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的爷爷是预备村长
繁体版

第044章 秋收

    镜宝听着自家奶奶聊过往,讲述逃荒路上的坎坷,在哪艰苦的日子里,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赵山村建立起来的,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日子困难,让人感到不甚唏嘘,但是好在一切都过去了,都挺过来了

    吴氏的讲述中有心酸、有挣扎、有无奈,也有美好,看着奶奶脸上复杂的表情,最终都化成了一抹笑。还真是:回头看,所有的苦难都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吴氏没停手,一边缝制着包袱,一边和镜宝聊聊天,镜宝发现自家奶奶的经历还真是丰富多彩得很

    午时刚过没多久,周氏就回来了,镜宝这才发现,原来这一待,就是一个多时辰呢

    镜宝欢欢喜喜的迎接自家娘亲,和驴车上的大舅妈、大舅以及2位好汉打招呼

    钱氏和周大郎没多待,嘱咐镜宝回外家后,就急冲冲的往老周家赶了,都没进屋喝口水,镜宝笑嘻嘻的送完大舅等人,转个身就和自家娘亲往屋里走

    周氏和周二郎做好,镜宝跑进厨房,给两人端来白开水

    看着娘亲和二伯的笑脸,镜宝心里有了底,怎么着都赚钱了,绝不可能空手而归

    等二人稍微歇了歇,周氏和周二郎开始汇报情况,白河镇的镇子不大,比大河镇小多了,在钱氏娘家的加持下,找了交好的布庄进行交易,最终成交价12两

    虽然早有预料,不过这价格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镜宝还是有一点点的忧伤

    不过转瞬一想,又觉得挺值得的,一个书包的技术活就卖了50多两,以后她还有好多包包款式呢

    不要慌,慢慢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莫得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的

    而后周氏等人歇了歇,奶奶吴氏就说了接下来的安排,大伯、二伯、奶奶下午和众人一块回村,这里呢,镜宝就和周氏提前留在这里,不在折腾了,等着自家爹爹狩猎归来,就直接来岳家帮忙秋收

    事吩咐完了,没歇一会儿,吴氏就带着周氏去了老周家,周二郎则去帮助周大郎买粮

    看着远去的二伯,想着惨不忍睹的饭食,这次怎么说也挣了50多两,饭里的麦麸应该会少点吧?搬砖似的馒头应该会多掺和点面粉吧?

    镜宝突然就很想知道自家荒地咋样了,依着自家这节约的性子,要想吃上白面馒头、大米饭,还得要种地呀

    吴氏带着周氏,拎着买来的谢礼,送到了老周家,又送了些给租驴车的2户人家,虽说给了银钱,但是谢礼是一份心意

    收到谢礼的人家,显然也感受到了老赵家的心意,关系都拉进了不少,直说下次要还有需要,一定帮忙

    镜宝心下想着:有你们帮忙的时候,别着急,等时机成熟,她的手提包包啥的做出来,说不得还得再去这2个镇子

    经过这次事件,镜宝也反思过,时间上还是太赶了,主要是缺钱闹的,下次一定得准备好,没必要如此着急忙慌的

    下午,赵山村要回村的众人就准备好了,一个个的挑好担子,就准备出发了,出来的小媳妇们基本都没回去,还有些青壮年们也没回去

    镜宝在歇脚处看到了很多粮食,显然是不回去的赵山村汉子们囤的粮,就等着后面挑回去呢

    镜宝看着走远的奶奶,有点担心,也有点舍不得,赵山村这路呀,真的是颠簸,自家大伯、二伯又挑着粮食

    该说不说,要致富、先修路,镜宝觉得赵山村怕是得穷死,深深的叹了口气,等看不着赵山村村民的背影后,就跟着自家娘亲回了老周家

    老周家的伙食比起老赵家来,是真的好太多,馒头里面掺和的白面多,麦麸少,是黑面和白面的二合面,吃着不怎么拉嗓子,饼子也比较好,不过镜宝先吃白米饭怎么说

    要换做以前,镜宝是南方人,顿顿白米饭没问题,顿顿馒头、面,真的吃不消,不过来这这么长时间,不吃饭都习惯了、

    想要吃稍微不那么拉嗓子的馒头都是奢望,要啥自行车呢

    接下来的日子,周氏熟练的接过了来周家的家务活,镜宝没事干,整日跟着周大头等人打猪草,不然就是周四头出去野

    经过2天的探索,镜宝把小周村摸了个遍,再次看到河流时,镜宝才想起之前自己忘记了啥,于是乎接下来的日子镜宝就带着老周家几个头开始摸八爪鳌

    抓回来的八爪鳌,交个负责家务活的周氏,老周家的人第一次吃到了美味的八爪鳌

    该说不说,做生意这茬还是老周家的在行,吃到八爪鳌的时候,老周家的好几个人都提出了要卖的这茬

    想当初在赵山村可没人想着要卖八爪鳌呀,当然即使要卖,也不好卖,赵山村进出不方便,更别提做买卖了

    说道卖,镜宝倒是想到了蟹黄,但是她吃过,不会做,便提出这个想法,吃着八爪鳌的镜宝使劲的感叹这蟹黄多好吃,能不能存着后面吃什么的

    又小小的表示剥八爪鳌真的是太费劲了(其实内心深处,镜宝是喜欢这种自己动手的感觉的)

    经过一系列的明示暗示,再被自家娘亲吐槽人小事多的后,大舅妈钱氏表示这些相法很好,分析了可行性,并在精神上的支持

    不得不说,这可算得上祖传的生意经了,不过大舅妈钱氏也表示,自己灶上的活虽利索,但是要说多好吃,还得是二舅妈郑氏

    说干就干,因着镜宝的这个提议,郑氏这几天掌勺,霍霍这老周家的油

    不得不说,老周家也是个急性子,当然也是源于老周家有这份财力

    财力,是的,油也算是一个价的财力了,老赵家就舍不得这么干,所以镜宝提都没提

    二舅妈郑氏真的是灶上一把好手,经过2天、2顿晚饭的摸索,竟然成功的做出了蟹黄酱,当然这蟹黄酱能保持多久,就不太清楚了

    做好的蟹黄酱,封存了一小罐子进行观察,看到底多久能坏

    镜宝吃过了郑氏做的蟹黄酱,虽然比不上现代的,但是她做的蟹黄酱有种独特的味道,说不出来,反正就让人想吃就对了

    等郑氏倒腾完蟹黄酱后,镜宝当天吃完晚饭,就撺掇着大头哥几个人去抓田螺,等着吐一晚上的沙,第二天晚上央求二舅妈帮忙做一顿炒田螺

    于是第二天晚上,在老周家,镜宝第一次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炒田螺

    镜宝折腾了3天,把老周家的油罐子个折腾了好大半,终于被自家娘亲周氏逮着教训了一顿

    镜宝不服道,蟹黄酱是拿来卖的,当然得折腾,不能算在她身上,她顶多就折腾了一顿炒田螺

    接下来的日子,老周家忙着秋收前的准备,也也就是这两天了,秋收的氛围越来越浓,镜宝等人还是有事没事的就去抓八爪鳌,拿来清蒸着吃

    在小周村待着的第五天下午,镜宝照例拉着自家表哥去抓八爪鳌,而后发现了赵山村的村民进村了

    不得不说,每次赵山村的人进小周村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群壮汉子挑着各种猎物,走路都是带风的

    镜宝看到了欢喜的跑过去,见到了好久不见的糙爹以及几位伯伯,当天晚上,大外公就来到了周老头家,说秋收的时间到了,明日开镰,而后外公周老头点头应道:是得收了,我今日也看了,是时候了

    镜宝以为咋个地都得轰轰烈烈的,没想到就这么一句话,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