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户走科举
繁体版

第23章 成亲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就到了柳明耀成亲的日子。

    今日家里很是热闹,大家伙儿都过来帮忙了。

    柳徐两家婚礼排场搞得不小,柳明珏很是兴奋,今儿他当做压床童子。

    大伯母夏氏、大堂嫂曾氏和二堂嫂舒氏一大早就过来帮忙了。

    侄儿大头也很兴奋,吵闹着要跟叔叔们一起去徐家迎亲。

    迎亲当日,作为男方兄弟的大哥杨明光负责赶车,新郎柳明耀带着四弟柳明祖、幼弟柳明珏和几个堂叔伯家来的堂兄弟,坐在自家牛车和大伯家的牛车,带上雇来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去徐家迎亲。

    务必闯关成功,助柳明耀抱得美人归。

    一伙人跟着乐队的人,柳明耀走在最前头领路,其他人紧随其后。媒婆一路跟着乐呵呵的说着吉祥话。

    从鸡鸣丑时起床收拾好了,再到出发,还要绕着整个柳林县转一圈,按照时辰到达徐家小院。

    柳明珏年纪最小,被几个哥哥护的好好的,还得按照时辰抵达徐家小院。

    来到一家两进四合小院时,天光已经大亮了,徐家小院门前栽着一棵桂花树,一缕微风吹过,桂花淡淡的粉色香味亲吻着鼻尖。

    只见小院门口张灯结彩,门上贴着红色的对联,院子里好不热闹。新郎一行人被关在了门外,喊话让门内的人开门。

    喜房内的徐母听到唢呐声,知道新郎已经过来了。手忙脚乱的找喜帕,首饰。徐氏的婶娘给徐氏开脸,徐氏的奶奶说着吉祥话,全福太太给徐氏梳头:一梳白发齐眉,二梳子孙满堂,三梳…

    守大门的人是徐氏的弟弟、堂弟们和表弟们,都是一串的小萝卜头,柳明耀一个个的挨个儿发红包。门还是没有开,只能往里面继续塞铜板了。门内的人开口让新郎说一首催妆诗,喜糖也一个劲的往门内洒,门口的人强喜糖抢的可欢了,门外看热闹的人也起哄。

    等了好半天,柳明耀急得满头大汗了,求助的看着新郎团,柳明珏上前在三哥耳边说了几句,柳明耀把柳明珏说的说出来了,大家连连称好。于是,徐氏的哥哥、堂哥们和表哥们就打开了们。

    徐母十分舍不得女儿,听到了前院的声音,流着眼泪,叮嘱徐氏,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与丈夫相处,如何与小叔还有以后的妯娌相处等等。

    徐氏红着眼睛让徐母盖上了盖头。新郎他们已经到闺房门口了,徐氏的堂姐妹和表姐妹陪着徐氏。徐氏的哥哥、弟妹们守在门口,让柳明耀做出承诺,以后好好的对待他们的姐姐。柳明耀笑着应了,给了弟妹们红包。门开了,柳明耀牵着红绸领着新娘出闺房,到大厅拜别爹娘和爷爷奶奶。

    喜乐响起,鞭炮声送别新郎新娘一行人。屋后传来了徐母的哭声和婶娘们劝导的声音。弟妹们和娘家的人一起送她们出门,接着泼了一盆水出去,寓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新郎一行人到家之后,就让月姐儿她们送新娘回新房去了。新郎嘱咐侄女们给新娘送点点心点点肚子,陪着新娘说说话,熟悉下家庭情况,和徐母打听到的一样,都是好相处的人。公公开明,婆婆明理,兄长和小叔温厚老实。

    柳明光等人还肩负重任替新郎官挡酒。柳明珏等人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让柳明耀头脑还有一点点清醒,柳明珏让大头传话给陶氏,让其准备醒酒汤给三哥柳明耀。

    柳明光等人扶着柳明耀进新房。这时正好大头把醒酒汤送过来了,柳明耀一口气喝完了。柳明耀用称挑起了喜帕,“哇”,大家好一阵惊叹,新娘比想象中要美,众人起哄,柳明耀眼底的惊艳一闪而过。

    媒婆端起一碗生饺子问新娘生不生,新娘如蚊蝇般大小的声音说生,随后便让新郎和新娘喝交杯酒。最后剪下新郎和新娘的一缕头发放在荷包里寓意永结同心。媒婆宣布礼成。随即,过河拆桥,请诸位兄弟们出去了。

    众位不肯出去,柳明光准备拿出杀手锏,说起了柳明耀几岁尿床和糗事,于是,柳明珏率先领众人出来了。

    晚宴过后,夏氏、曾氏和舒氏等堂妯娌留下来帮忙。

    婚礼完成的很完美,柳大伯和柳长青在柳林县人脉挺广,只要认识的都会派人或是亲身过来送个礼,吃顿喜宴。柳氏家族又有族学,连县丞都派了管家过来送礼表示,使得柳家宴会场面极其有面儿。

    原本陶氏还有点心疼,给三小子娶个媳妇,花了至少三十两,现在光是收到的礼就值回票价。虽然大多不算值钱,但积少成多,加一起也能有个五十两,算起来还赚了。

    新媳妇进门第二日,要早起给全家做早餐,显示新媳妇的贤惠,有些人家会趁着这时候给新媳妇立下马威。

    吃了三日大鱼大肉,这会儿谁都不想在饭桌上看到那些,徐艳显然很明白,早餐做的清淡又开胃。

    一碟切成细丝的酸萝卜,一人一个煎的金黄的煎蛋,一碗香浓熬出米油的米粥,就是一顿极好的早餐。

    爹娘哥哥们是什么感受,柳明珏不知道,反正自己吃的挺舒服的。

    吃过饭,徐艳又麻利的收拾了碗筷,大丫带着二丫帮忙洗碗。吃饱喝足,小夫妻俩跪在爹娘面前,这就要敬茶了。

    柳长青和陶氏给的都是红封,也就是红包,里面按照本地习俗,大概率是一对百子锁或是鸳鸯大雁之类样式的银粿子,祝福新人瓜瓞绵绵夫妻恩爱的。

    不知道等自己成亲时,能得到什么呢?柳明珏很好奇。

    给爹娘敬完茶,就是新婚夫妻跟小辈见面,新嫁娘要给丈夫的弟妹和小辈准备礼物。

    大哥是长子,算是长辈,还得给红封,得不着礼物。二哥也是给的也是红封。

    大姐是大娘的女儿,以前出嫁的时候和娘家有矛盾,嫁的很远,几年都没来往,反正从柳明珏出生至今都没有见过这位长姐。

    到柳明珏和侄儿侄女这边,柳明珏得的是一只价值不菲的湖笔,虽然是最便宜的细笔,平日练字用的,估摸也得有个三五两,那也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了。

    他大伯用的才是湖笔,且只有一支,平日爱惜的很。柳明珏自己用的全是五十文一支的便宜货,就这还得爱惜点。

    湖笔?平时哪有他碰的份儿啊!

    大丫和二丫已十岁和八岁了,该学的女红家务也得学起来,徐艳就送了一本精致的花样子。侄儿送的是羊毫笔,每人一双新娘子亲手缝制的单鞋,看得出是用了心的,针脚很是细密。

    全家皆大欢喜。

    三哥娶了媳妇,新鲜出炉的小两口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