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一位天象师
繁体版

第六章 交战

    唐枭烈突然在那一个小草丛旁边,看到了一点点儿血迹,还有一只看不清的手臂露在了路上。

    那一只手臂上面带着铁片做的护臂,看样子是官府的人。

    也不知道是谁,不过唐枭烈已经猜到了几分。

    这又能是谁呢?只有可能是在这里惨死的红缨死士。

    唐枭烈嘴角一咧,又看了看幽蓝的天空,差不多已经是巳时了。

    一夜之间,他就收到了将军的命令,叫他率领了十八位新来的骑兵卫。

    并且还特意的嘱咐他绝对不容失败,只能成功!

    “十八位英勇的战士们,我知道你们大多数都来自于名门世家。全部听令,这一次,我们可以失去自己的生命,但是绝对不能够让任务失败!”唐枭烈大声的喊道。

    唐枭烈又指了指不远处山间的一条泥泞路,道:“看到了吗?那一条路不仅是我们的信使来的路,也是通缉犯逃亡的地方。用宋国最好的马匹,最轻的装备,最快的速度,给我冲过去!”

    所有人异口同声地道:“是!卫长!”

    他们又把身上多余的衣物全部卸了下来,季节已经步入了冬初。

    他们只是穿着一身轻甲,面容尤显坚定。

    他们立刻下了城门,没有与镇守的将军告别,只是上了马匹,便直奔过去。

    这骑兵卫的人已然也都不是傻子,他们知道,金兵驻扎在不远处,可不仅仅是要进攻襄阳。

    更是要让军队插手拦截宋国接应的队伍。

    骑兵卫立刻采用了全军散去的战术,令所有的战士,分成十八条路,分别前往泥泞路。

    无论是谁活到了最后,在泥泞路的路口集合。

    这一种战术可以让至少有几个人能冲到了泥泞路上,而不会让军队全部被拦截到半路。

    所有骑兵卫的人并没有犹豫,他们只会听令,不会当一个思考的战士。

    一个思考的战士,只会导致任务失败。

    他们立刻在心中拟订了属于自己的突击计划,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从左侧的树林绕过金营,隐秘的路线。

    唐枭烈的选择格外特别,他选择走右边,走宋金两军对峙的地方。

    其实这样选择,也是有原因的。

    在多数人都选择走隐秘路线的情况下,金兵自然会派出大量的士兵在中间阻拦,也就只能看每一位战士的隐秘能力了。

    而在中间,也会被金兵拦截,可是他们又有精兵从草丛之中转战来捉拿他吗?

    唐枭烈也不知自己一路走了多久,纵马狂奔而去。

    两军对峙的地方寸草不生,一点掩体都没有,直接暴露在敌军的爪牙之下。

    他的马儿也走了许久,要不是出行的时候吃了不少的草,不然根本撑不到现在。

    他计算了一下时间,看样子已经走了几个时辰,天空之中已经是烈日当空,看样子到午时了。

    果然,在另一边,战火纷扬,火光一点点儿地浮现在了密集的树林之中。

    在绿色的树林之中,已经有五个金兵组成了一个刀圈,把两位骑兵围剿其中。

    一向身经百战的骑兵自然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

    在那么多的金兵包围阵之中,只能像一位莽夫一般冲杀,尽管能够杀掉不少金贼,可是任务终将失败。

    只见喊声震天,一位骑兵立刻拔出了腰间的唐刀,银光一闪。

    “我来掩护你,记住,带给我父亲晋郡太守一句话——他的儿子在等他。”这一位骑兵庄严的说道。

    另一位骑兵知道,这是两人唯一的办法。

    他立刻也拔出了腰间的唐刀,立刻向一位最为瘦弱的轻装精兵斩了过去。

    果然,众金兵全部一拥而上,一位骑兵大喝一声,手中的唐刀一挥,两个率先冲上来的金兵应声倒下。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伙金兵,他们左手持盾,右手执戈,是盾戈阵!

    他们立刻又围了一层包围圈,看来这两人已经是插翅难逃了。

    五个盾戈兵把盾抵在前面,长戈从盾的上方伸出来,直接向镇后的那一位骑兵刺去。

    骑兵立刻选择了战场之上较为常用的横扫刀法,这一种刀法的杀伤力虽然不是很高,但是逼退敌军可是百试不爽。

    他一刀划过了金兵的盾,强横的刀劲直接把两个身体不算健硕的金兵震倒在地上。

    五个金兵的盾上也出现了一条卡得长长的刀痕,人也退了好几步。

    一位金兵又顶起了手上的铁盾,直接横冲过去。

    这一群金兵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也是在金营之中挑出来的一等一的好手。

    长戈立刻抵在了那一个骑兵卫的胸甲上面,可是那一位战士的马蹄仍然没有停止,直接往前冲了过去。

    那金兵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相当于已经手握着那人的性命,可是那人竟然还要往前面冲,即使战死,也要掩护着队友撤离。

    那位骁勇的骑兵大喊一声:“跑,用力的跑,我会掩护你,来吧,垃圾金兵们!”

    说着,他的马奔了过去。

    抵在他胸甲上面的长戈尖直接贯穿了薄薄的皮甲,直戳入了他的血肉里面。

    他的嘴角流出了小蛇似的鲜血,可是眼神之中的视死如归一点儿也没有退减。

    从那一刻起,那一位金兵终于明白了,金国为何迟迟攻打不下来襄阳城。

    因为宋国的普通人,都有一颗为国捐躯的内心。

    长戈贯穿了那一位爱国战士的胸口,可是他的精神绝对不会消散。

    骑兵卫的人从小便送往了训练场训练,每一个的内心都足够坚韧和爱国,为国捐躯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他们的内心之中。

    骑兵虽然中枪了,可是却轻轻一笑,神情之中,又尤显平静与祥和。

    一个人死的时候,情绪几乎都会十分高涨,可是他知道,情绪高涨对战事没有丝毫的作用。

    只有用性命为队友杀出来了一条血路,任务才会成功。

    他又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手中锋利的唐刀轻轻地划过了金兵的喉间。

    金兵的脖子上面出现了一道浅浅的伤痕,便身体摇晃了一番,一头栽在了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