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繁体版

第229章 莒国的屈原

    鲁宣公正想着,突然来报,说莒国来人了。

    莒国是来了人,而且是莒国前世子公子仆。但公子仆不是来朝见,也不是来聘问的,而是逃难来了。

    原来,公元前609年冬,莒国发生了内乱。引发内乱的原因那是老掉牙的桥段了。莒国国君莒纪公可能是脑袋被门夹了,居然搞了个废长立幼,废掉了其世子公子仆,另立幼子公子佗为世子。

    本来嘛,已废世子公子仆也应该心碎眼闭认了命,但他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人,既然你老爸国君处事不公,那就休怪儿子翻脸不认爹。再加上莒国有一些公卿大夫们也对莒纪公强烈不满,既然你国君行事糊涂违反规定,那就给你点教训。

    有了莒国一些位高权重的公卿大夫们的支持,颇有个性的公子仆就发动了政变。政变的过程我们不详细说了,反正莒纪公得到的教训就是在公子仆的策划下,莒国的一众公卿大夫们一二三一起出了手,将莒纪公给杀了。

    莒国人这么有性格?是的,我们再说一例。史料记录了莒国一位史官的故事。莒国先君莒敖公时期有一位叫柱厉叔的史官,知识渊博且敢于直谏,胆识过人。

    有一次,柱厉叔见莒敖公宠信小人,发布了一些不得人心的政令,便上书劝谏国君亲贤臣远小人,结果令莒敖公非常反感,莒敖公下令:“今后再也不要听这老家伙在朝堂上说三道四了。”

    柱厉叔见国君冷落了他,长叹一声,果断辞官,离开都城,去了海边生活。据说,他在海边的日子过得很艰苦,反正比后世的鲁宾逊好不到哪里去。但他说不回去就不回去,甚至宫里请他回也表示坚决不回去。

    但是,当柱厉叔听说国君被身边小人陷害,面临大难时,柱厉叔立即整理行装准备回莒国辅佐国君。有人对他说:“你这个人是不是有病啊?请你回去继续当官,你不干。现在国君大难临头,你却要回去辅佐国君,岂不是去送死吗?”

    柱厉叔正色道:“大丈夫立于世,死又何惧?关键是要死得其所!老夫是很遗憾,国君当初不听劝,导致今日蒙难。如果老夫今日为国君赴死,能够让后世的国君们知道知人善任的重要性,那就是死得其所了。”

    就这样,柱厉叔毅然回到了莒国都城计城。但此时的莒敖公已经遇害了,柱厉叔悲愤万分,他站在计城的标志性建筑五孔桥上,仰天长叹,泣泪交加,然后,纵身跳下五孔桥,自尽而亡。

    据说,由于柱厉叔舍身取义,后来人们将这座五孔桥称为“国士桥”,尊柱厉叔为“千古国士”,再后到来,人们更尊称柱厉叔为“莒国的屈原”。

    对了,这里出现了一个柱姓,当然,凡是姓必须与氏相关,柱姓来源于柱氏。那柱氏呢?据说,柱氏源于妘姓,即源于颛顼帝之孙祝融氏,祝融氏到了第六代,又衍生出柱氏。但这个是否是真正的柱氏渊源,我们不敢说,请柱姓的朋友还是从柱姓宗谱中找权威解释吧。

    屈原的故事,那是后来战国时代的楚国故事了,我们暂且不说。但春秋时期的莒国虽小,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文化是极其丰富的。千古国士柱厉叔更是给莒国人以舍身取义的激励。所以,当莒纪公擅行废立世子时,那些将柱厉叔当成偶像的莒国公卿大夫们和国人们就出来主持公道了,结果莒纪公被干掉了。

    莒纪公被干掉的幕后操盘手当然就是公子仆,但莒纪公被干掉后,公子仆却不是继任的莒国国君,因为莒国毕竟是有世子佗在。世子佗在另一干公卿大夫们的拥戴下继任了莒国国君,即莒厉公。

    谥号为厉的国君,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莒厉公能放任父亲莒纪公被害一事不管吗?于是,莒国彻底乱了,准确地讲,是彻底分裂成两大派系:支持公子仆的一派,支持现任国君莒厉公的一派。

    两派就开始了文攻武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落得了一个双输的局面:厉害指数高出一截的莒厉公派总算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将本就背负杀父弑君罪名的公子仆一派给踩到了脚下,莒厉公更是高举屠刀,向自己的敌人痛下杀手,一时间,整个莒国都城计城陷入白色恐怖中。

    已经完全落败的公子仆则祭出了败军之将的最后一击:再次派出刺客,将刚刚当上国君不久、已经在这场莒国内乱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莒厉公给刺杀了!

    一年之内,连续弑杀两位国君,而且杀的分别是自己的父亲和亲兄弟,公子仆在莒国还能呆下去么?三十六计,逃出计城才是上计。就这样,公子仆带着自己的残余势力,以及从这场内乱中窃取的莒国几件国宝,逃出了莒国,投奔向了鲁国。

    这便是鲁宣公即位不久,就摊上的一个是否要接纳莒国叛徒、背负弑君杀父罪名的公子仆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对鲁宣公来讲貌似根本没有任何难度系数,因为他的为人处世原则已经确定:善待他人。

    公子仆当然也是他人,理应善待。而且,按周礼,他国流亡公子以及公卿大夫来投,一国应当礼遇。咱鲁国是最讲周礼的,那就礼待公子仆吧。

    当然,鲁宣公作出这个决定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这样高大上,因为公子仆派人朝见鲁宣公时,直接祭出了大杀招:来自莒国公室的宝器,而且不止一件!

    自己刚当上国君,就有人来献宝,这是大吉大利好兆头啊。鲁宣公心花怒放,非常激动。他就对公子仆道:“公子就安心在寡国住下吧,寡人早就知道公子才华横溢,在鲁国定能大展宏图,寡人这就任公子为大夫。”

    根据鲁宣公的意思,任命公子仆为鲁国大夫,当然得配套一块土地,这才是大夫应该有的样子。但此时的鲁国貌似没什么好一点的土地可赏,到时封哪一块给公子仆,得让执政上卿公子遂以及季孙行父等卿大夫们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