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要退隐
繁体版

第十二章 人世皆苦

    转眼已至当年八月。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向朗想约上穆白青与张小琪一同赏月。

    找过穆白青之后才知道,张小琪随张三五去山上采药去了。

    二人一路上山寻找,却见小琪正趴在一个峭壁半腰处采药。

    张三五在下面紧张得看着,还冲小琪喊道:“小琪,够不到就算了,下来吧,咱们回家。”

    小琪一边够着一株草药,一边回道:“不行啊,来都来了,这次不采,阿娘的腰疼病什么时候能好啊?”

    二人奇怪,这张三五平时从不让小琪上峭壁的,这次是怎么了?

    谁知刚走至近前,小琪脚下的石头突然踩空,小琪一声惊呼,跌了下来。

    张三五大喊着:“丫头!”便想去救,谁知腿下一软,一个踉跄。

    眼见已经来不及了,穆白青与向朗一左一右同时冲出。

    穆白青眼见自己救之不及,虽已近全力过去,但仍相隔甚远,一瞬间,他有一种又要失去亲人的感觉。

    千钧一发之际,小琪忽然凌空被人摘走。

    然后就见向朗怀抱着小琪落地,小琪也因为惊吓抱住向朗的脖子痛哭起来。

    穆白青心道:“好险。”转头便想责怪张三五。

    却听小琪带着哭腔道:“兄长别怪我阿爷,这几天我阿娘腰病犯了,阿爷又犯了腿疾,所以我才上去的。”

    张三五冲过来查看了女儿没事,然后对着向朗跪倒在地:“多谢向老丈,要没有您老人家,我可...我可怎么跟她娘交待啊。”

    向朗还是那个破锣嗓子:“没事的,我也就是腿瘸了,不然不会这么惊险,嘿嘿,小琪丫头没事就好。”

    晚上,三人在向朗家院子里,摆好了拜祭月神的水果贡品,便一起吃饭饮酒加赏月。

    小琪对白天的事还心有余悸,多饮了几杯果酒,这时头有些晕乎乎的。

    对穆白青说道:“兄长,其实向老丈来之前我们家都不过中秋的。”

    穆白青心想也是,中秋节也是本朝才确立为节日的,一般只有上流人士才过,下层民众过这个的应该几乎没有。

    就连自己也是跟在薛涛身边才知道有八月十五赏月的这个习俗,而向朗居然有过中秋节的习惯?他以前是什么身份?

    见穆白青面露疑色,向朗笑道:“三郎别猜了,我跟你讲讲就是。”

    接着向朗将一杯酒饮尽,看着酒杯说道:“三郎你眼力极好,我会武功的事你应该看得出来。其实你会武功的事也瞒不过我。

    “我的确不是寻常的田农,我家不仅曾是江南豪富,还是江南武林响当当的人物。

    “我年轻时,便凭借家传的腿法败人无数。那时武林中人,都尊称我为‘神腿无敌’,我也功成名就。

    “到五十岁时,有三个儿子,三个小孙女和两个小孙子,可谓人生圆满。

    “哪知道,有一次我外出归来,老远就闻到血腥味道,急忙冲回家里,却见三个儿子死在厅堂,后堂还有人在喊叫...”

    这时向朗情难自禁,哭了出来。

    小琪伸手帮他抹去眼泪,向朗才继续说道:“我妻子头颅悬在院里树梢,那贼人...那贼人先后奸杀了我三个儿媳,将我的几个孙儿...都...

    “我当时极度愤怒,失了理智,那贼人却如戏耍一般,我引以为傲的腿法,在他面前全无效果。

    “我又怒又急,行功岔了气,然后...然后就被他打断了一双腿。

    “之后,我有一条腿恢复还不错,另一条腿则是彻底瘸了,武功也大不如从前。”

    说着向朗又喝干一杯酒,说道:“若是从前,小琪这丫头还没开始往下掉,我凭借轻功就已经先到了,哪像今天,差点没救着人。”

    穆白青十分震惊,不知道原来向朗还有这样一段往事,于是问道:“那你又是怎么...?”

    向朗道:“你是想问我为什么来这里隐居的是吧?”

    “唉,我自忖今生报仇无望,又不想再住在家里。因为我一闭上眼就是我全家老幼在我眼前,我妻子在质问我为什么没及时回来,也许还能救下几个孙儿。所以我只能远远逃离,逃到这乡下来,在这里度过残生。”

    小琪这时说道:“其实,也不能怪老丈你吧?”

    向朗却突然怒道:“怎么能不怪!?我自己武功不济,为什么还要混迹于江湖?为什么之前不知收敛?最终害人害己?”

    他越说情绪越是激动:“三郎你在江湖混过,你应该知道江湖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吧?”

    “江湖,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不,它甚至不能说是地方,是妖魔,是怪物!一旦陷进去就再难脱身。

    “古往今来,人们只看到那些江湖门派光鲜亮丽的外表,只看到所谓江湖侠客们的潇洒行事。

    “又有谁真的知道,这其中暗藏的令无数人家破人亡的腥风血雨?

    “就像咱们东桂里,你以为就咱们两个会武功?你以为就咱们两个是归隐的?那些人,哪个又不是久历江湖,各有苦衷了?”

    穆白青沉默不语。

    江湖上的事情他确实知道不多,毕竟他自己也是个连剑也练不好的废材,也没正经在江湖待过几年便去西域从军了。

    但是他知道,往大了说,现在的大唐也好不到哪里去,且不说陇右、河西民众饱受奴役欺凌,日夜期盼归唐。

    就说唐廷自己,现在也是内外交困。

    自天宝以来,百姓所遭受之苦难,倾尽长江之水也难以诉尽。

    何况即便是大唐鼎盛之时,这上上下下的血雨腥风便少了?

    而所谓的江湖,也不过是历朝历代法制难以贯穿到底而结出的一个恶果而已。

    侠以武犯禁。

    正因为有太多律法管束不到的地方,才滋生出那么多的黑暗。

    这时向朗因为喝酒太狠已经醉倒,小琪也头晕脑胀趴在石桌上。

    穆白青小声说道:“都一样的,不论身在江湖还是庙堂,哪怕只是个白丁,也难逃过天灾人祸。民生多艰,遍地疮痍。。。”

    而后穆白青将小琪抱回张家,又将向朗抬到床上,便一个人坐在向朗家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

    此时一轮明月悬在中天,繁星璀璨,云朵稀少。

    他口中念白一首薛涛的诗道:“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园。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人间几处看。。。人间几处看。。。”他反复念叨着最后一句。

    不知怎么的,也许是被向朗的事勾动回忆,穆白青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想起他的家人。

    他出生在西川邛州大邑锦屏山下,家里是贫农下等户。

    他在家里行三,上面有两个兄长,父亲叫穆大,母亲姓阮,不知名字,村里人都叫她九娘。

    三张吃饭的口,又都是儿子,穆大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但还能坚持。

    毕竟等这三个孩子长大,又多了三个劳力,又可以分一些土地。

    两个兄长,大郎叫穆元二,元月二日生;二郎穆重阳,重阳节生。到穆白青,他是三月初三上巳节生。

    他后来想过,他本来应该叫穆三三或者穆六、穆重三之类的。

    可是生他那年,他阿娘突然让穆大带了三斤黍米,去找村里一位先生给三郎取个好名字,希望穆家也能出一个读书人。

    巧的是那天那位先生正在读一首杜甫的诗,便取“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和青两个字做名字。

    穆大虽不识字,但极其欢喜。

    穆白青后来想,幸亏不是取上句的“黄翠”二字或同为下句的“鹭天”二字,不然岂不是要叫穆黄翠或者穆鹭天吗?

    穆大就是普通的庄稼汉子,只知道伺候庄稼。

    他阿娘阮氏倒长得颇为好看,那还是有一次隔壁邻居家的女儿出嫁,阮氏被请去充个娘家人。

    那是穆白青唯一一次见到阿娘化妆,村里老少都夸她长得好看,让穆大极有面子。

    穆白青自己想,自己的长相,五官鼻眼,还是更随阿娘一些,自己的两个兄长则更随阿爷穆大的粗犷。

    难怪那时候村里人都说自己像个小丫头。

    那个时候穆白青最喜欢听村里的先生讲故事,而先生又最喜欢讲川蜀人物的故事。

    尤其喜欢讲三国时蜀汉的那些英雄人物们,更何况大邑锦屏山就葬着一位蜀汉名将——赵云。

    不过在那么多蜀汉人物中,穆白青最喜欢的便是诸葛武侯。

    这也是他后来住到成都武侯祠附近的原因。

    除此之外,先生喜欢讲本朝那些名将的故事,如李靖、李绩、苏定方、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等。

    这其实也是后面穆白青决定远赴西域的原因,他喜欢的将军,是高仙芝,是封常清。

    大唐的边疆,不该在什么朔方、凤翔,而应该在广袤的草原,遥远的瀚海,西域的天山,更西的碎叶才对!

    穆白青长至六岁时,穆大去服徭役,被巨木砸断了腿。

    本就耽误了农时,那年又赶上旱灾,田里颗粒无收。

    见家里实在没吃的,父亲和大哥又听说乡里王大户家在发粟米,两人便去了。

    谁知借完了米,却被人诬告偷米。

    长兄穆元二被当场打死,父亲被打到重伤,药也吃不起。

    后来知道,是王大户看中母亲阮氏长得好看,于是勾结县里设下这个计策,之后母亲阮氏被强抢而走,父亲气死。

    母亲被掠之后宁死不从,最终绝食而死。

    于是不到七岁的穆白青与十二岁的二哥穆重阳沦为乞儿。

    那时小穆白青太笨,总是讨不到饭,二哥就经常把饭让给他,自己则饿着肚子。

    那年冬天,二哥因为饥饿,讨饭时昏倒,没人救助,就那么被冻死在路边。

    短短半年,穆白青便从有父母,有兄长,变成了孤儿。

    只能捡些路边的剩饭,甚至街边摊下的碎屑填肚子,住在破庙里,经常还要遭遇野狗来抢食。

    如果没有后来遇到师父他们,以及再后面遇到阿姊,可能自己早就死在路边了吧。

    想到这时,夜已深了,穆白青起身返回自己家里。

    只是刚进家门,便感觉有点不对。

    这家里该是进来人了。

    一时之间,屋内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

    不过穆白青耳力极佳,还是听到了一点蛛丝马迹,那个人现在应该在左屋窗外,屋里放着腾云,像是专门瞄着刀来的。

    这时人还没走,应该是刀还没到手,想等自己睡下再继续偷。

    大半夜的,应该不是村外的人过来,那便一定是本村的人。

    穆白青心中有数,于是开口道:“我知你底细,今日你自退去,咱们两不相干。否则明日见了官府,面上需不好看!”

    接着穆白青听到左屋墙上被敲了三下,接着穆白青便感觉不到有人了。

    看来那个人也很识趣,自己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