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外觅封侯
繁体版

第18章 祸起萧墙(三)

    “够了!不要再讲了。”李殿华摆摆手,直接打断李章北道,“章北呀,二爷爷来问你,你爹生前有没有留下一本族谱,我们庐州李氏的族谱?”

    李章北自然知道那本族谱,那本族谱没人看,但书页里一直夹着李文闯买田地的字据。

    但李章北自作聪明了,他以为李殿华是冲那几张地契来的,毕竟借钱总得拿点什么抵押。

    他连忙摇头否认:“我爹当初走得匆忙,不曾留下什么族谱。”

    李殿华眯着眼睛打量他半晌,才脸色严肃地说道:“我的侄孙子呀,一笔写不出来两个‘李’字,咱们都是海西侯后裔,你文安四叔却因为这样的‘荣幸’身陷囹圄,说话做事可要凭良心呀。”

    李章北低下头,脸红耳热地辩驳道:“二爷爷,我真没见过什么族谱。再说庐州李氏的族谱,怎么可能在我爹手上,我真的没见过……”

    李殿华失望地站起身,此时,他已经断定李章北就是一个恩将仇报的小人。

    “好啦!你文安四叔还在大牢里受罪,我就不多留你了。至于银子嘛,请恕老夫无能为力,我们也正在筹钱上下打点,如今的世道呀,只怕人人都各扫门前雪,管不得他人的瓦上霜喽!等下我还要去筹钱,你自己回去吧,老夫就不远送了。”

    说完,李殿华便转身离开堂屋,只把李章北一个人孤零零地撂下了。

    李章北碰了一鼻子灰,心里格外委屈,心想我家的田产交给你家打理那么多年,现在我落难了,想要拆借点钱都不行,还想算计我们家的地契。

    李章北僵直地站在原地,紧紧攥着拳头,那张按着大红手印的借据已经被他揉得稀烂。

    出了门,李章北回头啐了一口,再次瞧见院门两侧的楹联大作。

    上联是: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下联是: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此时此刻,李章北觉得这副对联的内容,简直就是对他莫大的嘲讽!就好像说,庐州李家的祖先提前写好这么一副对联,挂在这里上百年,只等今天来嘲讽他似的。

    转过身,他用衣袖擦擦泪水,猛地加快了步伐——他想尽快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

    走到半路,看到街边飘扬着陈大仙的算命招幌。

    “天非天,万事万物入我法眼;道无道,古往今来了然于胸。”

    读着这两行狂言,李章北不由动了一下心思: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最近倒霉事一桩接一桩,是不是时运不济?不如请陈大仙算一卦,说不定他有什么解法。

    想到这里,他快步走到门前,重重叩打门环。

    “陈大仙在家吗?陈大仙在家吗?陈大……”

    正在敲着的时候,两扇木门“吱呀”一声开了。陈大仙手捋着胡须,两眼半睁半闭地问道:“来人可是李章北李二爷呀?”

    李章北惊奇地瞪大眼睛,心道:“天哪,他竟然知道我是谁,真神了!”

    其实大家都在一条街住着,即使没来往,但谁不知道谁呢?不过这话从陈大仙嘴里说出来,多少就带着点未卜先知的味道了。

    李章北慌忙应道:“大仙,对对对,我就是李章北,我是来……”

    陈大仙摆摆手,高深莫测地笑了一下,“你可是家中遇到了烦心之事?不忙,不忙,进来慢慢说。”

    这话放谁身上都适用,没有烦心事,谁好好的会跑来算命呢?但听到李章北耳朵里,更觉得陈大仙料事如神。

    李章北由衷地赞叹道:“大仙就是大仙,啥都知道!两房媳妇整天吵吵闹闹的,害得我生意也亏了大钱。”

    “进来吧!”陈大仙招呼一声,转身往回走,口中还念念有词地低吟着诗句:

    “秋风吹冷海西月,弱水津寒凤凰城。空中楼阁南柯梦,出人头地见真龙。”

    李章北穿过院子,走进厅堂,只见厅堂正上方挂着一幅古人像,画中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李章北估摸着这大概是算命的祖师爷。厅堂两边的木板壁上也都贴着图画,梁头上还挂着各色小旗子,好像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压迫感。

    李章北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只等着陈大仙发出进一步指令。

    陈大仙端坐在上首位的太师椅上,表情庄重语气平淡地开口道:“报上你的生辰八字。”

    李章北报出自己的生辰,眼巴巴地望着陈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