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了
繁体版

第十二章:饿啊

    历时二十余日,岳师济等人才赶到了龙场。镇南将军郑阳已在龙场等候三日,这三日时间郑阳几乎踏遍了整个龙场县,最终在龙山镇几个地方拟定了军营的位置。在岳师济率军到达之后,没有寒暄,只有一纸军令。工部的三位倒霉蛋就拿着工部的文牒去了龙场县衙,在当地县衙的帮助下,征用了龙山镇以北三十里的一片土地同时调集了十余位当地的匠户,开始按照郑阳的要求依托地势进行了整个大营的规划!

    而此时的常弃疾比之前从扬州出发时已经瘦了将近十斤左右,整个人更显得精壮了一些,一众大爷们自然各个像黑炭一样。那位一路上被众多“大爷”戏称为“小爷”的叶庆之,一路上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饿啊”“我饿啊”“走不动了我饿啊”“我想吃肉饼啊”!然后一路上乖乖啃着自己的死面烧饼。就着茶汤硬生生吃的比寻常老卒都快,那个缺了一根手指的标长偶尔吃慢了,一抬头就看到这位叶小爷两眼发绿的目光,然后相当不舍的让出去小半个烧饼,自然看的是常弃疾这帮“大爷”们啧啧称奇。

    后来还是互相熟络了之后,常弃疾所在那标的刀疤脸标长在睡前在营帐内给他们这帮“生瓜蛋子”说,出发的第一天晚上,大家都睡了这位叶小爷就大晚上往自家标长被窝里摸。结果那位叫做牛三虎的断指标长是谁呀,那是正儿八经打过仗的老卒子,一觉得有动静当场就抽出了枕头底下的佩刀摸着黑还未起身便抬脚就踹,当场把叶小爷踹的倒飞出去,随后刀就架脖子上了。这位叶小爷当场就吓尿了裤子,然后哭哭啼啼的说:“标长,我饿啊,你能不能把早上那张饼给我。”搞得牛三虎哭笑不得,从怀里掏出那张捂得温热的面饼扔给了叶小爷。

    得亏同帐的“大爷”们走了一天路,平时哪遭过这罪,各个睡得跟死猪一样。这事才没一开始就传出来,后来等消息慢慢传遍军营,这位叶庆之就被那些好事的兵油子戏称为牛三虎失散多年的干儿子。说什么听说过大晚上打灯笼进茅子找屎的,没听过半夜被窝里摸饼差点挨了刀子的,幸亏这小子尿裤子尿的快,更是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被窝摸饼叶庆之”。那个标长大概是看这小子确实饿的快,又饿的可怜,反正肯定不是因为这位四十岁都没娶媳妇的糙汉子得了个便宜干儿子才给他饼吃的。

    一路上走来,叶庆之是一斤没瘦,还胖了些许。倒是标长牛三虎据传饿瘦了好几斤。

    随着鲁少阳等人将整个大营规划完毕,得到郑阳的首肯之后,岳师济就开始带着全营士兵开始了给鲁侍郎打工的日子。最先建起的自然是营房,当然岳师济只建起来了自己所部的营房。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来到龙山这地方,不淋两天雨睡觉,那叫来当兵的吗?趁着天好一边晒着被子的岳师济一边看着马上就要建成的营房,心里想的那叫一个美滋滋。

    从两淮招募的乡勇共计两万七千二百三十四人,比预计到达的日期早了一天,但是路上死亡了十六人。这些人大部分来自一个叫做襄樊的军镇周边,赵骞很好的执行了皇帝赵邝的募兵要求,所有乡勇都是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青年。而后郑阳就将岳师济的老兵营给拆出去了一半,对这帮士卒进行了重新的编组,带领他们投身成了鲁侍郎的施工队。

    两日后从徽州募集的乡勇也到了,一万七千六百八十七人,因路上遭遇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加上一路上的饮食、疾病路上死亡二十六人。

    至此此次编练新军所募乡勇已经全数到达,各地的押送队伍在军需官那领了回文后陆续返程。加上常弃疾这帮“大爷”总共四万五千余人。郑阳将所有老卒拆分入新军当中,担任都头,也就是百夫长。

    汴朝禁军军制为十人一伍设立伍长,五十人一标设立标长,百人一都设立都头(骑兵都头官称兵马使),千人一阵设指挥使,十阵为一军设都指挥使,三军为一厢基本为四品以上的武将担任。通常一个禁军编制分为左右两厢,也就是六万人主将为三品以上武将担任。但是这个编制其实是加上辅兵的,再加上常年的征战,国力积弱,这个编制几乎从未满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