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娶秦淮茹,我摆烂就变强
繁体版

第428章龙争虎斗,凤临九天!

    虽然“三合会”又称“洪门”

    但“洪门”却不等于就是“三合会”,严格来说这是“洪门”的一个分支

    在“三合会”下,也分出来多个分支

    比如“和”字号,“东”字号,“同”字号,“全”字号,以及广联盛及台弯的竹联帮等

    其中“和”字号分支山头最多,一共有13个之多

    包括:和合图、和胜和、和群英、和利和、和胜堂、和勇义、和群乐、和利群、和安乐、和胜义、和和庐、和鸿胜

    值得一提的是,

    后面的这些“和”字号山头,又都是从“和合图”中分裂而来

    “和合图”在1908年成立,是当时九龙最大的三合会之一

    组织严密,沿用三合会传统的仪式,每两年选一次坐馆

    后来,从“和合图”分裂出来的“和胜和”势力还略大于“和合图”

    在如今的九龙,

    以本地三合会帮派以“和胜和”为龙头,实力最强人数最多

    除了“和胜和”之外,

    还有另外两支势力不容小觑,并且虽然后两者发展的较晚,但已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戴立有位得意门生,名叫项前

    1907年生于粤省汕尾市陆丰县,被授予军统少将军衔

    抗战胜利后,潜赴九龙进行特务活动,为掩饰其间谍身份,在九龙创立义安工商总会、太平山体育会、义安公司、新安公司等,通过包赌及收保护费牟取暴利

    1947年,“义安工商总会”因涉及三合会活动而被九龙英政府取消了社团注册

    40岁的项前便将该组织改名为“新安公司”

    ……

    1949年,三大战役老蒋节节败退,最终全面崩盘,败逃海外

    5月27日

    60岁的杜月笙告别留在山海的黄金荣,带着手下100多口人,登上了驶往九龙的客轮

    这次离开山海滩,跟上次不一样,上次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归来,而这次他知道将是永别

    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山海滩,杜月笙不禁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47年的往事一幕幕从眼前掠过,所有的荣华富贵、功过是非,都如雨打风吹去

    竟也有一丝“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豪情

    这是杜月笙第二次去九龙,连他这样呼风唤雨的大亨,都要来山海避难,可想而知,那些亲蒋人士,来九龙避难的还有多少

    更不用谈国党败兵了……

    那时近万名国党败兵来到九龙,其中有一个抗战风云人物——葛肇煌!!

    杜月笙来九龙主要是养老,谈不上猛龙过江,葛肇煌来九龙,才是真正的猛龙过江!

    葛肇煌,生于1894年,比项前大13岁,官衔也比项前高

    1942年,葛肇煌加入军统,此后立下赫赫战功:

    1944年暗杀汪伪政府粤东高官陈耀祖,此人是汪精卫老婆陈璧君的弟弟;

    1945年捣毁日本支持的“五洲华侨洪门西南本部”的洪门组织,并自称“洪门护法”,将该组织接管

    抗战胜利后,葛肇煌将本部易名为洪门忠义会,受军统指挥

    1949年10月,解放军长驱直入,占领广州

    葛肇煌和近万名国党败兵,纷纷涌入九龙,聚集在九龙西环一带

    这些国军败兵,白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看热闹,有些没饭吃跑去偷盗抢劫,晚上就在路边屋檐下铺上油纸或者毯子,席地而睡

    为了安置这些不安定分子,港英当局在九龙岛西面的摩星岭设置了所谓的难民营

    难民营很简陋,连木板房也没有,是用各种物品搭建的帐篷,帐篷布满山头,缺乏公共设施,人们随地大小便

    每逢烈日当空,更是恶臭难闻

    到了雨天,更是遍地泥泞,就算铺上草包袋子,也很快就腐烂不堪

    但这些不安定分子,仍然不安定

    1950年6月,摩星岭国军残兵与九龙人发生冲突,很快数百人打起了群架,这次事件导致130多名九龙青年受伤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动乱,港英当局撤销了摩星岭难民营,在相对偏僻的九龙魔鬼山,也就是将军澳对面,设立了调景岭难民营

    国军残兵怎么甘心窝在山头住棚子呢?

    何况他们之中还有好多黄埔出身的军官!

    让他们去打杂工,看别人眼色,获取一点微薄的收入???

    用帕特里克·亨利的话来说,“不自由,毋宁死”

    于是,前国军中将葛肇煌挺身而出,创建了“14K”

    “14K”是指“14K”发源地,即广州市西关宝华路14号,这是葛肇煌在广州创立的根据地

    K是国党英文名称KuoMinTang的第一個字母,也指K金(Karat),K金比一般的黄金更为坚硬,寓意组织的强大

    “14K”很快就在九龙打下地盘,毕竟该组织成员都接受过军事训练、白刃战训练,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且身经百战

    枪林弹雨、炮弹横飞都不怕,还怕黑社会???

    同样有国党军统基因的新义安,在国军全面溃败之时,也收拢了不少溃兵,实力变得更强

    自此,

    “新义安”和“14K”一跃成为九龙两大帮派

    本地帮会是以“和胜和”为首,但面对敢打敢杀、单兵作战能力强悍,锋芒毕露的“新义安”和“14K”,饶是“和胜和”也只能暂避锋芒,屈居两帮之下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陈雪茹这段时间里搜集而来,

    吴有德年初去九龙的时候,也通过在九龙的乐家人,以及总督葛量洪了解过这些

    除了这些,陈雪茹还在信中透露了目前九龙的最新情况

    自从去年年底,

    “14K”创始人葛肇煌因脑溢血逝世,经过几个月的混乱,其子葛志雄在今年二月份,登上“14K”龙头宝座

    但帮会已经开始分裂,葛志雄只是名义上的老大,36个分支组织各自为政,对外都称“14K”

    也就是说现在的“14K”,已经不是曾经那个能压九龙地头蛇“三合会”一头的“14K”,它几乎快成了一盘散沙,实力锐减,大不如前

    也是今年,

    项前被港英政府驱逐出境,他只带了最得宠的三太太去了台弯

    至此,

    “14K”由葛志雄接任,九龙黑社会翻开了新篇章

    哦对了,项华炎还有好几个弟弟,其中一个叫华强、一个叫华盛

    ……

    看完这些之后,

    吴有德算是对如今九龙的社团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没想到短短一年内,两家这就都换了龙头

    那么不用想也知道,以后九龙的社团势力会更加混乱、猖獗、跋扈!

    不过乱中才好取胜,混乱才有机会

    陈雪茹就在信中说,杨二狗和许大茂目前在“和胜和”的一个堂口,杨二狗凭借极其凶猛的战斗力,已经成了该堂口的一名“红棍”

    负责一条街的地盘

    至于许大茂,则是和杨二狗在一起,充当他的“白纸扇”,为其出谋划策

    看到这里,

    吴有德暗暗点头,以杨二狗的实力当一个“红棍”实属绰绰有余,甚至还有点大材小用

    一年的时间,两人发展到如此地步倒也不算慢

    至于两人为什么会加入“和胜和”,这一点吴有德是知道的

    他曾经从李耀臣那里得知,想当年李耀臣也是洪门一员,辈分还不低,只是后来大陆的洪门全都散落海外

    杨二狗到九龙,想来会联络一些他师父曾经的故人,以此加入其中,作为跳板,这也是情理之中

    ……

    在信的后半段,

    陈雪茹说起了具体的扶持计划,第一步投资,或者说是招兵买马

    她给杨二狗提供钱财,供其收拢人心,招揽部众,购买装备,壮大势力

    第二步,向周边街道扩张

    扩张之法分为两种:收买,镇压

    看到这里,吴有德笑了起来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套路,陈老板如今是玩的越发溜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至于第三步,

    陈雪茹说现在九龙的社团都很乱,几大势力都在内讧,包括“和胜和”也是如此,几个山头之间明争暗斗,互不服气

    当杨二狗扩充势力时,大概率不会有人管

    如果“和胜和”内部有山头看不过去,她还是会用收买、或者镇压这两个办法,再不然就是间接给杨二狗所属堂口的香主上供,以此让对方站出来庇护

    具体情形,到时候看情况来办

    关于社团的事情,

    陈雪茹就说到这里,吴有德看的是连连点头,挺满意的

    这个方案很合理,很有可行性,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也做了预判,做出了应对之法

    “看来放手果然是对的啊……”

    吴有德笑了起来,低声喃喃自语

    让陈雪茹、杨二狗、许大茂他们自行发展,既省心又省力,目前看来确实不错

    在信的末尾,

    陈雪茹终于谈起了她的商业计划,这让吴有德心里不禁稍稍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有点担心陈雪茹走上歪路

    怎么说呢?

    发展社团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在当下的九龙,只有手中有自己的刀,生意才能发展的顺顺当当,日子也才能过的和和美美

    但却不能一条道儿走到黑,等过几十年后,嚣张的社团都会被一一镇压,消失殆尽

    唯有商业才是王道!

    这也是正途!!

    可是他看这信里通篇陈雪茹都是在写社团怎么怎么……应该怎么怎么发展……怎么怎么抢地盘……

    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兴奋!

    没错,就是兴奋!

    吴有德能明显感觉到,对于搞社团抢地盘,陈老板很感兴趣……

    所以,他才有些担心

    不过看到最后陈雪茹还是提起了她的商业计划,吴有德便知道她头脑还是清醒的,没有本末倒置

    陈雪茹在信里说,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和了解,她打算第一个涉足的行业是港口

    “你说的很对,这里有天然的深水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不淤不冻,通道众多

    这个先天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我咨询过很多搞船务运输的人,他们都说九龙的深水良港是整个世界都属于比较优秀的一批!”

    “我决定了,先搞港口!”

    陈雪茹在信中如此说道

    她还说,目前的维多利亚港各个码头设施陈旧,且数量不多,在整个维多利亚港只占据了一小部分

    她准备先在维多利亚港拿下一段海湾,投资建设新港口新码头,目前这个计划已经和葛量洪商谈过,对方表示支持和欢迎

    现在剩下的就是拿下海湾地皮的价格,以及港鹰政府的支持力度……

    看完之后,吴有德沉思良久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