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了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家书

    常弃疾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眼前排着的队伍。随后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今日大休,临近年关的缘故,不少目不识丁的士卒不约而同开始找到了常弃疾他们这些会写字的人,随后从天微微亮开始写,一直写道临近巳时。

    “小子,俺家里就俺老娘和媳妇带着我那三岁的儿子,你就给俺画个树就行,没甚要说的,俺那村里没个识字的,写了也没人认识!”

    常弃疾抬头看了一眼这个胡子拉碴的中年士卒。好奇的问道:“不知画个树是代表什么意思!”

    “俺叫胡大树,临行前跟俺娘约好了,都不识字以后要是寄信,那就画个树,俺娘就知道俺还好好活着!”

    “行,没问题!籍贯何地啊?”

    “淮南、松木县、岁长镇、胡家村胡老三家。”

    男人拿着常弃疾三五笔就描画出来一颗树的纸张,等到墨干,珍视异常的仔细叠好塞入信封中,信封上写着一串地址。

    “这位兄弟,你就给俺写个‘活’字就行,一定要写大点!”

    “敢问这位老哥,为何这么写啊!”

    “没法子,都是一样的穷苦人家,谁家老爹老娘能识字啊,你就写个活,俺爹娘就知道这个字的模样,人老了眼花了,你写的大点,这就中,看到这个模样的东西,俺爹娘就知道,俺好得很!”

    “成,包老哥你满意,寄到哪啊!”

    “淮南、松木县、武冈镇、土地尾村村头第一家。”

    一边满口答应,一边提笔就在粗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活”字。随后递交给面前这个让他代写的士卒。

    “谢了,兄弟!”

    看着一手拿纸一手拿着信封,满意离去的士卒,常弃疾再次伸手接过下一位士卒递来的粗纸......

    常弃疾所在这一阵的钱粮官,看着一个个士卒不停的将装有家书的信封放到自己面前的箱子。立刻走到刚刚押送完粮草,要带着民夫返还的押司面前说道

    “途经龙山驿站时,告知驿丞,就说龙山大营马寨需要快马驿卒,让他即可安排人前来!”

    那个不入品级的押司赶紧拱手道:“卑职领命!”

    午时一刻,送走所有找自己代写的士卒。常弃疾取出昨日钱粮官遣人挨个发放的纸张和信封,想起那个经常给自己寄来家书的小妹,思量片刻,开始落笔!

    “年关已至,想来小妹读此信应该已过上元灯节……”

    慢慢吹干粗纸上的墨迹,随后叠放进信封。常弃疾缓缓起身,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拿起信封,向着钱粮官所在的军帐走去。

    此时的扬州城,赵府的一处院子中,赵尚书兼枢密使最疼爱的孙女赵晨雯穿着袖口收紧,配有青绿色领缘的红色直领对襟衫正在双手托着脸颊,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院内那株被当世文豪称赞“香气似梅,类女工捻蜡所成,因谓蜡梅”的梅花树,而树下丫鬟阿月正在收捡品相好香气足的梅花,准备放入衣橱当中增添香气!

    阿月回头看着坐在屋内发呆的小姐,有些好奇为何往年最爱跟自己一起在这个时节挑拣梅花的小姐,为何今年就突然改了性子。

    却是不知少女的心,已然不在这赵府、这扬州之内。

    此时的翰林院,一帮朱笔翰林们现在手持几近一斤重的大楷,使劲沾满刚刚混着金粉磨出来的墨汁。随后开始在宦官们裁送过来的正丹纸上,挥毫泼墨。

    “哎呀,这笔怎么不聚峰了!换一支,换一支。”

    “此笔脱毛严重,换一支,换一支。”

    “哎呀,此笔……”

    看着一位位象征着这个国家读书种子的翰林,不时将一支沾满墨汁的大楷扔在桌子上。而那些用中楷书联的翰林们更是直接将“报废”的毛笔直接揣入袖中。吏部天官叶象泰对此也只是轻轻一笑,便走出了这间屋子!

    此刻的皇帝赵邝,正在勤政殿,批阅奏折。

    在一旁伺候的大宦官看着案前将近一人高的奏折,对着负责大殿地龙的当值小宦官摆了摆手势,示意加大一下地龙的火力。

    而后就看到兵部尚书兼枢密使赵大人,手中拿着东西,火急火燎的赶到了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