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外觅封侯
繁体版

第33章 燃情岁月(五)

    “什么?!这话可不能瞎说!”冯云山怒不可遏地警告道,“污蔑上帝之子,可是要遭报应的,当年陷害耶稣的人,哪个后来有好下场的?”

    “嘻嘻嘻嘻,别生气嘛!”韦昌辉嬉皮笑脸,“只是有朋友告诉我,那人就是拜上帝会的洪教主。即便洪教主在卖春楼里,也可能是在传教嘛!”

    听韦昌辉这么说,冯云山脸色才好转。

    “也对,”冯云山低声说,“耶稣基督也曾宽恕卖春女的灵魂,拯救,肯定是拯救!不过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对别人说了。”

    “冯大哥,您不用紧张嘛。”韦昌辉满不在乎道,“卖春楼开着不就是给男人去的嘛,我听说呀,城里大官们和文人们全都去呢,那城里的卖春楼才叫高级呢!再说了,你们不是都说,上帝造了男人女人,就是男欢女爱的。”

    韦昌辉为什么这样说呢?事情是这样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的开头一节已经被李以文移植在拜上帝教的讲义里了,直接添加在上帝造人之后。

    “夫性命者,人之本;嗜欲者,人之利。本存利资,莫甚乎衣食。既足,莫远乎欢娱。至精,极乎夫妇之道,合乎男女之情。情所知,莫甚交接。其余官爵功名,实人情之衰也。夫造构已为群伦之肇、造化之端。天地交接而覆载均,男女交接而阴阳顺。”

    见韦昌辉越说越离谱,冯云山连忙叫停:“洪教主不是凡人,他是上帝的亲儿子。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呢?再说了,洪教主是有家有妻儿的,他为大家求幸福、求永生,不惜抛家舍业。”

    韦昌辉笑嘻嘻问道:“既然是上帝的儿子,那他为啥还要娶妻生子呢,还要食人间烟火呢?”

    “这个嘛……”冯云山无言以对。

    韦昌辉傻愣愣地问:“那造反的事情,上帝他老人家啥旨意呀?”

    冯云山神情肃穆,朝着天空一抱拳:“上帝圣曰,凡天下田者,天下人同耕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韦昌辉听愣了,仿佛陷入了沉思。半晌,他才抬起头来说:“先甭管上帝是真是假,只要‘无人不饱暖’是真的,我就跟你们干了!”

    冯云山大喜过望,他费这么多口舌,无非就是想招揽韦昌辉这员猛将。

    一行人来到了平在山,洪仁坤还真在这里。此时,他已经将上千烧炭工收入教会,让整个紫荆山都成了拜上帝会的大后方。

    冯云山向洪仁坤说明来意——如今拜上帝会人心思变,正是举义反清的时机。

    洪仁坤却摇摇头说:“时机未到也!”

    随后,他进一步解释道:“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我们只有地利和人和,天时尚未站在我们一方。你们先回去好好准备,一边宣传天父的神谕,一边秘密打造兵器,静待天时来临,放心吧,时间是站在我们一边的。”

    说完,洪仁坤又请出两位心腹与冯云山相见,一个是杨嗣龙,一个是萧朝贵。

    杨嗣龙出身贫农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金田起义后,拜中军主将、左辅正军师,永安建制时受封“东王”,赐名“杨嗣龙”,称“九千岁”,节制其余五王,在太平天国的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

    萧朝贵家境与杨嗣龙相仿,加入“拜上帝会”后,为金田起义的发动和太平天国的创立做出过重要贡献,金田起义后,拜为右弼又正军师、前军主将,永安建制时受封“西王”,称“八千岁”,地位仅次于洪秀全、杨嗣龙之下,太平天国初期的三号人物。

    不难看出,除了连个秀才竟然三番五次都考不上的洪仁坤,太平天国起义的那些个早期领导人,无不是穷苦人家出生,没受过什么教育,最后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他们的本领显然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通过与人打交道、干事磨练出来的。李以武学问最好,且早已被洪仁坤看中留在身边听候差遣。

    逗留三日,众人便离开平在山,回去继续发展教众,准备起义事宜。

    回到金田村后,韦昌辉把原来练武的院子变成了“拜上帝会”的教堂,以往不传的武艺,只要是上帝会的兄弟,他都可以免费传授。冯云山利用这个机会广收教徒,他们俩管这叫做练武和传教两不误。

    仗着山高皇帝远,他们公开组建团营武装,韦昌辉号召全族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团营。韦山茶更是说服族中长辈,散献家财,秘密开炉锻造刀枪兵器。韦氏家族对金田起义贡献颇多,在韦昌辉的带领下,几乎整个村庄都皈依了拜上帝教,立志斩妖除魔,开创太平世道。

    这时候,拜上帝教在梧州也得到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聚会点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栋梁书院已经很少开课讲学,俨然已经是十里八乡规模最大的聚会点。信众们私下里都管这里为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