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天论道3000问
繁体版

第一卷设定④:宇宙起源

    得以推导出拥有创造这个宇宙,设立各种宇宙常数的造物主。那么也可得知这个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第一次设计出来的,如此精妙,各种数值环环相扣的宇宙不可能是一次就被造物主设计出。

    那么造物主又是从哪来?无论怎么套娃,最终他们肯定来自混沌,从混沌中诞生。

    可得知他们诞生之际不是全能全知的,而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体验过。

    它们曾经都没有美丑,没有善恶,没有爱恨等等这些概念,不知什么是极乐,不知什么是痛苦,他们有很多很多的不知道,等着来宇宙发现,体验和感悟,获得这些无价的财宝,在自己的灵魂中,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极乐世界。

    他们可以创造宇宙,那么或多或少也可以进入这个宇宙。这个宇宙的随机性,让宇宙变成了一个灵魂获得感觉和情绪的绝佳平台。灵魂来体验感觉,获得情绪的波动,获得曾经自己想象不出,创造不出的事物和概念。

    有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种心态,就好比如果有全能全知的灵魂,那么他将永远都无法获得探寻到奥秘和知识的快感,永远无法得到情绪的波动,因为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体验过,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法激起心中的涟漪。

    唯有设计谜团,设置未知,让灵魂从零开始寻找,突破,他才能获得新体验的快感,获得情绪的波动,见识到从未有过的事物,创造出全新的概念物。

    用更俗的语言来说,假设一个灵魂喜欢猫娘,他或许会幻想和猫娘过一辈子。但如果他从来没见过猫和人,怎么会有猫娘这个概念呢?没有这个概念又如何意淫呢?

    就像人做梦,人梦不到没有概念的东西,梦不到没有体验过的事情,灵魂也一样。所以只有灵魂体验过后,发现过后,才有自己所爱之物,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喜好。

    可以说宇宙肯定也有初级版本,在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版本迭代后,才有我们今天的宇宙。才有我们今天精密无比,谜团重重,无与伦比,无边无际,无比真实的超级沙盒宇宙。

    可见,宇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每个成熟的灵魂得到宝贵的感觉,获得情绪的波动,同时寻找自己所爱之物,淬炼自己,找寻真正的自我。

    这款具备绝对自由性和绝对创造性的沙盒游戏无疑是一个灵魂们的完美体验馆和试炼台。

    -----------------

    【宇宙法则和宇宙物质】

    再来看看这个宇宙的细节。前面说了宇宙的诞生是设计出来的,但就算是被设计出来的,所谓虚拟的,也不能忽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实,那就是无论它们是数据也好,真实东西也罢,都要有介质或媒质将其显现出来。

    意思就是它们不是幻觉,不是俺寻思之力,是需要“真实”存在东西制造出来的。就如传说中的女娲造人也要用泥土才能捏出人,造物主也要用“泥土”捏出这个宇宙。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说,无论是造物主还是宇宙物质甚至宇宙法则,它们的存在都要有介质。

    那我们先看宇宙法则,宇宙的所有法则,它们运作的方式它们是什么形态呢?

    这些法则无疑和数学公式相连,意思是,它们展现出的性质和运行方法,都具备绝对的数学属性,比如各种基本粒子的数值是固定的,运行方式是按照数学公式的。

    我无法准确地想象宇宙到底是怎么运行的。硬要举例子就有点像人造物里的芯片CPU,CPU也是人类用纯度极高的硅以其中数学逻辑(如2进制)为底排列成集成电路,再以特殊方式制作出来的。

    有人会好奇,宇宙这么复杂,这么庞大,这么多实体,那么多复杂的玩意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像几乎完美圆的电子,原子,这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这些实体要怎么制造出来呢?

    其实并不难,我认为它们就像一台投影仪投影出来的画面。我们知道,人类的投影仪投出来的画面是二维的,是一个画面。

    但宇宙却能投出来三维的物体,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个三维的实体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绝对的三维,它们存在方式也是极其巧妙的。

    就像只要有一个点,就可以变出实体的。

    一个奇点,用10帧从A点运动到B点,就得到一条线。这条线再用100帧绕中心点旋转一周,就得到了一个圆,就像风扇一样,扇叶不停地转,得到一个圆;这个圆再用1000帧套自己圆心旋转一周,就像一个旋转的硬币,我们这时就得到了一个球。

    它们运作的速度太快,或者说帧数太多,一个点靠这样的机制,在我们眼中和现阶段各种科学仪器中就变成了实体,三维的存在。

    进一步举例来说,像原子是空心的,但在宏观下又是实心的。就是用类似的方法。电子这个球,绕中心,在不同的位置闪烁出现万兆亿次,就得到了一个超大的空心球。我们眼中的原子,实际上是由电子闪烁了万兆亿次后的产物。

    你可能无法理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就像一台相机,拍摄你从A点跑到B点的,十米的距离,相机拍了10000张照片,再将所有的照片P到一起,把所有的画面叠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人影长方形。

    我们眼中的原子,就像这个长方形人影一样。相同的例子也可以在长时间曝光的星空图上找到,星星的光芒绕相机旋转,光痕在镜头中留下踪迹,最后我们会得到一张由一条条弯曲星痕组成的圆形。

    宇宙的所有物质运动都是如此,同时宇宙中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在科学理论中也是被证实的一点。这说明所有的物质都是源自同一种东西,只是被宇宙的法则附加了各种各样的形态。

    所以我很大胆地猜测物质和波,它们都是类似于数据一样的产物,物理法则是一条条代码,宇宙的背后则是一台超级投影仪。

    人类软件加硬件的结合,能在手机和电脑上创造一个个无比庞大的世界。软件中一条条代码充当了这些虚拟世界的法则;芯片中一次次的计算规划了每一个像素点的“物质”;屏幕的一帧帧画面凸显了所有物质具备闪烁和跃迁的属性。(原子电子都是一闪一闪地存在。)

    人们眼中的世界,就像电视一样。电视的像素越多,画面也就越清晰,电视中的世界也就越真实;帧数越多,画面也就越连贯,电视画面的运行更流畅;芯片越强,功能就越多,电视可以做的事情就越多。

    当然宇宙肯定比这个更加无法想象,我只能用我记忆中最合适的物品去揣测宇宙的最基本的运行逻辑。宇宙法则就如同电脑中的软件,宇宙物质就是这些软件中后得到的产物。

    同样的无论是宇宙法则,第一意识们,宇宙物质的投影,中间诞生的灵魂,所有的东西都由更高维的某种“东西”组成。万物同源,也是道中的万物归一。

    这些制造出现阶段宇宙的第一意识们,可以说算的上是人类的神明了,但也意味着所有普通的灵魂都可以变成它们的其中一员。因为大家都一样,都源于混沌,只不过它们是天然的,一般灵魂是“人工”培育的。

    至于灵魂以什么形式存在,具体请看文章后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