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憾否
繁体版

第二十六节

    年画一摆出来就有好多顾客购买。

    购买年画的多数是农村人,他们首选的是门神对子,中堂画,他们最喜欢大红大紫的年画。数量多,品种全,不像城里人挑三拣四的,买了就走。虽然农村人经济状况差,省吃俭用,但在购买年画上看得出日子再苦再穷,也要用他们的方式幻想着来年如画般红红火火,五谷丰登。

    城里人喜欢的是山水画风景画,不喜欢大红大紫的那些。风格与农村人截然不同。我就见一中年妇女,先来我们这边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仔细看一遍,再到那边摊位去,过了一会儿又来到我们这边看了一遍,最后挑了一幅山水画。

    从早到晚,摊位上一直都有人,有时还拥挤。这就要求我们动作熟练,速度要快,算盘要精,最重要的是不能收错钱。

    这一方面,我是她们学习的榜样。

    家里面有把算盘,那是母亲拿回来做帐用的,母亲经常教我们算盘加减乘法。这时可就派上用场了。

    她们会打算盘,打得不精。在学校时学过算盘,时间一长就忘了。

    李芳在我眼里越看越喜欢,我开始喜欢她了。虽然只是二,三天时间,但在我看来她是我追求的对象,谈吐温和,知书达礼,善解人意。

    有事没事我都跟她套近乎,借着她钦佩我的才干,看得出跟她约会是没问题的。果然,我约她晚上出来走走,她不加思索地答应了。

    晚上7点半,我站在了粮校大门口。

    我没等多久就见她款款而来。我知道只要她来,意味着她不反感我。

    从她嘴里了解到她家以前的历史。她父母亲都在粮校工作,父亲是粮校工会主席,教政治,母亲是粮校卫生室医生,她在家里是老大,下面有个妹妹和弟弟。她父亲以前在州政府秘书科工作,后下放五七干校,又在元里工作了几年,后来到五七大学任教,前四年调到粮校工作。

    她母亲在卫校读书,毕业后认识她父亲结婚生子,一直跟随她父亲调动工作。

    她初中毕业后读高中,在此期间参加工作,没上几个月的班就被人家揭发失去工作,失去工作后在家待业,这不就到书店做临时工卖年画。

    我俩聊了很多话题,我把我家的情况简单的跟她说了下。我俩家的遭遇有些还是相似的,俩家的父亲都在……,

    不知不觉中,我俩聊到了十点,她说她要回去了,回去晚了父母亲会责怪的。送到粮校大门口,我问她以后晚上还会出来吗?她还是不加思索的说行。

    分手后,我走在鹿城的街道上,路上行人少了,橘红色的路灯时而拉长我的身影,时而缩短我和它的距离。

    从这几天的聊天看,我俩是有共同语言的。她喜欢文学,读过不少世界名著,托尔斯泰的《复活》,巜战争与和平》,雨果的巜巴黎圣母院》,巜悲惨世界》,高尔基,莎士比亚等等,她能说出好多作家,诗人的名字,粮校图书室,县图书馆都留下她的身影。

    像招工被清退这种隐私话题都能跟我说,说明她的心菲是向我打开的,她对我不隐瞒她的内心世界。这很难得,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她愿意跟我交朋友,她愿意在我面前,吐露她的心声,她也愿意听我说话,不反感我的一言一行。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