强壮的士兵来到朱方明的面前,“边士有何吩咐?”

    “今日城守组织去西城外演练,但善水大师有要事出城。你领十个弟兄,护送大师前往圩城,现在就出发。”

    “朱边士,城守和城尉大人要是知道了,怕是……不合适……”

    “有什么事我担着!”朱方明喝道,“嘿,你还在我面前讨价还价起来了。合适吗?”朱方明抬起手来,好像就要冲小五一巴掌打过去。

    “不敢不敢,小五领命!”小五见状即刻领命。

    “朱将军,实在是劳烦大驾了。”善水伸手拉住朱方明,赶紧劝解,“我们明日出城也行,不急于一时。将军息怒。”

    “哎,大师见外了。这山匪虽然厉害,但是对边军还是忌惮的,尤其是上次被咱们打退了之后,更是不敢在附近的道上招惹我们了。放心,小五的队伍专职护送大师!”朱方明握住善水的手,另一只手拍着他的肩膀,很有信心的说道。

    “啊对了,善明大师这次没有一同前来啊?”朱方明恍然问道。

    “我师兄也出门在外,这次没跟我一起呢。”善水答道。

    朱方明微微一笑,“下次有机会,我可还得再拜会拜会善明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