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传奇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联营《龙锦红》

    杭城火车站,秦立夏、张芷妹精神焕发,走出车站,张芷妹赞叹:“杭城真美!”秦立夏笑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西湖,你才知道什么叫江南美景。”张芷妹今天心情特舒畅,这是第二次和秦立夏出差,一路上有说不完的话。从村土地入股、扩大厂房、联合几十家小工艺厂成立集团公司、当选优秀企业家代表等等,一路说来。

    秦立夏很高兴,张芷妹成熟了,本事不亚于柳玉琴。而且,北街工艺品总公司是村集体、农民多元经济联合体,戴部长指出,它是乡镇企业的楷模。张芷妹觉得,秦立夏从去年一个打工仔,变了另一个人。过去他单纯、善良、朝气蓬勃;今天为两个公司立下彪炳功绩,像当年的韓信,居功至伟。他像苍穹中一颗闪闪发亮的紫微星,深邃辉煌,遥不可攀……

    杭城国际会展中心坐落西湖边,林木掩映,壮观而秀丽。华东红木家具愽览会已召开多届,海洲紫檀街红木企业首次参加。开幕仪式上,华东红愽会副会长樊铭川致开幕词:“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朋友们,一年一度的红木家具愽览会又开始了。我代表筹委会,欢迎各位光临……”会场上,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仪式完毕,副会长樊铭川邀请秦立夏、张芷妹参加企业代表座谈会。

    樊铭川50多岁,精神矍铄,他属下的红木企业《龙锦红》,当选全国10大红木品牌,上过央视,他说:“我国的红木家具行业,历史悠久。近年来,海洲以紫檀街的红木企业为代表,依靠地理优势,占领瀛洲市场。又问鼎中原,去年成功登上国宾馆,誉满京城。之后,南下港珠澳,扬名中外。今天,他们的代表首次参加本届会展,大家欢迎!”

    掌声中,秦立夏和张芷妹起身致谢,秦立夏说:“感谢樊副会长关照,各位代表都是红木企业资深老大哥,我们这次没带展品,是来参观、学习的,谢谢各位!”秦立夏不愿多说,他知道,那么多代表,樊副会长让他发言,给了很大面子。接着,各地代表依次发言。会议临近结束,樊铭川说:“我们中国有句话:一枝红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希望,有更多优秀的红木企业,著名的品牌,参加本届展览会,比学赶帮,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这是筹委会的宗旨……”座谈会开了两个小时结束。

    樊铭川和两人到各家展厅参观,他的热情、豪爽,使两人深为感动。交谈了各自企业的经营概况,樊铭川很感慨:“我今年56岁,当上副会长,而你们才20多岁,真是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秦立夏说:“樊总,感谢您厚爱,什么时候有空,到我们紫檀街参观、指导。”“好,我一定去。”樊铭川爽快答应,他一眼看出,两人非等闲之辈。而樊铭川作为华东红木界盟主,慧眼识英雄,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企业竞争,商场决战,并不妨碍优秀企业家之间的私人感情。

    樊铬川女儿樊桑雨在湖滨路经营一家大酒店,盛情难却,两人要了一个套房。与会代表下榻他的酒店,只收半价;而秦立夏两人的住宿费,服务员笑着全额退还,说是老板交待。

    西湖的夜景,灯火璀璨,波光潋滟。两人走上苏堤,到处是轻歌曼舞,流光溢彩。人生啊,有苦也有甜,两人并肩走着观赏夜景,秦立夏说:“历代文人骚客,给西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我很喜欢北宋诗人杨万里咏西湖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新、自然,一幅多美的西湖风景画!”张芷妹问:“立夏哥,为什么古代的诗人,很少有做生意的?”

    “因为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重农轻商。士大夫不是当官,就是归隐山林,如屈原、陶渊明、林和靖等。到了清朝,才有了改变,袁枚辞官后,构建了随园,又把剩下的银子放贷给商人,攒取利息。”

    “是吗?像葛德祐的财务公司,赚钱才利害呢!袁枚不是书呆子。”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发展,仕大夫不再耻于言商。平遙票号、红顶商人胡雪岩、广州十三行,都是杰出代表……”

    两人边走边聊,来到岳王庙前,手机响了,是樊铭川的声音:“立夏,你们现在哪儿?”

    “我们在岳王庙。”

    “傍晚没空,失陪了。我己回酒店,桑雨备了一桌夜宵,就我们四个人,我开车接你们!”

    岳王庙与酒店只有几站路,樊铭川的车子很快来到岳王庙,樊铭川和女儿下车,樊桑雨与张芷妹一样娇美:“哎,芷妹,听说你3万元起家,一年发展成上千万的大公司,不得了!”

    “别听假吹,我当经理而已,是村集体股份。”张芷妹不好意思。樊铭川说:“认出来了吧?去年把产品推销国宾馆的年青人,就是他--秦立夏!”樊桑雨说:“前年,是我们《龙锦红》上了国宾馆,去年是你们的《怡红》品牌!今年不知会是哪一家?企业竞争太厉害了!我老爸当了个副会长,寝食不宁。唉,这个央视呀,当然是轮流上,哪有一家独占,太贪了!”说得众人都笑了,四人上车回去。

    《龙锦红》大酒店坐落西湖东边,规模不大,装修却很精致,摆设的全是红木家具,古朴典雅,幽香熏人。下面两层作餐馆,公司总部在三楼,上面四层住宿。

    樊桑雨在二楼开了个包厢,点了几个杭城特色的下酒菜肴。秦立夏提一筐荔枝上来,说:“这是我们家乡梅妃故里的荔枝,在唐朝时名扬长安!”樊桑雨尝了一颗:“真好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咏荔枝的诗,原来出处在你们故乡,真是文献名邦!”四人边吃边聊。

    酒过三杯,樊铭川说:“当年乾隆帝六下江南,御驾驻在杭城西湖行宫,今晩这三个下酒菜,是乾隆御用名菜:一盘五香鸡丝、肘子丝、野鸡瓜。一盘咸肉丝、鸡蛋丝、锅烧鸭丝、鸡丝炒菠菜;一盘荷叶薄饼。”

    秦立夏赞叹:“杭城是南宋帝苑、江南名都,一个宵夜的下酒菜,都有这么多讲究。”张芷妹笑说:“在家里,以为咱紫檀街繁华,到了杭城,才知道什么叫畗贵、气派!”樊桑雨给三人挾荷叶饼:“来,尝尝!”

    “又酥又香!”两人赞不绝口,樊铭川说:“我家祖传经营红木家具,当年西湖行宫的御用红木制品,既为我先祖所制,乾隆帝十分喜爱。回京后,在玉泉山仿造了一座像西湖行宫一样的宫殿,所用红木制品,均为我先祖贡制,并御赐《龙锦红》金匾,传承至今。”秦立夏大为惊叹:“难怪评选为全国十大品牌,当之无愧!”

    樊铭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去年你们在国宾馆夺魁,我大为震惊。一个不见经传的品牌,一夜之间登上央视,给红木界爆了个惊雷,其震动可想而知!于是,我派个业务员,前往海洲,住在檀香大酒店,秘密调查了你们的企业。并购了一套家俬,进行研究;工艺精湛,确为上品,可与《龙锦红》相媲美。”

    张芷妹惊讶:“天哪,樊总,你真厉害,摸到我们家门口,我们还做梦呢!”秦立夏说:“这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樊铭川说:“听了汇报,我很佩服,你们直接从缅甸进红木,价格比别人低。产品运至瀛洲、鹏城,运费便宜,得天独厚。”秦立夏点点头:“樊总,您什么都知道。”

    樊铭川说:“《龙锦红》是百年企业,立足华东六省之中枢,北销中原,覆盖京畿。西往川鄂,可供大西南。品牌悠久,销路稳定,业绩名列前茅。但我年近六旬,大女儿桑绮留学外国,嫁个美籍华人,己拿了绿卡,不能回来。桑雨管理大酒店,还刚上路,对红木行业一窍不通。招个上门女婿,海归硕士生,金融专业,现在证券公司任高管。与桑雨有一个3岁男孩,按理说我可以退休,安渡晚年了。”秦立夏说:“樊总,您才50多岁,年畗力强,李嘉诚70多岁,还到大陆考察项目,多虑了。”

    “哈哈,立夏,听你这句话,我高兴,来,大家喝一杯!”樊铭川举杯敬酒,说:“不瞞二位,此次邀请你们来杭城,确有一大事共商。”两人疑惑,不知他有什么举措,面面相觑,樊铭川说:“当今世界上500强企业,避免競争,强强联合,己成潮流。我《龙锦红》执红木行业之牛耳多年,愿与你们联营,不知意下如何?”秦立夏惊喜地说:“太令人意外了,能攀上《龙锦红》,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不敢奢望,樊总,您吃亏了!”

    “现在有点吃亏,以后就赚了。”

    “此话怎讲?”

    “《龙锦红》单一品牌,价值超亿,现在与你们联合,看上去像大象与小羊跳舞。但我预感,你们这只小羊,将来会变成猛虎,10年之后,必将逐鹿中原。那时,我老了,你们才30多岁,为我支撑《龙锦红》,我不是赚了?”

    张芷妹惊诧:“樊总,您像诸葛亮,唱《隆中对》,谋划10年后的企业布局!”

    “姜还是老的辣,令人佩服,好,我们回去向柳总汇报。”樊桑雨说:“来,再喝一杯,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不要客气。”四人举杯,觥筹交错,樊铭川酒兴很高,当晚喝得大醉。

    三天后,樊铭川应柳玉琴邀请,带上一个企业团队,赴海洲紫檀街,签下联营协议,成了红木界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