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水浒之花荣
繁体版

第四章 万事竞起财先行

    且说花荣坐定思虑,下一步具体该做什么?不多时,脑中闪过几个念头。

    第一件要务便是生财。

    行走乱世,若求升官自保,没有钱财买通各路官长,凭什么升你的官。

    一众天罡地煞好汉,并地方英雄豪杰,若你无名望,凭什么纳头便拜,口称哥哥。而求得声名广播,非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别无他途可想。这便需要大量财金支持。

    若要生财,便做些什么生意却好?略思量,花荣心道:“便是酒水罢了。”

    选择酒水生意,主要出于三个原因。一则,此间世界,好酒之人数众。花荣前世遍观宋史与水浒故事,其中好酒者不计其数。

    历史上岳飞便是极度好酒之人,经常豪饮。一次酒醉误事,竟惹得高宗亲笔致函,劝岳飞少饮。岳飞也真个把酒戒掉,花荣少不得暗竖大拇指,能戒酒瘾者是真好汉。韩世忠也是豪饮之人。军中一众粗汉,大碗饮酒,大块吃肉,流露出真性情,方能笼络人心,把队伍拧成一股绳。

    水浒故事中众好汉嗜酒如命,更是屡见不鲜。武二郞豪饮十八碗醉打猛虎;鲁提辖吃酒醉闹五台山;晁盖计取生辰纲,也是在酒水中加了料,众人照吃不误;张青、孙二娘酒中参杂蒙汗药,药翻过往行人无数,无他,只因都来买酒吃。

    金瓶梅中金莲、玉楼与李瓶儿等人,常互作东道,买酒来吃,便是普通劣酒不好,还常选上等之酒饮用。

    如此种种,可见这世道豪杰好汉、市井路人对酒水的偏爱。只要酿出好酒,不愁无处发卖。

    二则,花荣懂得酿酒。前世花荣是个地道的酒人,平日异常好酒,撸串小酒几乎日日不断。正因好酒,故多多关注了好些讲酒的网红博主,多年耳濡目染下来,花荣对酿酒、调酒、藏酒、品酒等事务,件件精通。这一世,虽无现代化工业设备,花荣有信心制出上好白酒来。

    三则,此间时代酒水味道品质低劣,实难使人满意。军汉豪杰们常饮的烈性酒,实际上酒精度数仅在二十度至三十度左右,酒精含量低不说,还有另外几个缺点。

    酒水混浊便是其一。此时由于工艺落后等原因,酿出的白酒并不纯净,酒里面往往会有很多渣滓或者是酒糟,浊酒表面往往会漂着一层米滓,状如浮蚁,一般无法直接饮用,在喝酒之前大多需要先筛一下,将杂质过滤后方可饮用。这也是水浒故事中好汉买酒常说“筛一碗酒来”的缘故。

    除了混浊,这类白酒还其他缺点,有异味便是其二。此时白酒由于其酿造设备、工艺相对落后,采用的粮食原材料不精,存在部分发霉变质情况,所酿成的酒液中往往存在各类超标有害成分。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感官上亦有缺陷,常伴着臭味、油味、霉味、酸味等各种各样的杂邪味。有的白酒存储不当,还会产生臭鸡蛋味、焦臭味、窖泥臭味、醋酸味等不愉快味道。

    故古代白酒开坛时,不一定是酒香满屋,很大可能是臭气熏天,或是浓酸似醋。也出于这个原因,古代白酒并非主流社会、文人雅士的首选用酒。大多以黄酒为主。

    这些问题于当世便无人能解,于花荣处,不过是当年观看过的几段视频罢了。花荣依着后世名酒酿制方法,草拟一个使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等粮食的酿酒方子,准备找人试制。

    制出白酒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后续蒸馏提纯,这是制作高度白酒的重要环节,也是制酒的难点。此环节一旦成功,所制高度白酒便是当世独一份,无人能敌。此间缺少工业配件,花荣摸索几日,依据记忆中蒸馏器原型样机,画出图纸,指派人打造瓷坛、铜管、木塞等物,拼接组装,做出简易版蒸馏器。又取来白酒试做蒸馏,初见效果尚可。至于后续改良,提高效率,提升品质,便交由工匠师傅自行摸索罢了。

    这几日思定了生财大计,花荣便唤来花管家共同商议如何建立酒坊,酿酒售卖。

    花管家闻听荣哥儿淘弄到制酒密方,要做白酒生意,又见了样式古怪的蒸馏器,试品了性烈如火的蒸馏酒样品,感到高端神秘,前途可期,便全力支持。先将花家资产一五一十说与花荣。花家除却田亩、农庄、店铺等不动产,家中尚有余资约一万五千余贯,可供花荣使用。

    花荣与管家商定,取出五千贯,用于白酒生意本金。主要包括聘请酿酒师傅、伙计,租建酒坊,批量制造酒水蒸馏一应器物,购置制酒原料等物,另有租用店铺费用,一并列入其中。

    二人商议已定,花管家依照花荣规划,寻找酿酒师傅、酒坊等,又照蒸馏器草图,寻巧手工匠分别批量打造,诸般事项,有序推进。依花管家估计,预期半年内当有收益。

    花荣将白酒生财之计全权托付花管家管理,便腾出时间,思虑眼前必做的第二件要务,便是滋养名望。

    养望便要仗义疏财,重性重义,行乐善好施之事。花荣计划再拿出五千贯来,于青州府、清风寨一带,广舍钱财,解危济困,以求声望传播。尤其是对江湖上落魄的英雄好汉,要不惜钱财,救人以急。

    五千贯折合后世约为人民币五百万至一千万,依花荣估计,怎地也足够半年“挥霍”。半年后酒水如有收益进帐,便可循环补足。如有不妥,再思他法补全。

    只“挥霍舍钱”便可捕获名望?实情并非那样简单,不是把钱舍捐出去,便自然收获名望。君不见水浒中舍钱求名的二位先贤——宋江、柴进,同样急人之难,救人以急,可江湖名望却天差地别。

    前世花荣特意研究过这个问题,多方查阅资料,做成一集精讲视频。依花荣看来,宋江与柴进之区别,第一便是差在交心,宋江阅历丰富,擅长揣摩人心,能与人倾心相交。第二便是差在眼力,宋江独具慧眼,遍识英雄。

    花荣仔细分析宋江、柴进仗义疏财,捕获名望之事,以期从中发现端倪,引以为鉴,小心行事,择优而从,择劣而汰。这一分析,便得出一番道理来,为花荣广传声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