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水浒之花荣
繁体版

第九章 贼星地煞初来投(之三)

    且说花荣接纳时迁等人,排摆筵席。花府众人闻听,一则库银失而复得,二则主人又收能将,不禁大喜,各处哄闹起来。

    不多时,筵席已备得。花荣、花管家并一众心腹军士,邀请时迁等众兄弟入席。席面上烹牛炙羊、熟鹅嫩鸡、蔬果鲜鲊,一应俱全。更难得十几坛鹤鸣春、烧刀子,摆列两旁。

    时迁等人俱是好酒之人,昨日因另有心事,未及尽品仙酿之韵味,今日便放量痛饮。又得哥哥如此款待,心下感动,思道:“想我时迁,四处投人,俱以我盗贼出身而轻视,哪里有人曾如此款待于我。哥哥玉孟尝之名所传非虚,今后必有所报。”几人心中一暖,忠心更涨一分。

    宴上觥筹交错,气氛热烈。时迁等人心有感慨,纷执杯敬酒。花荣来者不惧,酒到杯干。二酒性烈,不多时,时迁等人便喝得大醉。花荣自吩咐花管家寻客房住下。

    如此连宴三日。

    次日一早,花荣带时迁等人来到清风寨武知寨升厅,众人坐定,花荣道:“时迁兄弟,吾欲在武卫营下设立细作情报都,任你为都头,统管全都。任汝一众弟兄为将虞候,下辖二百兵士,你可愿否?”

    时迁等人一听,还有这等好事?原本想着能跟在花知寨左右,做些杂事,便已知足。谁想到得哥哥抬举,一举换成官身,任作都头、虞候,日后归还家乡,可算是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罢。故抢扑在地,拜了又拜,口称得哥哥大恩,舍命以报。

    花荣一一扶起,向时迁等人道:“自家兄弟,不必如此。”又道,“时迁,细作情报都由你统领,此都兵士,只于关键处盗取机密情报,装扮细作刺探军情、战时潜伏敌营内外接应,你可知否?”

    时迁心想:“这便是我的看家本领,哥哥此举,正合吾意。”便道:“请哥哥放心,小弟必练出刺探机密、装扮细作的精兵强将,为哥哥分忧。”

    花荣点头,道:“且随我到营中挑选兵士,不足之数,许你十日招兵补足。”

    时迁等人轰然称诺。

    花荣便带众人往演武场来,但见训练场上热火朝天。一队队兵士军马,呼喊声响天震地,操练动作整齐划一,一队兵士便只如一人一般。这般令行禁止,自然流露出千军万马之威势,不是寻常松垮厢兵可以相比。时迁等人一看,顿生敬意。

    再往前走,又见一队队兵士排列整齐,笔直站立,一动不动。时迁心道,“这些兵士只站在那里,不知练的是什么招数。只看那些兵士站立,便有不动如山之威,不可小觑。”

    原来早在几月前,花荣新婚过后便来到寨中,操练军士。

    清风寨分文知寨、武知寨两个职位,各辖文卫营、武卫营两营,每营三千兵马。花荣初至,便行精兵之策。于武卫营三千兵士中,汰劣去弱,年纪过大过小的、身体有伤残隐疾的、身高低体质弱的、性情油滑不听命令的,全部淘汰。一番遴选下来,武卫营只余兵马共计一千二百人,其中马军二百人,步军一千人。

    选兵方毕,花荣便依后世练兵方法,行练强兵。

    先是吃饱。以前一日两餐,或一日一餐,且多为水汤粥菜,缺油少肉。花荣斥巨资,改一日三餐,早餐必有蛋,午餐晚餐必有肉,佐以干饭馒头,几日下来,一众军士,肉眼可见胖壮起来。

    再是发饷。宋末行冗兵政策,军士数量庞大,财政难以为继,虽不至于不发一文,但足额支付,实在难见,欠薪欠饷者不计其数。花荣自掏腰包补足欠薪,又设立奖惩机制,有训练优秀者、作战勇敢者、立取功劳者,不吝封赏。一众兵士,士气陡然高涨。

    再是锻炼纪律,培养服从意识。北宋末年官军战斗力极弱,但遇强敌,一击便溃,望风而逃,毫无战力。究其根源,在于纪律不严,服从意识不足。花荣要从根本上树立军队等级森严的管理制度,让军士们养成服从上级的习惯,打造军队韧性。依照前世军队训练之法,予以试训。花荣所知不多,只从站军姿、走队列等简单事项做起,但效果显著。

    最后是武艺训练,要求步军于近战精于枪刺、刀砍,于远战精于弓箭、手弩。马军则精于骑射长枪。花荣并一众武艺高强军官,分别指导,专项训练,兵士武艺日益提升。

    花荣一路走,一路讲,时迁认真听记,受益非浅。及至行走一圈,花荣喝令军士集合,向众人介绍新成立的细作情报都时迁都头并几位虞候,而后由时迁选兵。

    时迁前后游走观看,高大威猛、面目凶恶者一概不取,只于样貌普通、眼神机灵、无甚明显特征之兵士中,择选出一百人。所余一百之数,于一众军士中,再难选出“合格”之人。实在原因,便是经过花荣精选之武卫营,俱是高大威猛、杀气盈天的健壮军士,不合时迁之需。

    时迁选人时,花荣暗暗点头。潜伏卧底、充任细作、深入敌营、刺探军情,非相貌普通,不惹人眼,兼聪明机灵之人不可胜任。时迁此举,甚有深意。

    时迁向花荣禀报,无可选之人。花荣便给时迁十日时间,自行招兵补足。时迁等人轰然应诺。

    话休繁叙。十日后,时迁果真凑足二百人。花荣察看,见细作情报都一众兵士,有富态如掌柜者,有机灵似小二者,有瘦黑如小贩者,有端正似公人者,有压肩驼腰如老农者,各式样态,不一而足。时迁低声报知,多数是时迁及众兄弟的师兄弟或徒子徒孙,亦有乡间市井直招之人,各具本领。花荣点头称赞,细作情报都正式成立。时迁自去训练不提。

    自此,武卫营扩编,辖细作情报都二百人、马军二百人、步军一千人,合计一千四百人。全营每日操练,进境显著。花荣心道:“这样精兵,于普通官兵,以一敌三,不在话下。再经血火淬炼,便以一当十,亦指日可待。”

    武卫营每日操练不提。

    转眼半月已过,看天时已入深秋时节。

    这一日清风寨文知寨忽然唤过花荣,说出一番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