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之将覆,你还疯狂纳妃?
繁体版

第十章,附加效果?!

    这一夜,

    一朵香雪兰朝上,三千娇蕊都堪杀......

    “殿下,我再也不听你的了。”宁翠萱满脸羞愤,如结着秋怨的水月,害羞到了极致,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

    脸上的红晕更深了。

    朱慈烺却是捏了捏太子妃的脸蛋,刚想说话,听着外面有敲门声,便笑着说道:“你再睡一会儿,本王有点事情要出去一下。”

    打开门,

    正是太监郭时明,“殿下,史家来催促六礼了。”

    “哦,需要我的生辰八字是吧?”

    朱慈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纸条递了过去,就等着史家女子过门了。

    朱慈烺凝神,打开属性框。

    不由一下子愣住了,

    【大明的国运:+2(-9930)】

    【大明国祚:+0.5天】

    【附加:仁(初级)】

    【肾水能力:+2(36/100)】

    国运和肾水之力竟然加倍了?

    不仅如此,附加效果里面竟然出现了一个字,仁。

    这代表什么意思?

    ......

    京都,

    在崇祯的强势镇压之下,数位证据确凿的贪腐文臣被锦衣卫塞进了诏狱之中。

    随着锦衣卫用刑,短时间之内,便从这些官员手中竟然榨出来20万两纹银,但这使得文官集团异常的愤怒,抱团站在宫门之外死谏。

    而朱慈烺跑到南京的消息,终究没有捂住,再加上,太子刚纳妃,又要纳妃的劲爆消息,也从南京那边传了回来。

    瞬间在大臣们之间引起了一阵骚动。

    原本将矛头对准崇祯的众臣子,此时全都调转到了朱慈烺的头上。

    全都拿着奏疏,进宫来,嚷嚷着要弹劾太子。

    等崇祯气急的赶到武英殿的时候,正看到大臣们乌压压的跪倒一片。

    一个个群情激奋,声比天高。

    “陛下,太子刚纳妃,如今又要纳妃?”

    礼部尚书:“陛下,天家的事,怎么可能由太子自己做主,此大谬也!”

    “闯贼东征,此乃太子失德,恐为大明招来灾祸!”

    “陛下,太子离京,大明江山必将动荡,这是大明多少年来的规矩,求陛下尽快将太子招回来。”

    “陛下,太子不在京都,万一被有心人利用,恐将动摇国本啊!”

    “请陛下尽快将太子招回来......以正视听。”

    魏藻德也在其中,而且尤数他的声调最高。

    崇祯看着群臣,目光如万年寒冰,“朕让你们筹措钱粮的时候,你们一个比一个退缩,连朕的早朝都不来了,现在一听说太子出京筹粮,你们倒是来劲儿?”

    周延儒上前一步问道:“陛下,臣请问,太子可筹措到钱粮?”

    “这......”

    一句话把崇祯给噎住了。

    涨的老脸通红,

    而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有人跑了进来,来到了王承恩的面前,将一个纸条递给了他。

    王承恩展开一看,眼睛猛然瞪大,然后快速的跑到崇祯的身边,在耳边说了几句。

    “啊?多少?”

    “四十万石粮,第一批15万石。”王承恩有些激动的说道。

    崇祯嘴巴张的老大,手指攥在一起,有些微微颤抖。

    “15万石......”

    激动,

    欣慰!

    辽东战局要粮,四川平叛要粮,陕西赈灾要粮,还有他现在最恐惧的事情,就是闯贼进京,也要钱粮。

    前线的战士们在挨饿,可他筹措不出来粮食,关宁军吃不上饭,怎么可能解京都之困?

    自祯十四年辛巳正月气,粮价大涨。

    疯狂的通胀,

    相比洪武朱元璋时期,一斤糙米,五文钱,而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已经涨到了一百文,翻了20倍不止。

    也就是说,一石糙米,要2两六。

    他从贪官手里抠出来的二十万两,不到十万石粮食。

    远远不够!

    这事情,就像是虫蚁一样,每时每刻的都在啃咬着他的心。

    可现在太子一下子筹措到了四十万石粮食,这如何不让他兴奋?

    “京都有救了!”

    50万石粮食,足以支撑京都保卫战。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虎躯一震,扭头大声对着群臣喝道:“朕告诉你们,太子筹到粮了,而且是筹集了40万石粮。”

    嗯?

    群臣在这一刻不由全都抬起头,无法相信的看向崇祯。

    却见此时的崇祯,情难自已,脸因兴奋而发红,冲着他们继续说道:

    “相比衮衮诸公,胡子一大把,太子尚未及冠。”

    “朕倒是想问问尔等,若你们能尽心尽力,为国操劳,筹措粮饷,太子还至于离京吗?”

    “太子离京,乃是因为尔等尸位素餐,尔等不作为。”

    “你们还有脸来弹劾太子,你们自己不觉的脸红耳赤?不该以头抢地吗?”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近乎咆哮。

    嗓音已然沙哑。

    说完,

    转身进了武英殿,并且喝道:“王承恩,把门关上。”

    虽然胸膛起伏,气喘吁吁。

    但......舒畅!

    爽!

    近来所有的憋屈、怨憎、浊气随着刚刚那几句,全都释放了出去。

    前所未有的通透!

    “王承恩,太子纳妃的事情,你怎么看?”

    王承恩连忙低头说道:“40万石粮食,满朝文武也就殿下真正心疼陛下。”

    “臣斗胆替太子说一句,太子殿下恐怕并非昏庸好色,而是为了咱大明,为了给陛下您分忧啊!”

    “呼~”崇祯深吸一口气,眼眶竟不禁有些发红,“但祖宗之法不可废,传朕的旨意,申饬太子。”

    “你再和朕讲讲太子是怎么说服史可法的?”他更好奇的是太子是如何拿到这四十万石粮食的。

    以身份压人,这不可能!

    别说是太子,就是他这做皇帝的都做不到,要不然的话,何至于只筹措了十万两银子?

    “据郭时明讲......”随着王承恩一点点的讲出来,崇祯的脸先是眉头紧蹙。

    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心头的悸动。

    再然后......眼睛缓缓睁大。

    这就是所谓的投资建设模式?

    越琢磨,越觉的此计之妙!

    运河一年才能收上来多少税?而这一下子就弄了四十万石粮食,减轻了大明的压力。

    虽然太子擅自主张,但对于朝廷来说,这买卖不亏。

    他不禁想,要是往前退几年,自己用这种方法筹集粮饷,在松锦之战之前,会不会是不一样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