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雪
繁体版

第三十章 梅花易折

    人性本善。朴实的长安人怎么也想不到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这种诈骗手法。他们对陌生人生的防备还停留在古老传统的阶段。江鱼来长安才短短几天,就把土木堡的一套在长安城用了个遍。天国上朝的子民有着自己的骄傲和信仰。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是唐国的子民就都这样。然而江鱼不是这样的人,他没有确定的信仰。早上听和尚讲经佛就是他的信仰,下午听老头讲补天阁补天阁就是是他的信仰。直到最后他完全没有信仰。只信自己。

    江鱼很是容易的再次赚了几十两银子。公子哥们明只画没有价值。为了自己的面子和高贵的身份依旧选择了买单。

    晚来天不欲雪,江鱼这两天一直寻人打听着城外沿平村到底在什么位置。不过自从前几天开始,外地人纷纷离京。这剩下的土生土长的长安城本地人却也并不知道。

    无奈之下只能继续等待。这天天色依旧不错。或许是长安城里的天气一直如此。反正土木堡的现在肯定大雪纷飞。

    一杯清茶下肚,江鱼现在也越来越喜欢这清茶的味道。每日早起总是先来一杯清茶再吃早饭。太阳初升,冬日的太阳和夏季不同,初升的太阳仿佛带着一层软糯的薄膜。太阳光也并不强烈而显得柔和。其实已经算不得柔和。只能称之为微弱。

    早上并没有风,但是空气依旧干冷。江鱼此刻披着厚厚的被子坐在卧室窗户前的椅子上。窗户就这样大张着。太阳光稀稀落落地洒在门门外的院墙上。屋子里面的老头冻的受不了,在火炉中点起了炉火。此刻烧的木柴噼里啪啦直响。老头躺在床上一直说着江鱼不尊敬老人,是个自私且无耻的家伙这种话。

    昨天江鱼从桌子里突然翻出一本书,翻出来的时候上面的并没有灰尘,想来是旒歆打扫房子的时候擦过的。

    唐人对待知识的尊重程度完全不亚于武力。对一些诗人的崇尚程度不亚于镇守边关的将军。

    乱世重武,盛世重文。这种铁律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不会改变的。唐人在补天阁的庇佑下安稳生活了上前年。盛世唐人带着文化去游历周国,乱世唐人躲在长安城里看着各个国家的兴衰交替。

    就连现在的第二大国庆国也在一百多年前发生了巨大的政变。导致国力衰弱。

    这本书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不过它的主人很爱惜它。江鱼翻来却发现自己的文化有限,实在不能看明白。倒也不是江鱼不认字。而是这上面的每个字江鱼几乎都认识。但是连成一段文字之后江鱼却一句都看不明白。

    无奈之下江鱼只得求救老头。老头只是瞥了一眼没有接过去。然后以一副圣人姿态居高临下告诉江鱼这是一本佛家经书。书的后面还印有一个弥勒像。

    江鱼翻开果然有一个大肚子弥勒笑得开心至极。

    江鱼并没有什么信仰。土木堡里因为大唐有教无类的国法而聚集了很多它国的传教士。有大河国的和尚。还有庆国神庙弟子。甚至远在天边的光明城都派人来。饶有兴趣的江鱼去看过两三次,不过最终因为他们的教义和江鱼的理念完全不同而不被江鱼接受。

    他只信自己和老头。如果说江鱼心里多少存在敬畏之心或者说有一点信仰。那么这就是补天阁了。他对大唐王朝都不信。

    太阳渐渐升高,今天的太阳并没有那么清新靓丽,光芒照在西平巷上,把所有的砖瓦檐墙还有雨轩阁那块牌子都涂上了一层秀色。这时空气里的温度渐渐升高。江鱼觉得并没有那么冷了。

    思来索去淡然无味。想起那天在玄武路尽头出吃饭时窗外的一树梅花。便生出了再去的想法。

    旒歆表示那家的饭便宜且好吃。而且一路上还有糖葫芦。

    老头今天也没有要出去的意思。于是三人关了院门上路。不想还未转过街角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就迎了上来。

    看着虽然什么都没说不过却眼巴巴盯着江鱼的旒歆。江鱼选择了妥协。江鱼很是大方的给旒歆买了两串。给自己和老头也各买一串。

    一老二小走在清晨的帝国街头。欢快的吃着糖葫芦。阳光温柔的撒在三人身上。

    江鱼走在后面。看着显得欢快的旒歆。仿佛冬日的太阳照进心窝。一股暖流流出。充斥着整个长安城。

    遥远的天山上,寒风烈烈,顶端上的几粒冰晶顶着寒风逐渐出现了裂痕。千年不朽的雪莲上也出现了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

    幽暗的小巷子依旧在原来那个位置。刚到中午,虽然长安街头上的行人不多,可是店里传来推杯换盏声却依旧络绎不绝。

    掀起已经不算陌生的竹帘,江鱼一眼就看到靠近窗户的桌子上依旧空着。后面桌子上坐着一对夫妇。正是那天的夫妇。不过他们刚刚吃完。正在和小二结账。江鱼径直走过去坐到窗下的桌子上。

    男人也认出了江鱼,依旧是如沐春风的微笑。而后慢慢收拾桌子上的东西。这次并没有说什么。老头和旒歆坐在江鱼身边。江鱼注意到那男人看了看老头。而老头连头都没抬一下。

    小二收了银子找出几个铜钱递给男人。铜钱粘上了小二手里的油渍。男人放在手里掏出纸擦干净后仔细数了两遍,然后对小二说少了一枚。

    小二看了看他手里的铜板。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男人的脸想要努力看出他有没有撒谎。不过很快就没有再看,似乎也被男人春风般的微笑所折服。小二快步走到后厨取来一个铜板放到男人手上。男人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男人在出门的最后一刻突然再次回头,看了一眼江鱼。

    江鱼听小二小声嘀咕着:“一个铜板,至于么。”说完还幽幽地看了一眼已经出门的二人。

    很快,小二就回过神来看着已经落座的三人,脸上重新摆出一个小二该有的职业假笑。

    按照以往的经验,有老有小的客人必然是老人为大,即使这个老的看起来有些邋遢。所以他很识趣的问老头:“客官,来点什么?”

    老头确实丝毫不给面子,直接伸出手在脖子后面挠痒痒。抬着下巴甩了甩。示意问那两个。

    小二只得转过来问旒歆和江鱼。

    旒歆看着菜单。点了三碗面。问江鱼:“还要其他的吗?”

    江鱼听见了,不过并没有立马回应。他在看窗外的梅花。梅花已经没有了。窗外的梅花树现在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主干。窗外有两个小孩手里举着刚折下来的梅花枝条开心的大喊大叫。几朵梅花开的正艳,掉在地上被小孩踩的粉碎。一个女人站在院子的房檐下满眼宠溺地看着两个孩子。不停的说着让他们慢点跑,别摔着。

    江鱼似乎突然明白了中年男人离开时为何会回头看自己一眼。也许,他们不会再来这个隐藏在长安街头的小饭馆了。这里已经没有值得让他们来的东西了。

    江鱼想起了那天的谈话。思索片刻转过头对旒歆说:“没有了。”

    老头斜着身子靠在墙上。似笑非笑。他摇了摇头。招手让小二过来。加了一壶酒和两盘菜。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江鱼的很多情感在他看来已经不重要了。他是谁自己很清楚,刚刚出门的中年夫妇是什么人他也很清楚。不过江鱼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