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曹孟德
繁体版

十、亲兄弟之间的内卷

    曹昂独自出了皇宫,自然听不到曹操跟荀彧的背后议论,心中自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气:“老曹这个家伙,三言两语就爱训我,知道的是穿越成了曹昂,不知道的还以为穿越成了曹睿。”

    但随即也想到曹操对待曹丕跟曹植,也是各种的考核跟检验,为的就是从二子中选出最优秀的来当世子,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世子综合能力的大小,都影响着曹氏王朝的未来。

    “说不定老曹是在考验我,这个老奸雄——”想到这里,曹昂的气也就消了。

    出了皇宫,他便乘坐马车,向着家中赶去。

    曹操府邸距离皇宫不远,大约就隔着三里地,其目的也很明显是为了盯着皇宫的动向。

    马夫很快就驾驭马车抵达了府邸,曹昂快步走进了家门口,家里的杂役迅速就跑进去告知世子回来的消息。

    曹昂穿过一条长廊,迎面走来一个端庄妇人,满脸温和之色,隔着老远就关切地问道:“子脩,你随你父亲出征,没有受什么伤吧?”

    那妇人满脸慈爱,用手关切地轻拍着他的脸颊,曹昂知他就是曹操的正妻丁夫人,只觉心头一暖,当真便如亲生母亲般,柔声道:“娘,我没受伤。此番南征张绣不损伤一兵一卒,连仗都没打成他就投降了,我怎得可能会受伤呢?”

    丁夫人这才松了口气,对他端详几眼,点头道:“没受伤就好,子脩这一路上风餐露宿,倒是晒黑了不少,看起来比出门时瘦了些,想来军中的粮食也吃不惯吧?”

    曹昂受宠若惊地摸了摸鼻子,忙道:“娘,这也没什么的,三军将士在前线用命,枕戈待旦,随时都有可能被杀被伤,孩儿因为父亲的身份,一直在安稳的后方,内外都有亲兵侍卫跟随,被保护得好好的。跟他们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丁夫人听后竟落下泪来,感慨道:“子脩这一去而返,便如长大了般,跟你父亲说话行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曹昂挠了挠头,真心觉得这位养母对他是发自内心的宠爱。

    丁夫人擦拭眼角的泪水,又道:“就是还好长得不跟你爹一个模样,不然丑也丑死了。”

    曹昂险些笑出声来,心想多少还是要像一点的,要不然事情可就闹大了。丁夫人嘴上数落着曹操的不是,可听得出来有着调笑的意味,足见夫妻情深至切。

    说来按照历史记载,曹操就是在宛城临幸了邹氏后,间接害死了曹昂,丁夫人吵闹着跟曹操要儿子,曹操被追究得烦了,一时间说了气话,夫妇从此离婚,丁夫人也独自回了娘家。

    事后曹操气消了,还亲自驾马车到老丈人家里,低声下气的去请丁夫人回家。然而丁夫人早被曹操伤透了心,充耳不闻地背对曹操织布。

    曹操对此无可奈何,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妻子的背影,带着遗憾离开。

    “幸好我活着回来了,不然老曹跟丁夫人就离了。”

    曹昂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这家没我早晚要散。

    丁夫人命婢女端来洗脚水,取来一件宽袍长衣给曹昂换上,脱去旧服,经过这么一番梳妆打扮,整个人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颇有浊世佳公子的感觉。

    曹昂躺在床榻上,不禁心声感慨,喃喃道:“我大抵是所有穿越者当中,活得最舒坦的一个了吧?别人穿越要么当黄巾小兵,要么当辅臣,还有的缺心眼货色穿越成了辽东快要被灭国了的世子。我这一来就是顶配中的顶配。”

    自从熬过了宛城的兵变,曹昂打从认为自己手里握着的牌,那就是天胡开局。

    就算混吃等死一辈子,也是逍遥自在的主。

    当然,曹昂自知不能过于摆烂,且不说曹操本身就不是遵循古制的人,在选择世子的问题上,极有可能还会将目光投向其他孩子,就说曹昂那一水的弟弟,也是个顶个的妖孽。

    曹操最终遵循古制,也不过是看到了曾经的老对手袁绍正因为嫡庶不分,态度不明,从而导致内部势力的混乱。

    要是自己过分摆烂,曹操说不定真会绕开嫡长子制度,破格以曹丕、曹植为世子。

    毕竟,即使在古今帝王当中,曹操也称得上是特立独行的一位了。

    曹昂两眼望着房顶的横梁,睡意袭来,略有困意,突然听到门“喀”的一声开了。

    他坐起身来,只见门外探进来两个小脑袋,正眨着眼睛嘻嘻笑笑,齐声道:“兄长。”

    曹昂呵呵一笑,招了招手,让他二人进来,两个孩童一大一小,大的看起来八九岁,小的六岁,正是曹丕跟曹植。

    “你们不好好用功读书,跑来这儿玩了是吧?”曹昂笑着捏了捏两人的脸蛋,眉开眼笑地道。

    曹丕挠了挠头,笑道:“兄长,我已经把诗文背得滚瓜烂熟啦,娘亲每日让我学诗集、音乐还要剑术,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出来玩。”

    曹昂听后揉了揉他的脑袋,心想这跟同时报了几个兴趣班似的,笑道:“学海无涯,丕儿你多学些,便多长进一分。”

    “学剑好难的,兄长肯定了如指掌,丕儿就不行啦。”

    曹丕憨憨地一笑,用手比量了一下剑的长短,苦恼道:“师父说,我现在还小,用的剑都不长,要是兄长使起剑来,定然极为厉害。”

    “我不会使剑,你现在还小,过几年要是比剑术,我可就输给你了。为兄所学不过是为强身健体而已。”

    曹昂哟了一声,把他的脸跟揉面团似的捏了捏,心想原来曹丕在《典论》中提到“六岁而知射”、“八岁而知骑射矣”是真的,半点文学上的艺术加工都没有。

    他目光又转向曹植,小脸长得颇为文质幼若,天真无邪,心想:“这个老弟就更不得了,诗中仙才,能跟李白、苏轼鼎足而三的文学天才。”

    曹植腼腆一笑:“植儿不爱学剑,只爱背诗经典籍,背的比哥哥还要多一些呢,不信你可以考我。”

    如果说每个时代都要挑出一个文学代表人物,唐朝首推李白,宋代则因为有苏轼,而使得宋词得以齐名唐诗。至于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时期,飘逸出尘者惟曹植一人可当之。

    “生在帝王家真是够内卷的,这两个弟弟都要内卷成麻花辫了。”

    曹昂混吃等死的念头一下子就打消了,两个弟弟打从娘胎生下来就开始内卷,自己不跟着内卷,等再过个十年八年,肯定是要被他们比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