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曹孟德
繁体版

九、破袁策略

    曹昂听到袁术称帝的消息,目光望向那位大臣,只见他三十五六岁的模样,由于蓄须过长,看起来要老上几分,仪表俊朗不凡,顾盼间凛然而生正气。

    他细看几眼,不知此人是谁。

    刘协一愣,奇道:“荀尚书,此事当真?那袁术猖狂至此,若敢妄图称帝,实乃大逆不道之事,天人共诛之。”

    听到“荀尚书”三字,曹昂这才明白过来,暗想:“原来是荀彧,堪称老曹身边的‘张良’。”

    荀彧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道:“臣无虚言也,袁术在淮南一带,已暗中命人散播民谣童曲,暗合袁氏当得天下的蛊惑言语,既有了苗头,则必行不轨之事。”

    刘协面有怒色,心想曹操再蛮横,将他当成傀儡,起码礼仪上是给予了最大限度,表面还是奉汉室为主的。而袁术的称帝,则是直接打了他的脸。

    “曹司空,此事你怎么看?”

    曹操脸色平静,冷然道:“袁术若敢称帝,臣即日起兵伐之,不给他亵渎天威的机会。”

    刘协面色缓和下来,点了点头:“有司空在,四海承平,天下可安。”

    淮南袁术的势力有多强悍,甚至要超过曹操本人,虽然曹操的地盘辽阔,可那都是战争过后的受害区,户籍人口凋零,残戮甚重,治下的百姓极少。

    袁术所在的地盘,从地图上来看并不比曹操大,可胜在富庶,人口极多,治下百姓最起码超过二百万人口。要想支撑起常年累月的战争,第一个所需要的便是人口,第二个是强横的经济,两个条件他都具备。

    他的势力范围西至汝南,北至沛国,东至广陵,南至会稽。大约有八个郡左右的领土,约有一个半州,可媲美后来的蜀国。

    有了曹操的口头承诺,众人也都放心下来,毕竟若是任由袁术称帝,丢的就是汉帝汉臣的颜面。

    在刘协宣布退朝后,曹昂又跟着曹操、荀彧出了金殿外。

    荀彧生得极为俊朗,有飘逸出尘之态,曹操与他并肩同行,外形上相形见绌,曹昂心想:“还好我的颜值抗打,要不然我们父子俩的派头都让他给抢了去。”

    曹操一边往石阶下走去,一面询问道:“文若,近来朝中可有大事发生?”

    荀彧道:“回明公,许昌素来风调雨顺,无任何的大事。”

    曹操展颜一笑,调侃道:“没想到袁术真的敢称帝,这是我所猜不到的,天底下竟有如此愚蠢之人。”

    荀彧道:“袁术自以为兵强马壮,实力位居天下第一诸侯,便敢行篡逆之事,殊不知天下之事,终究是在人心,而非刀兵。”

    曹操点了点头道:“他若称帝,与寻死无异。”

    曹昂适时地在一旁搭话道:“父亲,荀尚书,如我所料不错,袁术若是称帝,所遇将有三大劲敌,必能令其左支右绌,顾首不顾尾。”

    两人同时回过头来,曹操神色不岔,荀彧则是满脸好奇,询问道:“世子有何高见?所言的三大劲敌,又分别是谁呢?”

    曹昂心想这可就是到我吹嘘一波的时候了,正色道:“这第一劲敌,自当是吾家父,奉天子之令以讨不臣,名正言顺,不动则已,出兵必然天下响应。”

    荀彧点了点头,屈下一根食指:“此为其一。”

    曹昂续道:“这第二个劲敌,自然是盘踞江东的孙策,此人虽然年少,可志在谋取江东,以图霸业,虽然名义上是袁术的手下,可一直心存脱离之心。袁术若是称帝,孙策必趁机与其决裂。”

    曹操心下一凛,开始有几分重视地点了点头:“第三人呢?”

    “第三人是吕布,此人空有一身武艺,却卑鄙下流,当年兖州之乱就害得父亲损失惨重。我已听闻吕布已准备联姻袁术,正打算送女与袁术之子成婚。”

    曹昂微笑道:“袁术如果称帝,吕布必然与其决裂,父亲以天子名义,赐赠吕布官爵,共同助力灭袁。以此三箭齐发,袁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加上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必然灭亡。”

    曹操“哈”的一声,捋须不语,目光转向荀彧,笑道:“文若,你看子脩所答之言,如何?”

    荀彧心中震撼不已,点头道:“世子算无遗策,所言皆是真知灼见,若能联合孙策、吕布共同反袁,确实是一大妙计。”

    “文若可不要捧杀我这犬子,他这番似是而非的分析,尚且处于纸上谈兵,当真去实现还得费时间费力气,岂是几句话说得那么轻巧?”

    曹操也觉他分析得极妙,可又怕儿子从此心高气傲了,还得适当地压下锐气,是以出言讥刺。

    袁术固然强大,说是天底下第一诸侯也不为过。

    然而贸然称帝这件事从道义上就输了,会导致手底下的兵将离心离德,再加上平日里看不顺眼的依附势力脱离掌控,或者划清界限,很容易就沦为孤家寡人。

    荀彧心想曹司空有子如此,将来数十年没有后顾之忧了,点了点头,说道:“明公,世子对这淮南的形势了如指掌,袁术的败亡之道,也理得极为通透。待天下有变,依计行事,必可让袁术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曹操露出笑容来,对这儿子是越看越顺眼,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口道:“子脩,随军出征这么久,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现在早朝结束了,赶紧回家跟你母亲报个平安。”

    曹昂愣了一下,说道:“父亲,你可一定要采纳我的建议啊,不论怎么说,都能借助他人之力,重创袁术的。”

    曹操不耐烦地摆手道:“我说了,纸上谈兵易,付诸于实践难,你一个黄口孺子,凡事切勿张口闭口自以为是,若不能说到做到,与皓首穷经的酸丁腐儒有何区别?”

    荀彧面带笑容,并不阻碍曹操训斥儿子,反而满脸的欣慰之色。

    曹昂讨了个没趣,心想我揭露历史给你指明道路,训儿子训得跟孙子一样,撇嘴道:“父亲教训的是。”

    曹操哼了一声:“还不快回去?”

    他只好不情不愿地向曹操、荀彧一拱手,随即转身向着宫外走去。

    荀彧看着曹昂的背影,捋须笑道:“明公是准备让世子亲自去办事吗?虽说计策天衣无缝,但未免凶险了些许。”

    “不碍事的,要怪就怪在他是我曹孟德的儿子。”

    曹操此时脸上才露出笑容来,颇有几分傲色,叹息道:“我只盼他能早日独当一面,今后就算我不在了,子脩也能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