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户走科举
繁体版

第12章 周岁宴

    过去三年内,三哥柳明耀去参加了一次科考,但是连县试都没过。所以他依旧在读书,不过是自己在家里读书,偶尔有疑问的话,才去询问大伯柳长盛。

    柳明珏三岁,柳明耀十七岁时,因为连县试都未过,他就干脆对父亲说,他不是读书的种子,不想再去考取功名了,而是全心学习账房,拥有一样能够养家的本事。

    对此,柳长青并没有同意,并且说希望柳明耀能够再试几次,如果他到二十岁还没有考中童生,那就不用他再考了。对此柳明耀想了想,也就同意了,既然这是父亲所希望的,那他就再努力几次好了。

    柳明珏四岁时,对柳长青道:“爹,教我识字吧!”他觉得即使还不能写字,但识字应该可以开始了。

    “好,难得五娃知道上进,比你几个哥哥强多了。从你抓周时抓到了书和印章的时候,爹就一直期待着什么时候能教你识字。不过如今只能先识字,写字的话要等到五娃去族学,手上的骨头再长好一些,能够握笔写字,并且能够一次就能练字半个时辰以上再开始吧。”

    柳长青并不惊讶,一下子就同意了小儿子的话,因为五娃提出的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他所乐见的。

    尽管他没有功名,但家里一直有读书人,所以书一直都是保存的好好的,也很清楚要如何教自己儿子的。

    对于才四岁的柳明珏开始跟着父亲识字,四个兄弟也是各有想法的,不过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不会反对,而是希望弟弟能够和父亲好好学习。毕竟他们四个人都没有达成父亲的期许,希望最小的弟弟能够满足他的期许了。

    识字期间,柳明珏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架空的朝代。此方世界只有北宋,靖康之耻后,没有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而是一个姓周的武将,建立了大周朝。

    偷摸查阅史典,他以为周太主应是与他一般情况,可惜其建国前一直默默无闻,建国后忙着巩固势力,稳定国本,仅十年就驾崩了,留下的可考据的事迹并不多。

    北方,孛儿只斤·铁木真有统一蒙古各部,但蒙古孛儿只斤氏未能南下。如今的大周,国力慢慢强盛,政权相对稳定,倒也不惧强敌环伺。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柳明珏微抿唇。

    当今皇上在位二十四年,今年四十五岁,所以现在是洪昌二十四年。然后周是国姓,当今皇上是开国皇帝的第五子,先帝在位十年,享年五十三岁驾崩。

    从柳明珏偷偷看的书,其中也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类用于启蒙的书,更有《诗三百首》、《词三百篇》之类的书,所以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抄写古人留下的诗篇,继而得以神童的称号是行不通的。

    这个朝代也是有科举的,依旧是三年一次,不过科举还加入了算学的内容,考中童生,要考秀才的时候,也就是院试时,若是算学不行的人,也是注定会和下一个功名无缘的。

    因为年幼的缘故,柳明珏很少出家门,也就没怎么逛过县城。

    未时,天色尚早,柳明珏看三哥在院子里遛弯,“三哥,你昨儿个不是说西街有戏班子摆台嘛,你带我去凑凑热闹呗,好不好?”

    “娘不让啊!要不你自己和娘说说。”柳明耀一听就乐了。

    “三哥,走吧,昨儿个说他们有耍花枪的戏呢,现在去刚刚好,估摸着再一炷香的功夫就开场了。”柳明珏扯扯柳明耀的袖子,撒娇道。

    “行啦。”一只大手笼罩在小孩脑瓜顶上用力搓搓,柔顺细软的长发被揉成一堆杂草,柳明耀妥协道。

    柳明珏拨弄下自己的头发,又拿出自己的小挎包挎上,就像一个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站到一边等着他三哥检查。

    柳明耀笑着给小弟弟整了整衣襟,整理到柳明珏的小挎包时发现里面竟然装的鼓鼓囊囊的,诧异的伸手进去把小挎包里的东西拿出来看了眼。“五娃怎么除了弹弓、石子,还带了根绳子?这绳子是做什么用的?”

    “系手上的,三哥你看,就这样,这头系我手上,另一头系哥手上,这样就不怕我被拍花子的拍走了。”

    哎呦,柳明耀试了试,还真挺方便的,就算活动,也不勒手。“五娃真聪明,这都能想得出来。”柳明耀揉着柳明珏小脑袋,笑着夸赞。

    “走吧,看戏去喽!”柳明耀抱着柳明珏,一阵风似的刮出小院。

    陶氏听到动静出来,赶紧忙道:“三娃,记得看牢了五娃。”

    “知道了,娘,放心吧。”空中飘来一声应答。

    走在街道上,西街的戏台很好找,就是在露天的街口处搭了个台子,远远的便能看到围了不少人。走近了看,戏台上三四个半大的孩子正在翻着跟头,人群里一阵阵的叫好声。

    柳明耀挤进去瞄了两圈,就带着柳明珏,寻一块地方,坐下来看。

    戏台上,翻跟头的几个孩子博了阵阵喝彩后退了下去,上来化了脸妆的一男一女,俩人上台还未开嗓就有人喝彩,柳明耀忙冲柳明珏说道,“五娃,你快看,这俩人可不是新来的,是咱县上一等一的角儿,男的叫宁生,女的是刘四娘,平常都得进戏园子听他们唱曲呢,今儿个是听说是为同门站堂来了,平常可没这好事呢...”

    那宁生身形纤瘦,举手投足却不见柔弱,一开口,果然台下叫好声连连,叫刘四娘的身段窈窕,虽化着浓妆也看得出容貌姣好,刚唱一句台下就赞叹不断。

    柳明珏仔细听了一段,唱的是一个将军上战场杀敌,骁勇善战凯旋而归,然后被皇上封为驸马的曲段,男声刚硬女声柔美,曲调顺耳戏词易懂,台下的人小到十来岁,大到灰发老翁都听的入迷。

    柳明珏留意了下台下看戏的,男男女女都有,都是平常百姓的打扮,早听说柳林县是比较富庶的县城,现在看来这话果然不假,县上学堂,客栈,绣坊,酒楼,一应俱全数家争鸣,连这戏班子的生意都这般红火。

    “五娃,咱回去吗?”边上柳明耀小声询问。

    柳明珏回神,问道,“怎么,三哥,不看戏了吗?”

    “嗯,我不是看你四周张望,以为不爱看,想去逛街...…”

    柳明珏一听无语道,“耍花枪的还没出来呢,我主要是看耍花枪呢。”

    柳明耀无奈的苦笑,“行,三哥知道了,咱们看完耍花枪的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