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乱法
繁体版

第3章 儒道四千年还在孔丘前

    刘掌柜面皮火辣,恭敬地将请柬举过头顶,深深地向程韶行礼。

    内心憋屈万分,却在宽慰自己,看的是知县大老爷的面子。毕竟自家的傻少爷,这次是被大老爷宴请的客人。

    一再告诫自己,咱看的不是僧面,是佛面。

    五味居三层楼,每一层招待的客人都不一样。

    一楼坐的客人大都是三教九流,和头一回来的客人。

    二楼都是熟客,颇有资财之人。

    三楼不是巨富,便是权势之人。

    踩着硬木板楼梯,一路上来,每一层都不缺客人。可想而知,每天有多少流水进帐!

    哼!眼见于此,程韶心里又冷哼一声。

    每月报账利钱一丢丢,糊弄人啊!活该他在一众三教九流之人面前,丢脸面!

    刚才那帮看热闹的人,从先前自己被拦下时看戏般的戏谑,再到后来刘掌柜被打脸时的惊疑不定,在程韶看来,这才称得是好戏一出!

    自以为是看戏的,其实自己才是看戏的人!

    “学生程韶,拜见知县大老爷,拜见县丞二老爷!”

    “免礼,免礼!”

    知县罗文达虚扶一下,笑着让程韶入座。

    “今天上午,本官听李大人讲,说咱们郭北县出了一位了不起的读书人,见猎心喜一刻等不得!

    贸然宴请,没有吓到正乐吧!哈哈!”

    “哪里,县里上上下下多少人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期盼被罗父母召见。

    学生荣幸,得见大老爷,感激莫名,感激莫名!”

    罗文达面上不由浮现出一丝古怪,程韶嘴上说着感激莫名的话,面上却万分平静,一丝丝感激都看不到。

    偏偏给人感觉,他是如此真诚,如沐春风般正气凛然,让人十分愿意相信他所说的话。

    罗知县也是猛然之间醒悟,才察觉到这中间的不妥。

    瞄了李县丞一眼,他还跟着十分认同地点点头,显然还并没有察觉到不妥。

    心下了然,这应是读书人正气使然的结果!

    使人不知不觉间信服此人言行。

    如今城外妖魔鬼怪乱象纷纷,受朝廷任命,作为一地父母官,本应使地方百姓安居乐业。面对此等乱象,有力而不逮!

    李县丞此人罗知县很清楚,乃是天象年间纳捐的监生,后来走关系,补了缺位,来郭北县做了正八品的县丞。

    可以说他是一路花钱买官,做到此位置上。很显然不是要为老百姓谋福祉,铁定是为了捞钱。

    只是,此等光景,想要捞钱也不是简单的事。

    城中本地乡绅势力盘根错节,大户的钱不好弄,最多把主意打到如之前程韶这种破落户身上,发绝户财,没什么隐患。

    另外来财之处,便是治下平头百姓。

    五万多口人,一人弄一两银子,那可是五万两白银!

    就算打个对折,那也有两万五千两!

    当是花钱买这个缺儿,李县丞上下打点也不过花费七千两!

    如今城外光景不好,想多赚些钱,不容易。指不定出城一趟,小命难保,谁知道会不会坏在哪个妖魔鬼怪手里!

    亲眼见程韶夜宿乱葬岗不死,更是使得其环境大变!为财路计,李县丞立刻下决心把程韶推荐给罗知县!

    罗知县认为有这么一个人,只要能使得郭北县环境能够向好改变。

    这样一来,他罗知县有了政绩,李县丞有了财源!

    皆大欢喜!

    手底下邢捕头带着十来个皂衣衙役,除了欺负一下老百姓,指望他们降妖除魔,简直开玩笑!

    虽说乡野之间也有能够降妖除魔的大侠和术士,却也不是一个郭北县能够请的起的!

    那样的人,接的都是省府悬赏的高额赏金!

    “正乐贤侄!”

    罗知县笑呵呵很温和,言语十分亲近。

    “来年就是乡试,贤侄可有信心高中?!”

    程韶挑了挑眉头,“先年虽蹉跎,来年必高中!”

    “好啊!”罗知县伸出大拇指,赞道:“贤侄好信心!本官预祝贤侄来年榜上有名!”

    “盛饮~!”

    “盛饮~!”

    李县丞也举起酒杯,同邀共饮。

    罗知县明智没有说什么,祝你程正乐来年夺得魁首之类的话。

    作为一县之长,对县里各个秀才的学问是什么水平,他心知肚明。

    程韶先前书呆子,会读书,文章也不错。只是家中遭逢大变,父母亡故后,守孝三年,文章少了灵气,死板沉闷。

    能乡试中举,已是得天之幸,岂敢妄求魁首!

    对于程韶所言,自己明悟儒道本义,两人选择性地不相信。宁愿相信,他只是明了正气而已!

    正气很常见,行侠正义的江湖客,普普通通的乡里人,都有可能明了正气。

    人数稀少,见过,但不常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县丞接过话题,开门见山道:

    “正乐贤侄,今日上午与罗大人说了你的事情,大人觉得你颇有才干,打算向吏部荐你为典史!

    当然,吏部正式任命需要时间,罗知县可直接命你暂时署理典史一职!

    如此一来,既发挥了你之才干,造福乡里,也不影响贤侄后续科举。

    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程韶闻言,并没有立时应声,默默思考着其中利弊。

    罗知县和李县丞也没有出声打扰,给他思考时间。

    相比于一口应下,罗知县更加欣赏他的沉稳。一个香喷喷的大饼放在眼前,又有几人能忍得住诱惑!

    由此可以看出,程韶并不是之前人人所传言的那样一个死读书的书呆子,不差周谨!

    典史往称县尉,品级未入流。

    掌管一县监察囚狱之事,只能类似于程韶所知的县公.安.局.长兼监狱管理。

    富裕县,在知县和县丞之下,典史之上还设主薄一职,正九品官!

    一般的县,则有典史兼任主薄职务,而不设主薄。

    程韶心思急转,站在罗知县和李县丞的位置上思考当下局面,几面印证,便弄清楚了两人心思。

    权衡利弊,署理典史,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目前而言,有公器加身,便是一层保障。最起码,能够震慑像是侯向钱之类暗戳戳的觊觎者。

    程韶起身朝二人作礼,“承蒙二位大人看重,学生愿暂领典史一职,为乡里乡亲做些实事!”

    “好好好!”

    罗知县抚掌大笑,“明天一早,你就到衙门去,到时候我亲自带你与三班六房掌案熟悉!”

    李县丞亦拱手作怪道:

    “恭喜你了程贤侄,哦不,现在应称你为程大人了!”

    定下事情章程后,三人便放松谈笑起来。

    期间李县丞拍马屁“罗大人,今三人高楼畅饮,恰逢黄昏傍晚,如此美景,不如赋诗一首壮兴!”

    “善~!”

    罗知县闻言,兴高采烈。

    放下酒杯,缓缓起身,望高楼外天际昏黄,似有才思泉涌,却有一块大石头堵住。

    畅快淋漓之感,憋在半道,一句诗也憋不出来。

    李县丞望眼欲穿的眼神,都望穿秋水快绷不住了,才听罗知县幽幽一叹,“心里堵的慌,念不出诗来!”

    好在李县丞表情管理做得相当不错,脸色垮了一秒,瞬间收起,宽慰道:

    “大人不必在意,作诗也是需要灵感的,不是说能做出来立马就出来的!”

    李县丞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好好的,提什么作诗,给领导难堪了!悔!

    心里又嘲讽,罗知县平时看起来颇为喜欢舞文弄墨,怎么到了临场发挥,竟一句也没有!

    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不但李县丞尴尬,罗知县也尴尬。

    程韶见状,笑道:

    “罗大人不必失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罗知县闻言,眼睛一亮,喃喃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好好好,一语道破玄机,妙妙妙!”

    李县丞说的那一大段话,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但那一大段干巴巴的,哪有程韶这句玄妙优美!

    便是李县丞这个半吊子监生,听了这短句,也两眼放光。

    两人虽然作诗无能,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看他二人的样子,程韶反应过来,这短句定然不曾在这方世界出现过!不然,他二人不会有如此表现。

    罗知县将这短句反复咀嚼了良久,才叹了一口气,似乎依旧回味悠长。

    他定定地看了程韶好一会儿,才赞道:

    “贤侄大才!

    既如此,贤侄可有佳作,我与李大人洗耳恭听。”

    程韶摇摇头,“仓促之间,并无诗作。”

    罗知县黯然叹气,并无怪罪于他,就像刚刚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他一个空空妙手,深知妙手也不是好妙的!

    “不过!”程韶话音一转,“短句倒是有的!”

    罗知县与李县丞当即大喜过望,忙道:

    “吟来,吟来!”

    ……

    程韶略微沉吟,张口便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恰逢此时,夕阳没于地平线的最后一丝金黄余晖,照在程韶身上,荡开一圈金光。

    他端起酒杯,仰头饮下。

    “嗡~!”

    白光如虹,倏然荡开!

    文气清扬,涤荡身心!

    罗知县与李县丞,既惊喜与短句魅力内涵,又讶然于程韶周身异象。

    文气外显,大才矣!

    浩然正气,除妖魔鬼怪可见外,生人只能感受不可视见。

    文气则不然,初小不现,斐然之下,凡人亦可明见!

    “好好好~!”半晌后,罗知县方才大笑。

    治下出了程韶这般人物,不正是他这个父母官教化有功的最好证明嘛!

    一日双喜,罗知县越看对程韶越喜爱。

    看了看李县丞,心里下定了决心。

    ……

    深夜里,程韶体会着身体里浩然正气还有那一股白日里忽生的文气。

    文气与浩然正气相近,却有不一样。

    与浩然正气一起,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实际作用,不如浩然正气有用,更像是文道认可后的一种认定。

    浩然正气除了自身运转不断壮大外,阅读某些儒家经典,也能使其壮大。

    但也有些儒家经典则不然,使得浩然正气不但不壮大,反而有消弭的迹象!

    不似经典,更像是毒典!

    “有精华,便有糟粕!”

    “后人阐义,歪曲邪说,不正矣!”

    儒,到底什么是儒?!

    孔丘之后,其言述汇总,称为儒典。

    其门人称儒,后为儒家!

    这个儒,就真的是儒之本义?!

    或许是,或又不见得!

    更甭提,一代一代人的阐义,使之经典更远离本义。

    《法言·君子》:通天地者,曰:儒!

    《说文》:术士者,曰:儒!

    《墨子·非儒下》:浩居而自顺者,曰:儒!

    “儒”字古义,人好洁,沐浴状!

    谦厚温文尔雅,从心名义,好洁恶秽!

    程韶明儒道本义,便是如此,本心明善恶,从其心,尽矣!

    明善恶,从其心者,往上四千年,不曾有断!

    孔丘周游列国,师从多人,汇聚成义,乃有典籍!

    程韶忽生感悟,浅浅道:

    “儒道四千年,还在孔丘前!”

    “嗡~!”

    程韶体内浩然正气倏然欢欣雀跃,似乎在为他能够明了这个道理,高兴不已。

    聚气成巨柱,透屋顶而出,撞破郭北县上空阴云,显现出一片青天。

    四野八荒,下至幽冥。

    有数位存在,在这一刻都察觉到了天地之间某种欢欣之意,皆尽把目光投向了郭北县所在的位置。

    良久通天巨柱消失,有声音幽幽叹道:

    “垂死挣扎,回光返照,无用矣!”

    大顺京师上空盘躯静卧的气运金龙,恹恹地瞅了瞅郭北县的位置,继续把下巴支在背上,眯眼昏睡。

    ……

    “诸位,本官今天召集三班六房掌案总书于此,乃有要事宣布……”

    众人默默听着知县大老爷唾沫横飞的讲话,却把惊疑地眼神投向了旁侧站立的程韶身上。

    李县丞派系的人马,事先得了知会,早知道消息。

    衙门这种关系盘根错节,四面透风的地方,一人知便人人知。

    他们惊疑于程韶一个书呆子,怎么一朝之间,就入了大老爷与二老爷的法眼,被委于重任!

    “本官宣布,从今日起,任命程韶程正乐为署理典史!

    掌管刑、户、兵三房!尔等谨听!

    三房掌案总书上前,拜见署理典史程大人!”

    “刑房掌案金克长;户房掌案管永清;兵房掌案朱统沛,见过典史老爷程大人!”

    程韶毫不怯场,回礼温和笑道:

    “见过诸位同僚,日后一个衙门办差,还要仰仗各位!”

    大家你来我往场面话,搞得气氛一团和气。

    罗知县又嘱咐两句,便让三房掌案带新任典史老爷,去日后办公的西衙。

    到了西衙,三房掌案各带手下书办前来拜见新任典史老爷。

    程韶讲了几句场面话,便笑道:

    “程某第一天上任,今日下值后,请三房掌案带齐三房人员,赏脸五味居一趟,我请大家伙儿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