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的爷爷是预备村长
繁体版

第043章 雪中送炭

    镜宝跟着表哥们打猪草,也没咋动手,就是等着猪草有一大堆时,就给抱到背篓里,纯属打发时间;等到早饭时辰,就跟着一块回到了老周家

    刚回到外家,就被大头哥一阵表扬,二头哥附和着,三头哥表示赞同,哦豁!镜宝莫名其妙的就被打上了勤快好孩子的标签

    而后喜滋滋从门外跑回来吃早饭的周四头就挨批了

    周四头:就很迷惑,怎么突然就被嫌弃了呢?

    镜宝默默的转身,装死:……不怪我,我可啥都没说

    好在周四头想了半天,没想明白,也就不在多想,太费脑不如干饭

    吃完早饭,镜宝又开始坑哥,拉着周四头,让他带她去歇脚处,没办法,镜宝才4岁,不让到处跑,得让人跟着,即使跟着她的是只比她大一岁的周四头

    镜宝表示不服:我一成年人的芯子,非要让人跟着是什么鬼,一个5岁的娃能干啥。多次反抗无效后,镜宝没办法,就不折腾了

    看了看几个表哥,大的三个都有安排活,小的太小没办法折腾,只有再次瞄上周四头了

    好在周四头也是个宠妹妹的,一口答应下来

    镜宝拉着周四头,往赵山村的歇脚处赶去,等到了地方,镜宝发现歇脚处有不少人在整理东西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赵山村的人有些没岳家的准备要回村了,因着快秋收了,所以有多余陈粮的人家也乐得卖一部分

    昨天下午他们就已经联系好了,就等着今天去称粮食,若没有意外,今天下午就准备回村了

    周四头成功把妹妹送到地方,很有礼貌的打完招呼,端端正正的出了门,而后疯跑着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

    镜宝没事干,就想去等着自家娘亲,奶奶吴氏算了算时辰,说道:“镜宝,别着急,你娘和二伯他们没这么快回来,怎么都得到晌午后呢”

    镜宝也知道自己有点着急了,是啊,坐驴车都得4个时辰呢,8个多小时呢。就算5点钟出发,也得到下午1点呢

    着急无用,但是心里还是希望时间能够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抬头望了望天,悠悠的叹了口气:还早呢o(╥﹏╥)o

    吴氏好笑的揉了揉镜宝的鸡窝头,说道:“奶奶一会儿要去买些东西,走,给咱家镜宝买好吃的”

    镜宝跟着自家奶奶逛起了小周村的集市,小周村今日不是赶集日,并不热闹,当然镜宝来的几天,都不是赶集日,她也不知道奶奶口中的热闹有多热闹

    别看小周村名字中带了个小字,但是它却是附近几个村子中最大的,村里逢5逢10赶集,很不巧,镜宝来的前一天刚好逢10,所以算下来还有2天就可以看看赶集的场景了

    镜宝跟着自家奶奶逛了逛没几个人的店,小周村的村民,在村子中心,有一条街,准确说来,并不算街,就是规整了一下房屋,自己开了店,有卖日常杂货,也有卖布匹的

    吴氏拉着镜宝进了杂货店,买了好几包糖和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然后又进了布庄,买了布匹;最后拉着镜宝到了老周家的肉摊,吴氏买了几斤肉

    小舅舅把称抛得高高的,惹得吴氏直说好了,好了,莫得这么做生意的,镜宝看得好笑不已

    买完这些东西,再次回到歇脚处,吴氏把用掉的灯油给补上,镜宝看到赵山村的村民有的回来了,正好看到有人挑着柴回来

    也对,住了几天,用过的柴火是得补上,虽然不知道这柴火是从哪里弄的,不过镜宝是真的还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陆陆续续的又有人挑着粮食回来了,吴氏又在缝制包袱,这次缝制的是包袱,说是给镜宝大外公的

    镜宝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来了2天了,都没去看看大外公,她是真的给忙忘记了

    镜宝就坐在一旁看吴氏缝制包袱,包袱已经缝制了一小半了呢,镜宝一问才知道早上的时候,吴氏就开始缝制了

    说是本来是打算回家后,让二伯母缝制好一点的,等秋收的时候来一块给的,谁知道会在这边待了2天,闲着无事,也就缝制了起来

    镜宝其实有点疑惑,虽然是大外公,但是并不是直接的亲家,不知道奶奶为啥要这么在乎

    而后镜宝就把疑惑提出来了,并不说她不喜欢大外公,相反她很喜欢大外公一家

    絮絮叨叨的大外公、爽朗的大外婆、憨厚的四舅舅、温柔的四舅妈、以及可爱的周六头,这是镜宝对大外公一家的印象,

    而且镜宝觉得大外公一家,身上有种特质:一种让人忍不住亲近的感觉

    吴氏听到镜宝的问题,回答道:“你呀,还小,不知道你大外公当年可是救了我们一村呢”

    镜宝等着吴氏回忆,也没打断,就静静的等着,而后吴氏就缓缓道来

    那时候,赵山村的村民初到这里,都快活不下去了,灾荒年间,没人愿意卖粮食,而且赵山村是难民,村里人虽淳朴但也排外

    何况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的时候,谁都没有余力帮助别人,有心无力

    那个时候啊,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的,是镜宝的大外公周大海,卖了赵山村一袋粮

    得知他们是猎户村,还很热心的告诉他们群山的中心是有猎物,不过比较危险

    危险,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顾得上危险不危险

    因着这袋粮食,也因这消息,赵山村的人,硬生生的靠着这袋粮食以及这片山,找到了一条生路

    当时,青壮年们带了些口粮,就一路往山里走,最终找了3天,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所谓合适的位置,也就是赵山村现有的地方,群山环绕,又靠近水源,而后就接了赵山村剩余的老弱妇孺进了山

    据吴氏说,在这期间,周大海又找了相好的人家,给赵山村的村民凑了凑粮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赵头就和老周家就结下了缘分

    赵山村的也和老周家有了这深厚的情谊

    镜宝听完后,还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说实话,她小小的人儿,有着大大的疑问呢???

    疑问一:没看出来呀,大外公这么菩萨心肠么?灾荒年间,卖粮食什么的?这真的靠谱么?大外公家那时候又有多少粮食呢?

    疑问二:找了3天,找到了现在的赵山村,镜宝表示,这到底是谁确定的方位呢?要走3个时辰才能出村,这位置真的算好么?要知道要致富先修路,赵山村这辈子估摸着都别想富了

    疑问三:赵山村地处群山当中,到底是谁判断的那里是个好地方的?住哪里不会被野兽包饺子么?

    ……

    总之镜宝疑问很多,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问,反正现在是知道了,大外公一家是赵山村的救命恩人,就对了,且为此,过年过节,赵山村的都会备上一份节礼

    哦,对了,赵山村里没岳家的青壮年,农忙时节,还会来帮着干活,这一干就是20多年,从未间断

    当然也是因为这份恩情,赵山村的人和老周家的处得特别好,赵山村的粮都会现在大外公家先买,买粮的人家,大外公也会先挑一挑,然后再从中搭线

    人的感情都是越处越深的,反正赵山村就这样和老周家越处越融洽,完全当做亲戚在走动,所以大外公总是忍不住念叨赵山村的众人

    尤其是老赵头这个族长,让大外公念叨了好多年,每次见面就忍不住担忧赵山村的人没粮吃,然后就开始念叨;发展到后面,即使见不到人也不耽搁他念叨